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時代落幕了。

相比紀梵希、霍金的離世,作家當中的鬥士李敖的去世,更讓國人,特別是那些曾被李敖言傳身教、影響頗深的年輕人的觸動更大。

李敖一生特立獨行,嬉笑怒罵,好名好女人好讀書,慣於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想當初少年意氣,一篇《老年人與棒子》震驚社會,幾次入獄出獄,被無數熱血青年視為偶像,更令美人傾倒,抱得影星胡因夢回家。

遙想先生當年風流倜儻,瀟灑超羣,雖身不至,心嚮往之。奈何人有生滅,先生竟於今日作古,唏噓不已。

.

據媒體報道,臺北榮民總醫院證實,罹患腦幹腫瘤的作家李敖,近日因病況轉危,今天上午10點59分離世,享年83歲。

醫院方面公開了李敖家屬的說明稿:

李先生於2015年7月因步態不穩至本院求診,經診斷為腦幹腫瘤,在臺北榮總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接連度過難關,也見證了李先生堅強的求生意志。

另於2017年4月2日住院,亦順利於同年8月9日出院。去年10月1日,李先生再度因肺炎入院,治療後感染病況穩定。然其後腦部磁振造影發現,原先疾病有惡化趨勢,考慮李先生年事已高等身體狀況,因而採取保守支持治療。自11月初起,開始投與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況漸為好轉。但今年1月底起,標靶藥效漸失,病況急速惡化,雖肺部感染在投藥後趨穩,然計算機斷層顯現腦瘤病況惡化合併水腦加劇。近日來病況轉危,李先生於2018年3月18日上午10點59分安然離世,與世長辭,享壽83歲。家屬感謝各界的關心與慰問,銘感五內,現因後事處理在即,諸多事務急需辦理,謹先跟各位親朋好友、媒體先進說明到此。再次感謝各位界的關心! 謝謝各位!

李敖生前曾多次參加著名談話節目《康熙來了》,其主持人小S聞訊後表示,「人終究都會有這一天,但至少他的思想會永存人間,一路好走」。

.

對庸庸碌碌的眾生,不要做太好的夢。

不過年,常臧否人物,好打官司,善於經營,紅顏知己不斷。。。。這些都是李敖為人所知的特點。

李敖有才是公認的,其雜文、散文、隨筆、小說、論文。。。各種文字,邏輯清晰嚴密,文采斐然,大都不落俗套,但他為人處世的風格,卻惹來無數是非。

當然,李敖從來不怕什麼。

據統計,他一生罵過的人多達3000餘人,其中有對手、敵人,有故日朋友、熟人,比如他和娛樂圈淵源很深,自己也曾娶了知名紅星胡因夢做太太,但他罵娛樂圈也十分的狠:「演藝人員古稱戲子,是下三爛行業。中國人罵『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就是定論。這一行業太現實、太虛榮、太炫耀、太不擇手段競爭,的確情義蕩然。不料電影、電視出來,這一行業竄起來了,名利雙收,演藝人員居然表率羣倫了,結果帶來虛浮的壞影響。年輕人不務實學,連康熙皇上都給帶壞了。」

而且李敖罵人,有理有據,引經據典,」我罵人的方法就是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每每是一針見血,令人啞口無言,從而惱羞成怒。

.

三毛、瓊瑤、金庸等名人都受過李敖的毒舌。

」三毛很友善,但我對她印象欠佳。三毛說她:「不是個喜歡把自己落在框子裏去說話的人」,我看卻正好相反,我看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這個框框就是她那個一再重複的愛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剋夫、白雲鄉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國際路線,和白開水式的泛濫感情。如果三毛是個美人,也許她可以以不斷的風浪韻事傳世,因為這算是美人的特權,但三毛顯然不是,所以,她的「美麗的」愛情故事,是她真人不勝負荷的,她的荷西也不勝負荷,所以一命歸西了事。「

」比起瓊瑤來,三毛其實是瓊瑤的一個變種。瓊瑤的主題是花草月亮淡淡的哀愁,三毛則是花草月亮淡淡的哀愁之外,又加上一大把黃沙。而三毛的毛病,就出在這大把黃沙上。「

」「三毛式偽善」,比起另一種偽善來,還算是小焉者也。另一種偽善是金庸式的……金庸所謂信佛,其實是一種「選擇法」,凡是對他有利的,他就信;對他不利的,他就佯裝不見,其性質,與善男信女並無不同,自私的成分大於一切,你絕不能認真。他是偽善的,這種偽善,自成一家,可叫做「金庸式偽善」。「       

有人問李敖有沒有罵錯過人?他笑言,「幾乎沒有。我又天才又大膽。」

.

人因為深刻而清醒,因為特立獨行而無所畏懼。

李敖的厲害不僅在他學富五車,下筆如刀,言辭犀利,更在於李敖善於抉擇,懂得保護自己,在名利場上遊刃有餘,多獲其利,少有其害。

這是他的本事。

如果沒有李敖的聰明,而又學他的毛病,那就傻了。

在大陸,李敖曾有過一個信徒韓寒,就深得其味。韓寒以叛逆敢言出名,卻又在中年回歸主流,前段時間還曾公開教育現在的學子好好學習要緊,不要學他退學。

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既不違心,也不自傷,是為聰明人。

.

李敖的妻子說他:相當強悍,任何困難、打擊和爭執,他情緒都不受影響。

但人到老年,難免生出些柔軟,李敖曾給家人、友人、仇人寫了一封信:

致我的家人、友人、仇人:

你們好,我是李敖,今年83歲。年初,我被查出來罹患腦瘤,現在剛做完放射性治療。現在每天要喫六粒類固醇,所以身體裡面變得像一個戰場,最近又感染二次急性肺炎住院,我很痛苦,好像地獄離我並不遠了。我這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醫生告訴我:你最多還能活三年,有什麼想做、想乾的,抓緊!我就想,在這最後的時間裡,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編41-85本的目標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你們可以理解成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會面,「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

因為是最後一面,所以我希望這次會面是真誠,坦白的。不僅有我們如何相識,如何相知,更要有我們如何相愛又相殺。

對於來賓,我會對你說實話;我也想你能對我講真話,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或許我們之前有很多殘酷的鬥爭,但或許我們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希望通過這次會面,能讓我們都不留遺憾。不留遺憾,這是我對你的承諾,也是我對你的期盼。對於來賓,不管你們身在哪裡,我都會給你們手寫一封邀請信。邀請你來臺北,來我書房,我們可以一起喫一頓飯,合一張影,我會帶你去看可愛的貓,我會全程記錄我們最後一面的相會,一方面是留作你我紀念,另一方面也滿足我的一點私心:告別大陸媒體近10年了,我想通過這些影片,讓大家再一次見到我,再一次認識不一樣的我,見證我人生的謝幕。

成功的人生一開始是觀眾,接著是演員,最後是後臺老闆,失敗的人生反其道行。

李敖的一生,誰能說不成功。

.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李敖自詡為「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曾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李敖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等100多部作品。

2005年,李敖訪問大陸,在北大、清華、復旦三所頂尖高校發表了名為「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講,引發李敖旋風。

「我不羨慕別人的年輕,我只羨慕去年的我或者上半年的我」

李敖曾寫了一本《李敖風流自傳》,他說,」因為我立志要活到一百歲,所以在八十歲時寫這本書,好像太早了一點。但是八十總是一個關卡,要定性、定位,總不失為一定局。八十以後,所作所為無非就此定局,錦上添花而已;所以,一百歲以前的二十年,只是花團照眼,其為錦簇,八十以前早定之矣。「

李敖認為,人生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強者,多不得好死。但他還是選擇做強者。

他是才子,是狂人,更是一個頭腦清醒者。至於外界的流言,用他的話說:有時解釋是不必要的——敵人不信你的解釋,朋友無須你的解釋。

世間從此再無李敖,再見,先生一路走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