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因為這些道理你懂我懂大家都明白,所以我們稱之為普世價值。 普世價值之所以成為普世價值是因為其本身就是普世價值。普世價值沒有西方和東方之分,有屬於西方不屬於東方的馬克思學說,沒有隻屬於西方不適於東方的普世價值;同樣普世價值也沒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分,普世價值很單純,就是關於人類本身形成的普遍價值觀。 自由是普世價值中重要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由是通過思想言論行為的自決權來保證個體生存和幸福的人之天性。如果個體的一些基本自由被限制,那麼以前一位老大說過,「不自由,毋寧死!」,我就死給你看,所以自由很重要;但另一方面,個體在追求自身利益過程中,如果沒有受到限制,傾向與不擇手段,這是負麪人性。 怎樣找到途徑來既能最大程度保障個體自由,又能通過最小程度的限制來保障其他個體自由不受侵犯,保障團體利益不受損失,於是大家就開始集體討論協調,制定出一系列的道德層面上的約定和法律層面上的約定,和探討制定執行一系列程序的約定,這樣的集體討論的方式,我們稱之為「民主」,而通過民主程序產生的約定我們稱它為「制度」。 所以民主是個程序是個過程,通過民主過程體現大眾意志,產生制度約定的最大公約數。目的是讓制度約定合理化。既能保障個體的基本自由,又能限制侵犯其他個體利益和團體利益的自由。就目前來說,沒有比民主更合理的體現大眾意志的程序,我們稱之為民主機制。 但這裡有個問題,儘管民主機制既公正又合理,但只是相對於參與這個機制內羣體,我們稱之為體制內,對於體制外羣體我們就是一個「被」,「被代表」,「被同意」,「被擁護」。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民主,看的就是這個國家民主的參與度,選票是硬道理。如果民主機制只是侷限於體制內,那麼決策再公正,再合理,再科學也是為了體制內的特殊利益集團服務,與體制外沒有任何關係,而標榜自己是代表全國最廣大人民羣眾利益更是狗屁不值的鬼話。 通過以上總結,民主的功效有二種,一種是民主的利益層面即體制內的利益分享,另一種民主的決策層面,即通過廣泛的討論參與,通過科學合理的決策,讓體制內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自由是理念,民主是體制內如何獲取利益最大化的方法論,普世價值則是最基本的道理。民主就是民主,既不姓資又不必姓社,沒有什麼資本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之分。民主只是與決策有關,能體現民主體制內的意志導致合理科學決策的過程。要實現黨內利益最大化,就要實行黨內民主,要使全國人民利益最大化就要實現大眾民主。 為什麼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首先是階層狀況,當今社會每個階層都不滿,底層有苦沒處說,中層有苦沒人聽,高層有苦說不出。其次是體制外的壓力,體制內利益獨佔,導致體制外暴怒,構成不穩定因素。當然也有體制內部的需要,儘管利益代代相傳在體制內循環很舒服,但新城代謝是自然規律,沒有新鮮血液,體制內的精英不可抑止地走向腐敗,變成毒瘤,生病失去活力,即使體制內的民主也不能保證對其利益的科學決策,急需體制外的新鮮血液。 引進新鮮血液,意味者利益要被更多人分享,所以當權者既渴望有大眾參與的民主決策(民主的決策層面),又捨不得擴大民主後帶來的利益分享(民主的利益層面),但考慮到體制外的怨民暴民虎視眈眈,鬧不好還被體制內野心家利用利益進一步集中走向獨裁,還有中產階層對體制內利益獨佔不滿而導致的冷漠看熱鬧打醬油心態,這些狀況確實很糾結! 針對上述情況,體制內就開始發揮黨內民主如何在當今形勢下讓體制內利益最大化。如果過程是科學民主理性的,是可以有共識的。簡單概括是通過讓利維穩獲利。具體是是以前的物質利益積累已經足夠多了,維穩保住先前的利益成果比冒內外壓力之風險激進進取獲取利益更符合體制內本身的利益。所以政改的實質就是通過逐步放棄利益獨佔,通過擴大民主參與,利益分享,從內在創造和諧,發揮人民羣眾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不是通過擴大利益佔比,而是通過增加利益總量來贏得利益。這樣政改後儘管利益集團相對利益佔比是減少了,而絕對值反而增加。這纔是真正的和諧共贏。同時天文數的維穩費用(管理費用)也能降下來,把內耗轉換成利國利民的事業,讓體制內和體制外分享。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