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士在遠程教育中是非常出名的人物,發表的論文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可以說,他在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是位大家,但是他的報告卻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講研究報告的撰寫,卻是非常形象生動。每一個要求都結合一個生動的案例,再補充自己的學習或者教學經歷,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總的來說,學術論文分成評論性論文、理論性論文和研究報告三種類型。國內學者以前兩者居多,總和可佔到90%以上。而在國際上,研究報告(研究性論文)一般要佔總論文的70%,理論性的論文只有真正的大家,才能敏銳得覺察到該領域的發展方向,高瞻遠矚的寫出來。

一、國際學術會議論文要求1.背景信息2.研究目的3.研究方法4.研究結果5.研究價值會議論文一般會先審摘要,而以上五點則是一般摘要必備的,如果不具備,則很有可能就直接cancel掉了。以前也看過一些論文摘要的要求之類的文章,但是每次都是很快在腦子裡消失了。張博士講了他審國際會議的經歷,給出了合格文摘正反面的例子,讓我一下覺得,看來以前還是沒有真正學會寫摘要。

二、國際學術期刊論文要求張博士給出了他所參與的《國際開放和遠程教育評論》雜誌時,雜誌給評審人的十條意見:1.完整、清楚、良好的組織和安排;2.研究課題的價值;3.研究的可應用性;4.對開放和遠程教育的創造性或獨到貢獻;5.採用理論光家對問題的描述(只適用部分論文);6.文獻研究的相關性;7.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的適合性;8.研究結果結實的準確性和有用性;9.合理的爭論和分析;10.結論中對遠程教育理論、研究或實踐的啟示。

三、研究報告的組成部分1.報告前的基本資料(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2.正文(介紹、理論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結論)3.感謝4.參考資料

題目簡單明瞭,突出重點,用詞明白,易懂,切記題目假、大、空,避免使用晦澀的、含糊的 詞語。

介紹包括研究領域(忌與文摘同)、文獻研究、研究課題、研究目的、研究意義和價值。

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方法本身、抽樣技術和樣本、研究過程和工具、數據或資料處理的技術等。

研究結果包括報告主要的研究結果、闡述最重要的發現、對研究結果進行評論。

討論最初的研究目的、綜合本研究的發現、研究結果的解釋、研究對實踐的意義、研究的侷限性、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內容。

感謝資助本研究的單位,本研究小組其他成員的幫助等等

參考文獻引用英文的參考文獻用APA標準

突然發現,當我把一條條要求列出來的時候,都變得呆板了。講座的內容轉化為文本後,就失去了現場感受到的種種的精彩。不過我想,這次報告只是一個引子,把主要內容列在這裡,主要是為了留下個資料。很多的東西還是要靠自己實踐去感悟。其實,對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的意識,已經很早就有了。特別是到了研三這個特殊的階段,真正要用的時候,才真正覺得自己在研究方法方面是如此的缺乏。當我聽了陳麗老師告訴我們張博士成功的祕訣的時候(張博士是首批公派留學英國的博士,當時他到愛丁堡大學的時候,研究水平遠遠與別人相差很遠,得到的總是導師的挨罵,但是四年之後,他卻成功了,成了top student, 其成功的祕訣就是,在博士研究階段,花了大量時間,餓補了研究方法),對研究方法重要性的認識,又有了新的衝擊。 想想自己的論文,覺得研究設計方面還不是很清晰,感覺有些焦慮。不過我還是堅信,只要踏踏實實經歷研究的每個過程,通過做碩士論文,對研究本身也會有更深切的認識。現在自己最缺的,還是一次真正的完整的研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