因资源配置的差异,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无法绝对平等的沟通情景,甲乙身份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当对方用你的短处作为攻击武器迫使你让步时,你即不能逃避也无法直面对抗,唯一的办法就是转移阵地,化被动为主动!


缘起

近段时间准备换份工作,作为一名跨行业的产品经理,不熟悉本行业务必然会成为公司老板与HR作为降低薪酬的砝码甚至以此为由拒绝面试,在明知应战必输却无法逃避的被动局面下,既不想自降身价又不得不承认对方观点,该如何巧妙化解、转危为安直至掌握主动权?

先上两个滚烫的栗子

公司张总:在我个人理解中,产品经理要么是技术转产品要么是熟悉业务,虽然你有技术背景,但是没有深入地做技术。

面试者小李:张总,您说的很对,对于产品的实现范围、工作难度以及工作量大小,技术转产品的产品经理会很有优势,但是这也会成为劣势,他们会把更多时间放在技术实现上而忽略了产品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情况。对于业务,上一份工作中,在深度学习乙方业务的基础上,结合用户业务办理的场景,持续地完善产品功能,在此期间,我共完成X次功能的新增,X次功能的优化迭代。

公司张总:你说的业务不是业务,我理解的业务是带著团队开辟一块新的业务,而非已有的业务。······面试结果:失败!

公司HR陈小姐:产品总监对您的能力很认可,但是之前你所处的行业与我们业务关系不大,您期望的工资也许有点高。

面试者小王:您说得很对,如果在本行业待过,他就可以快速入手,复用之前的工作经验,对于贵公司来说确实可以省去不少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公司毕竟是因赢利而存在,在节流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开源,互联网行业中,给公司带来收入的一定是产品的使用人群即用户,这也决定了产品经理更应该关注和理解用户,收集并转化需求,只是真正服务好用户,他们才能持续忠诚地为公司创造收益与价值,同时一个擅长收集梳理并转化用户需求的产品经理也能让团队高效运转,相比而言,不同能力的产品经理产生的价值也会截然不同。

在之前的工作历程中,我通过X方法采集用户需求与业务需求,利用X方式统计并分析用户行为,深挖用户的心理诉求,通过X方式对其打碎与重组,平衡商业目标与用户需求,最终转化成产品需求,相比之前,用户好评率提高X%,投诉率减低X%,成交转化率提高X%,为公司增加X营收,同时节省X人力与时间。公司HR陈小姐:相比于在本行业待过的产品经理,您是否认为您就是那种效率很高的产品经理?面试者小王:只在本行业待过却没有深度理解用户与需求,是很难做出好的产品,更无法为公司创造收益与价值,这只能算做经历而非经验吧!公司HR陈小姐:您说的对,相比于用户与需求,对于产品经理而言,业务也很重要吧?

面试者小王:是的,对于产品经理而言,用户、需求、业务都很重要,他们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为好的产品而献策!

······面试结果:通过!

破解之道

因资源配置的差异,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无法做到绝对平等的沟通情景,甲乙身份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当对方以你的短处作为攻击武器以此达到让你让步的目的时,你即不能逃避也无法直面对抗,唯一的办法就是转移阵地,化被动为主动!

步骤如下:

  • 同意对方观点,论述当前事实再次给予对方肯定,使其放下戒备,缓解当前紧张压抑的气氛;
  • 站在对方立场,通过表面现象,深挖心理诉求,找出真实需求与核心利益;
  • 立足更高格局,以对方真实需求与核心利益为起点,提出自己看法与观点;
  • 将已方观点慢慢延伸到对自己有利的事实与内容上。

彼时有些争强好胜,心有不甘的甲方虽不得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是他不希望轻易认输,还是要做最后的一击,此时又该如何处理?

当对方由之前的理性变得情绪化时,此时必须明白对方已经不是在讨论事情,而是希望挽回自己的颜面,这也恰恰说明局势已经成功被你从被动挨打转移到二者势均力敌,你只需要表达出二者观点并非对立更不是谁轻谁重而是相辅相成,平级而存的关系,这样既表明自己立场又给了对方台阶,最终双方重新回归平等沟通的轨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