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前的今天(1911年10月10日),武昌街頭的一聲槍響,掀開了大清朝雪崩的序幕。準確地預言了這場雪崩的,是一位矮小的日本人——伊藤博文。1909年的春夏之交,伊藤博文向英國駐日公使竇納樂(ClaudeM.MacDonald)宣稱:3年之內,中國將爆發革命。更為重要的是,伊藤博文同樣精確地預測了這場政治雪崩的真正根源:中央權威喪失,「各省諮議局被賦予了太大的權力」,各種政治勢力在改革的名義下忙於爭奪權勢。日本首相桂太郎對此深表贊同,他認為「憲法、國會、資政院這些東西本身雖是極好的,可是要使一個國家能運用它們,必須要做許多準備工作」,而中國顯然並沒有足夠的準備,「中國現在實在走得太遠,會出毛病的。」半年後,伊藤博文到訪哈爾濱,拜會東三省總督錫良、奉天巡撫程德全。他告誡大清官員,要牢牢掌握改革的主導權並控制節奏:「貴國土地遼闊,統一甚難,辦理憲政,亦非容易。中央政府自不可放棄權力,然地面太大,亦易為人傾覆,我為此事,極為貴國憂慮。不怕貴國見怪,此事艱難異常,一時恐難辦好。今尚有一不利之言,即是革命二字。貴國政府防範雖極嚴密,然萬一發生,於國家即大有妨害。此時貴國辦理新政,外面極為安帖,一旦有意外不測,危險不可不防。」三天之後,伊藤博文在「東清鐵路」的樞紐——哈爾濱火車站遇刺身亡。一切都來得太快了。武昌起義時,我們的偉人正在美國丹佛一家狹小的中餐館內,端著幾片油膩的盤子——頭銜是「企臺」(餐廳服務員),忙著為一位名叫盧瑞連的老闆打工。兩個多月後,這位「企臺」成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