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陳是位從事推銷的商人,二年前,在杭州的火車站候車準備到上海時,突然感到自己頭暈,心慌,大腦混亂,有點不能控制自己思維的感覺。心中大為驚慌,立即買票回溫州。這二年來,他從不敢出差,就連江心和雁盪都沒去成,原因就是怕自己會出現意外或精神失控。被人認為得了「老鼠病」。心中異常痛苦,要求心理治療。 像老陳這種現象,屬於「場所恐怖症」,其特點就中病人常怕離家外出,怕獨處,怕離家後處於無能為力的境地或不能立即離開該場合,有些病人因此而完全困於家中。許多病人因為想到在公共場所會精神崩潰就恐慌不已,因此對恐懼情境極力迴避。病人知道這種害怕是過分、不應該、不合理的,但這種認識仍不能防止恐懼發作。 場所恐怖症產生的原因目前不明確,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是可能當時的確有一種令他害怕的事發生,本沒有什麼關係,但病人會聯想到更可怕的事,這樣就產生逃避,而逃避使他產生了安全感,於是有了「害怕――迴避」的條件反射。 關於場所恐怖症的治療,主要從心理認知、行為、藥物三方面入手。   首先,在心理認知方面,要堅信場所恐怖症出現的恐怖現象,沒有一件會成為現實,即使外出有心慌,頭暈,也沒有關係,這種癥狀在經歷最初的幾分鐘後,會自行緩解。患者只要能堅持住這段時間就行。至於會不會發瘋或精神失控,更不會害怕,因為擔心自己會瘋的人怎麼會瘋呢?  其次,在行為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要勇敢地走出去,可以先到附近的場所活動,逐漸到一些遠的地方;可在家人的陪同下活動,逐漸到一個人活動。總之,不能躲在家,這樣才能克服這種惡性循環。  至於藥物,安定類藥物或SSRI類藥物對場所恐怖症的治療很管用,但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方可。 (2)小夥子購得一套位於18層的二居室,請未婚妻來看裝修好的新房,姑娘執意不乘電梯而要爬樓梯。開始小夥子以為姑娘是浪漫,後來才知道姑娘最怕乘電梯:一上電梯就心慌噁心、手抖腿軟、臉煞白,視電梯為地獄。為了心愛的姑娘,小夥子只好退掉了新房。與姑娘作怪的是一種被稱為「場所恐怖」的心理障礙。場所(場景)恐怖是對某種特定的場所發生強烈的、持續的、與實際危險極不相符的一種情緒反應。明知其反應程度是過分的、非理性的、不必要的,但卻無法自我控制或消除,伴有立即迴避逃離的行為。場所恐怖有多種特定類型:如對封閉的交通承載工具如汽車、火車、客機、客船、電梯、觀光纜車的「乘車恐怖」;對透視儀、微波爐、手機、電腦、電視的「輻射場恐怖」;對人群比較密集的鬧市、商場、集會、學校、旅遊區的「人群恐怖」;對空曠的田野、廣場、大廳的「廣場恐怖」;對高樓、橋樑、登高、登山的「高度恐怖」;對黑夜、黑屋的「黑暗恐怖」;還有「職場恐怖」、「考場恐怖」、「醫院恐怖」、「墳場恐怖」等等。場所恐怖一般始於童年,其個性形成與所受教育和環境影響以及心理創傷有密切關係;進入成年後具有情感幼稚、依賴性強、獨立性差、膽小怕事、嚴謹擔憂、執拗刻板、不善應變、承受力弱、退縮逃避的心理特徵。社會生活壓力產生的緊張焦慮情緒得不到緩解,內心的孤獨無助和不安全感逐漸積累,當遇到特定的場景時,就會出現懼怕和逃避的異常心理反應。不能適應現代化的生活環境,導致社會功能受損。場所恐怖症是可以進行心理諮詢治療的,採用認知疏導、系統脫敏等方法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3)安徒生就患有嚴重的場所恐懼症。穿過城市廣場時,即使緊靠著別人肩膀也會讓他緊張得發抖。他經常害怕被火燒死,所以常在衣箱里備著一條繩子,用來在失火時逃生。

  崔永華說,安徒生患有場所恐懼症,是指在遇到擁擠、封閉、使其感到無法逃脫或迴避的空間時,患者會感到進人或留在這些地方,對自己不安全,有生命危險,有發生暈厥或失去控制而無法逃離的可能。

  場所恐懼症多數在25—35歲時發病,女性多於男性。這類患者初期只對一兩種環境產生恐懼和迴避,若不及時治療,病情會加重,對任何類似環境都產生包圍感和威脅性恐懼心理,最嚴重時則表現為自我封閉在家。

  場所恐懼症一般表現為三種類型:曠野恐懼。患者在經過空曠的地方時就會產生恐懼心理,並伴有強烈的焦慮,因此,患者害怕穿過曠野,嚴重時甚至害怕穿過街道,害怕過橋,害怕穿過庭院和走廊。

  幽閉恐懼。患者表現出恐懼封閉的空間。如害怕獨自呆在一間房子里,害怕乘坐電梯、地鐵,害怕進電影院;窗子不打開。

  高空恐懼。也就是常說的「恐高症」,患者表現出害怕登高,如上樓,過天橋,坐飛機等。

  治療空間恐懼症的有效方法是系統脫敏療法。這是目前被認為治療恐懼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為治療方法。比如說,一個女孩害怕電梯,第一步先給她看電梯的圖片;第二步,讓看電梯的實物圖;最後,再嘗試著站到電梯裡面去,從而消除對電梯的恐懼。▲《 生命時報 》( 2008年10月28日 第07 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