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陈谊谦
照片提供/李仁甫、陈谊谦

    有的人用文字写心得、有的人用画图写心得,但有一位年轻人却是每天用「歌曲」写心得,写的还是听完证严法师讲经的「音乐心得笔记」。

    李仁甫是一位唱片公司的经纪人,很难想像还没30岁的他天天到慈济会所「薰法香」,更把每天的心得写成歌曲,曲风多变有民谣、怀旧、儿歌,还有电子舞曲、嘻哈、迪斯可等各种节奏的尝试…这一切,从他听到一句话开始。

    从小学习钢琴、木笛、吉他的李仁甫,国中就开始玩乐团、写歌,李仁甫指出,学生时有感动才写歌,进了唱片公司后主要是商业性创作、比较没有追求灵感,直到去年9月重拾创作的感动,而让他感动的,源于一句话…

    李仁甫是知名原住民歌手高原的经纪人,两位都是已故音乐创作家庄奴老师的学生,虽然两人都协助庄奴老师写慈济歌曲,但从未接触慈济志工,直到2016年在庄奴老师的告别式上,才认识了慈济志工。

    为了延续庄奴老师的精神,两位跟著慈济志工黄秋良投入志工服务,从第一次做环保搬东西时被老鼠吓到,到见习、培训、受证为慈济志工。李仁甫从陪伴的经纪人,变成跟高原同时走入慈济,他们每天清晨5点多抵达慈济会所薰法香-听证严法师讲经。

    2018年9月12日李仁甫刚好听到证严法师提到许多年长慈济志工开始出现记性不好、甚至失智,但不忘跟证严法师说:「如果有一天我忘记姓和名,但慈济已经烙印在心中、不会忘记。」

    被这句话震撼的李仁甫决定为这些毕生投入社会服务的慈济志工写歌,写完后自己也很感动,找回自己写歌的动力。

    李仁甫表示,很感恩庄奴老师一生中有3千多首作品,老师在他现在这个年纪时,每天写8首歌,直到80、90几岁仍坚持每天写一首歌,身为他的学生,没有文笔像庄奴老师文笔这么好,但期许自己每天创作一首歌,这才是作为庄奴老师的学生能够效法传承的精神。

    李仁甫每天将证严法师的开示内容以三种不同颜色的笔抄写,再把心中的体会做成歌,再请高原用优美的歌声唱出,或是自己唱。高原赞叹李仁甫的创作速度,高原:「他很厉害的是歌词完成后,一个小时就可以谱曲、再一个小时完成编曲,当天傍晚就可产出一首歌」。

    〈命命鸟〉是证严法师讲的故事,李仁甫觉得这个名字有叠字、很可爱,所以用嘻哈的节奏作曲,其他还有用电子舞曲(EDM)、迪斯可节奏各种新的尝试。

    李仁甫表示,在慈济学到最多的是要多用心、要把话讲周全、要圆融处事。跟过去急性子比较,有的事情虽然工作速度变慢了,但却更踏实完成。也很感谢自己在创作过程,认识更多跟他一样的志同道合的音乐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