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实在很少看棒球,这次什么12强棒赛纯粹是跟风看热闹,连球员有哪些也不知道,以下是感想。

undefined via 这里 


先讲打击。这几场比赛打下来,台湾得分不错,不过残垒也不少,但抱怨残垒太多以前,不妨回忆一下一场经典棒赛-「2009年经典赛,台湾对韩国」:前七局只有4人上垒,全部在垒上出局,21上21下,0残垒。完美0残垒!但这是大家想看到的吗?

完美赛局| 没见过坏人吗?


穿了,以前的国际赛残垒少,只是因为上场的台湾打者太悲剧,普遍缺乏上垒能力,自然留不下什么残垒;这系列比赛残垒多,反而是台湾打者攻击力远胜过往的结果,整体趋势其实是往好的方向走。


其实以前也不是完全没有能打的打者,但决定谁能上场的是教练,除了陈金锋不得不派以外,不少场次的状况是,能打的强打根本就没有选进名单,或是选了也只能替补,却让一堆鸟打先发,美其名是守备优先,结果往往是打击先自废武功,守备也没好到哪去。


undefined via 这里


还是来回顾一下2009经典赛那一场前七局21上21下,0残垒的销魂打线:

1 林哲瑄 CF

2 蒋智贤 2B

3 林益全 3B

4 彭政闵 1B

5 林威助 RF

6 高国庆 DH

7 潘武雄 LF

8 高志纲 C

9 王胜伟 SS


对比台湾2015年打败古巴这场比赛的先发打线,2009年这串,大概只有彭政闵与林威助有资格先发,连林哲瑄这种守备魔人,只靠守备,都无法抢下王柏融、阳岱钢、高国辉的棒子,当然,取代张建铭或张志豪仍不成问题。


也许是近年台湾能摆出的最强打线:

1 阳岱钢 CF

2 郭严文 SS

3 林智胜 2B

4 林泓育 DH

5 陈俊秀 1B

6 高国辉 LF

7 陈镛基 3B

8 张进德 C

9 王柏融 RF


2015年的陈镛基当然早已不是2009年的陈镛基,不过2009年的主力打者林益全与蒋智贤,塞进2015年的打线,都会被嫌弃是自杀棒了,尽管他们依然挤的出几只安打,跟张建铭与高志纲类似。现在这条打线,除非是碰上经典赛才会见面的MLB等级投手,否则一般小联盟投手,多半无法轻易压制。


为什么有许多分数打不回来?除了运气欠佳,对手危机处理能力不错,这两个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以外,棒次安排也是原因,而这是自己教练团的选择,怨不得人。虽然理论上打很多场之后,棒次随机乱摆对得分的影响微乎其微,反而是把正确的人摆上打线比较重要,但现实中当然要尽量把攻击火力串连,而且有不少眉角要考虑。


有什么眉角?打者状况这种外人不容易察觉的以外,例如某些打者未必打不出安打,但一碰上球威强大的投手,缺乏选球下,很容易乱挥棒,击出滚地球,假如垒上有人,那就是创造对手的双杀,中断己方攻势,这样的人不适合夹在几位擅长上垒的打者,像是林智胜、林泓育、王柏融之间,而这支台湾队里,会乱挥棒的打者绝对不只林益全一位。


undefined via 这里


这批打者打了3场以后,状况好坏一目了然,比较好的棒次安排应该是,把状况最好的王柏融排到前面,陈镛基换到后面;而郭严文状况愈来愈糟下(难以想像扣掉那些故意四坏会多恐怖),可以适时调整棒次,让张进德往前串连攻势。如此一来,至少可以确保每一轮的2到7棒,能带给对手相当的威胁。


另外台湾国家队多年来一大匪夷所思,一定要带三个捕手,也终于暂时不再是问题,因为林泓育与张进德的打击,不但乐胜过去的自杀棒捕手,甚至都足以列入中心打者不成问题,一队容许一位守备组的自杀棒捕手,怎样都是可以接受的。喔,正常状况下,带2只以上鸟打捕手还是100%的B > Z。


会斤斤计较捕手,其实是跟选手名额有关,少一位没需要的捕手,就可以多放一位有特殊作用的球员,例如一人左投或专业代打、代跑。但话说回来,这么多年看下来,2015年这回,是台湾近年来换投最果决的一次,牛棚中也不是全员上阵,因此影响倒也没有真的那么大。


萤幕快照 2015-11-16 11.45.54.png  via 这里


讲到投手,这回的投手没有比以前更差,至少要讲以前一夫当关的巨投模式,郭俊麟(国际赛投到破百球,真血汗)与宋家豪都有达到标准;而陈冠宇和倪福德这种撑不满5局的先发,也不是什么陌生的状况,何况他们面对的对手强度非同小可;中继后援不行吗?至少陈禹勋、陈鸿文、罗嘉仁投出来的结果都还不错,其他几个后援投手爆炸……大家类似的状况历年看的还不够多吗?


这回比起打击与投球,守备明显差了一截,但说穿了,台湾的状况其实是「攻击就是最好的防守」,把最能打的人塞到场上绝对是正确的选择,话说回来,这些能打的人,守备对胜负真的有造成什么影响吗?疑,你说林益全与蒋智贤?该问的是,为什么没有选进内野工具人,才需要让蒋智贤待在三垒,以及最关键的,让状况一落千丈的郭严文一直待在游击,没得喘息。


undefined via 这里


台湾教练一向是比打投守更糟的一环,这次也不例外。虽然这回教练团整体而言,已经胜过以前许多,光是几乎没派出什么「守备组」鸟打上场,以攻击火力优先,让王柏融与张进德有机会先发,就值得肯定,不过战术仍然下过头。


从结果看来,所有触击其实都不必要,最后一场更是夸张,毕竟在所有人都有长打火力的打线中,牺牲触击很难达到什么正面效果,不如把人棒次排对更关键。事实上不只是台湾教练,对手教练也犯了不少错,台湾赢古巴一战,就是很好的例子,而波多黎各赢台湾这场,看到后面一度让人怀疑,是不是两边教练犯的错,让棒球之神一度很难决定惩罚哪一边。


写起来超级正面,真的是年纪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