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敲響了滿清王朝的喪鐘。列強迫於形勢打出中立的幌子,催促清廷起用袁世凱。北洋軍的將領多為袁的心腹或部下,要調動軍隊鎮壓這次起義,非袁氏不可。清廷不得不解散皇族內閣,請袁世凱出山,任命他為內閣總理大臣。

袁出任總理大臣後,在指揮北洋軍攻陷漢口、漢陽,炮擊武昌的同時,致書黎元洪試探與革命黨人議和。11月26日,英國駐漢口總領事出面調停。12月2日,南北雙方達成武漢三鎮停戰協定。12月18日,南方總代表伍廷芳與袁世凱的全權代表唐紹儀在上海英租界舉行首次會談,達成了湖北、陜西、安徽、江蘇和奉天的停戰協定。20日英、美、日、俄、德、法等國駐華公使聯合對南北和談施加壓力,聲稱「中國的戰爭若持續下去,將有危於外人的利益與安全」,並提出「須早日解決和局,以息戰爭」。

南北和談的第二次會議於十一月初一日(12月20日)舉行。

和談之初,南北雙方皆旗幟鮮明,各不相讓。袁氏對北方代表的訓示聲言:「君主制度,萬萬不可變更」,「餘隻知維護君憲制度,不知其他」。南方各省代表也給伍廷芳擬就四條議和大綱,其中第一條是推翻滿清政府,第二條是主張共和政體。

故伍廷芳提議,必須承認共和,方有開議之餘地。唐紹儀認為,變更囯體,事關重大,須電達袁內閣,得復再商。遂以開臨時國會解決國體問題之說,電請袁內閣代奏。電文寫道:「再四思維,惟有籲請即日明降諭旨,命總理大臣頒布閣令,召集臨時國會,以君主民主付之公議,徵求意見,以定指歸」。

電文傳達清廷後,即召開御前會議,允唐(紹儀)所請,並下諭允許召集臨時國會,公決國體問題,命內閣迅速將選舉法妥議施行。為此袁世凱電復唐紹儀:「希與伍代表切實討論,如有正當選舉辦法,則由尊處電奏請旨,庶使上下信從。」

十一月初十日(12月29日),在第三次會議上雙方簽訂協議:召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問題,從多數論決。不過,這次會議還有三個問題有待解決:國民會議的產生方法、進行程序與開會地點。

次日召開的第四次會議就上述問題籤訂四項條款,又在第五次會議上籤訂了五項條款。其中第四款雲:「伍代表提議國民會議在上海召開,日期定十一月二十日(即公曆1月8日)。唐代表允電達袁內閣,請其從速覆電。」

至此,除開會地點尚未決定外,前兩個問題均已解決。

1912年1月1日,經獨立各省代表推選與授權,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在宣誓蒞職前二天,即致電袁氏,解釋組織臨時政府並就任大總統的原委,並申明其就職不會影響革命黨人此前作出的承諾,以及他本人願以大總統一職相讓的意思:「文雖暫時承名,而虛位以待之心,終所以大白於將來。」宣誓就職當日,孫再次致電袁:「文不忍南北戰爭,生靈塗炭,故於議和之舉,並不反對。雖民主、君主不待再計,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諒之。」又說「文承各省推舉,誓詞俱在,區區之心天日鑒之。若以文為有誘致之意,則誤會矣。」儘管如此,袁還是不放心。1月4日致電伍廷芳:「國體問題,由國會解決,業由貴代表承認。現正商議正當辦法,自應以全國人民公決之政體為斷,乃聞南京忽以組織政府……顯與前議國會解決問題相悖。特詰問貴代表,此次選舉總統,是何用意?」

袁世凱還責問唐紹儀,說他十一日以來的行動為越權,不予承認。簽訂各款事前未經呈明,有礙難實行之處,此後當於伍代表直接電商。伍廷芳以電商不便拒絕袁的提議,請袁親自來滬,袁則請伍赴京。結果形式上的南北和談不了了之。

孫中山就任大總統使南北和談陷於僵局,也使南北關係頓時惡化。武昌起義爆發後,袁世凱奉行的策略是「不得漢陽,不足以奪革命黨人之氣;不失南京,不足以寒清廷之膽」。孫就任總統打亂了袁的陣腳,因此,袁世凱一舉推翻了南北和談以來,由唐紹儀與南方簽訂的各項協議與條款,並以逾越許可權為由,批准唐辭職。在致南方的電文中,袁世凱聲明「嗣後應商事項,先由本大臣與貴代表(指伍廷芳)直接往返電商」。此其一。

其二,破壞停戰協議,駐湖北前線的北洋軍延不退兵,向革命黨人發起猛烈進攻。黎元洪在致南京的報告中說:「傾探得確情,彼軍謂民軍既舉有總統,項城(指袁世凱)無望,國人生計將絕,不得不與民軍決一死戰,並謂此後之戰,皆為項城,非為滿洲云云。」

其三,血腥鎮壓參加灤州起義的革命黨人。1月5日北方革命黨人在灤州發動起義,成立軍政府,並致電袁世凱促其「速度大局」,不要以「一己之私見,而負萬民之共心」。起義失敗後,袁下令將參加起義的十四名革命黨人殺戮於灤州車站。

其四,唆使北洋將領向南京施壓示威。孫中山就職當日,薑桂題、馮國璋、張勳等49位將領聯名電達伍廷芳,聲稱「革命黨人主張共和,我北方軍人主張君主立憲,倘以少數人之私見、偏執、脅迫……即我軍亦誓不承認」。

上述種種舉措,目的只有一個:「無論政體如何解決,總期權操自我」。因此,唐紹儀辭職並沒有變更南北和談的框架性協議。

1月上旬,袁世凱以內閣總理的名義,請求各國政府調停中國南北爭端,「俾中國速得和平」,並稱「餘若容民軍之請,則共和之局已定,顧不欲背先朝之恩義,欺可憐之孤兒寡母,而圖自己之安全。」

數日後,處於北洋集團勢力範圍的直隸、河南兩省諮議局提出速定共和政體的議和條件:一、清帝退位、舉袁為大總統;二、共和政府對南北雙方的軍隊一視同仁;三、議定皇室及旗民生計。

上述議和條件原為唐紹儀與南方代表達成的協議,而北方舊事重提,顯然是想得到革命黨人的再一次承諾。

孫中山遂通電全國,昭告國人:「如清帝退位,宣佈共和,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佈辭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並通過伍廷芳正式通知北方,稱上述決定「已屢經宣佈,決不食言,如清帝退位,則南方政府即可發表擁袁之正式公文。」

北洋軍逼溥儀退位

唐紹儀辭職後,袁世凱與伍廷芳互致幾次電文,以裝點門面,暗地裡唐、伍之間仍不斷交涉,不過涉及的己不是囯民會議問題,而是清帝如何退位了。袁世凱命袁克定、梁士詒:「為我致電少川(即唐紹儀)……並轉秩庸(即伍廷芳),謂事在必行,義無返顧。惟不能自我一人先發。已將斯旨訓示北洋諸鎮將及駐外專使、旅滬疆吏,令聯銜勸幼帝退位,以國讓民,一舉而大局可定。另擬優待皇室條件。」

1月16日,袁世凱與內閣大臣聯銜上折,向清廷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清帝退位:「讀法蘭西之革命史,如能早順輿情,何至路易之子孫,靡有孑遺也。軍民所爭者政體,而非君位;所欲者共和,而非宗社。我皇太后何忍九廟之震驚,保忍乘輿之出狩,必能俯鑒大勢,以順民心。」

袁世凱手捧奏摺到養心殿謁見隆裕太后時,跪在氈墊上向坐在炕上的皇太后斷斷續續地訴說著,一邊聳動雙肩流著淚水,刻意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隆裕太后只是用手絹不停擦拭著淚水,一言不發。坐在太后旁的宣統帝妄然不知兩個大人為何哭哭啼啼,也聽不懂他倆嘴裡嘟嚕著什麼。

對袁世凱的請示,隆裕太后以明日召集御前會議應對。袁叩頭辭去,從宮內出來,行至東華門大街,突遭炸彈襲擊,其衛兵一死一傷,兩名刺客當場擒獲,後經搜捕,共有十人涉案,皆革命黨人。因不滿南京臨時政府與袁妥協而行刺之。

東華門刺案說明袁並非賣國求榮、私通革命黨人的「逆臣」,也證實袁在奏摺中關於革命黨勢力猖獗的警示並非危言聳聽。此前皇族對袁的種種猜忌頓時煙消雲散,使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清帝退位的提議。

一週後發生的另一起刺案再次給袁世凱提供了良機。這起刺案的目標是良弼。他是親貴中主戰派的核心人物,時任軍諮府軍諮使,乃宗社黨首領。該黨反對南北議和與清帝退位最為有力。

刺殺良弼的是同盟會北方支部軍事部長彭家珍。他聞聽良弼力阻清帝退位非常忿恨,便於1月26日待良弼回家時投擲一枚炸彈,當場炸掉一條腿,次日良弼不治身亡。彭亦當場犧牲。梁士詒事後寫道:「良弼被炸之日,京師風雲至急。入朝行禮後,隆裕太后掩面泣雲:『梁士詒啊!趙秉鈞啊!胡惟德啊!救我母子二人性命。』趙秉鈞先大哭,誓死保駕。我亦不禁泫然。」

刺殺良弼的彭家珍

良弼一死,諸王公親貴魂飛魄散,紛紛逃離京城。留京親貴中鮮有反對共和者。南北和談急轉直下。

1月26日良弼遇刺同日,北洋將領42人(後增至50人)再次致電內閣、軍諮府、陸軍部,並各王公大臣,請即代奏朝廷,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這封通電予清廷以最後一擊,為清帝退位鋪平了道路。從此,在御前會議上再也沒有人敢於對清帝退位持任何異議了。

1月底就連皇族中最有影響的慶親王奕劻、醇親王載灃也以「人心傾向共和,軍無鬥志」為由,勸說隆裕「遜位全終」,以自行頒布共和,換取皇室優待條件。

1912年2月8日,隆裕太后抱著六歲的溥儀在中南海養心殿宣佈清帝正式退位。退位詔書出自於張謇筆下。其中寫道:「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

逼迫清帝退位,旨在帝制自為。袁氏把上述幾句話視若自己受禪的依據。不及三年圖窮匕現,袁世凱要自己當皇帝了。不料遭致舉國上下同聲抗議,結果未及登基,便以大總統名義下達撤銷帝制令,做了83天的皇帝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