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司領導,遇到銷售部門反饋最多的問題,一定是價格

銷售部門管理者,銷售跑過來申請或者抱怨最多的,一定是價格!

先講一個筆者的親身經歷:我的父母在山東煙台,種植溫室大棚葡萄,作為農民,沒有議價權的,菜販子把價格壓得很低,父母很心疼。當時我在濟南工作,為了讓父母高興,每周五下班,連夜開車400公里回家,周六後備箱、后座、副駕駛拉600多斤葡萄回濟南,周六傍晚、周日早上、傍晚、周一早上、傍晚,到菜市場擺攤。

為什麼講這個案例?因為我的攤位就在市場入口,我只喊一句話「全市場最貴的葡萄,最好吃的葡萄」,我的葡萄賣15元一斤。不到1平米的攤位,每天銷售額超過10平米的攤位。我只賣葡萄,10平米的攤位有西瓜、蘋果、桃子。

看,我就是敢賣的最貴。我開口傳遞的信息是「1,這家葡萄最好吃:顧客好奇,就會嘗,這是成功的第一步;2,這家葡萄最貴:那些不捨得花錢的,就別浪費彼此時間了。」

回到工作中來,為什麼總有銷售跑過來申請降價,彷彿不降價單子就做不成一樣!

前提是公司定價合理的前提下,這其實是——————「銷售的懶惰」!!!!

換位思考,我們自己買東西,都會問一句「能不能便宜一點?」這只是一種嘗試,一種習慣性行為,一種「純心理」行為,往往不代表價格高。但是這一句話,會讓銷售慌了,你會發現,你並不喜歡這件衣服,你隨口一問,銷售員立馬給你降價推銷。是不是很好笑?你的業務員也是這樣。

銷售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亮底牌!!銷售往往都喜歡把價格放到底,最後成交不了,還說一句:我都已經最低價了,客戶都不買。言外之意就是「不怪我」。

這種銷售有兩種處理辦法:1,開掉;2,考核利潤或利潤率。

我給某智能硬體創業公司做營銷方案時,該產品成本為16K,銷售價格為22K,我立馬給該CEO講:作為科技研發公司,沒有銷量的前提下,這個價格低了,調到28K以上。

該CEO猶豫不決,覺得產品價格賣高了,影響銷售。我說,你的價格太低,客戶降價,你沒有迴旋的餘地。他不聽,我就呵呵了。

後來,該CEO一起去談一個客戶,客戶要求壓款20%,呵呵了吧,20%基本是回不來的。還被客戶當場罵是傻逼。你價格提到28K,壓20%也才5.6K,成交價也大於22K。

回來以後,重新制定了價格,價格定到38K,離譜嗎?

第二個月,銷售額翻了4倍!

客戶數量沒有減少,該買的還是買。有銷售說,這個客戶要求22K,一次要20個。我拒絕了,銷售氣鼓鼓地說「那客戶就不要了」,我回他「低於38K一分貨也不賣給他」。你看,這就是銷售的傻逼之處,他被客戶的「不要」給嚇住了。作為團隊管理者,如果你給了他22K,看上去你賺了這一單,但是,所有銷售都跑過來要求22K,你給是不給?不給,你偏心;給,你損失大了。

影響購買者的購買決策,包括品牌、質量、售後、價格,是不是不能降價?不能談價格?能。

記住第二點:所有涉及到價格,永遠是談判的最後一步!

也就是客戶對品牌認可,對產品認可,對功能了解,對交貨期、售後都沒有問題了,基本確定要買,結果卡在價格,在臨門一腳時,可以談價格,成不成,在此一舉。

再復盤一個場景:客戶看好這件衣服,先問能不能打折,趕緊打了個最低折扣;結果客戶說:你看這個針線不均勻、哎呀這有線頭。你立馬緊張了,因為客戶不是挑剔衣服,是在找進一步打折的理由啊!

在我的手裡,價格的釋放,必須是「交換」,從不白白讓利。比如對方貨到付款,我會說「如果你全款預付,我可以降5K」,我降價換來的是財務安全;對方買了48萬,「你再加2萬,湊到50萬,我給老闆申請9折折扣,實際你還賺3萬」這都是方法。

總之,一分錢一分貨,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