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來源

本品爲鹿科動物梅花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習稱“花鹿茸”,後者習稱“馬鹿茸”。夏、秋二季鋸取鹿茸,經加工後,陰乾或烘乾。


2
別名

鹿茸、鹿茸片、血鹿茸、黃毛茸、青毛茸、九女春


3
產地

花鹿茸主產于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四川等省亦產,品質優。馬鹿茸主產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區,東北產者習稱“東馬鹿茸”, 品質較優;西北產者習稱“西馬鹿茸”,品質較次。


4
採收加工

梅花鹿爲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馬鹿爲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現藥用鹿茸主要從人工飼養中獲取。分鋸茸和砍茸兩種方法。鋸茸夏秋二季鋸取鹿茸,經加工後,陰乾或烘乾或真空冷凍乾燥等。砍茸一般用於老鹿、病鹿、傷殘鹿。將鹿頭砍下,再將茸連腦蓋骨鋸下,刮淨殘肉,繃緊腦皮,進行煎燙、陰乾等加工。


5
性狀鑑別

花鹿茸:呈圓柱狀分枝,具一個分枝者習稱“二槓”,主枝習稱“大挺”,長17~20cm,鋸口直徑4~5cm,離鋸口約1cm處分出側枝,習稱“門莊”,長9~15cm,直徑較大挺略細。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表面密生紅黃色或棕黃色細茸毛,上端較密,下端較疏;分岔間具1條灰黑色筋脈,皮茸緊貼。鋸口黃白色,外圍無骨質,中部密佈細孔。具二個分枝者,習稱“三岔”,大挺長23~33cm,直徑較二槓細,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縱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紅黃色,茸毛較稀而粗。體輕。氣微腥,味微鹹。


二茬茸與頭茬茸相似,但挺長而不圓或下粗上細,下部有縱棱筋。皮灰黃色,茸毛較粗糙,鋸口外圍多已骨化。體較重。無腥氣。


馬鹿茸:較花鹿茸粗大,分枝較多,側枝一個者習稱“單門”,二個者習稱“蓮花”,三個者習稱“三岔”,四個者習稱“四岔”或更多。按產地分爲“東馬鹿茸”和“西馬鹿茸”。


東馬鹿茸:“單門”大挺長25~27cm,直徑約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黃色,鋸口面外皮較厚,灰黑色,中部密佈細孔,質嫩;“蓮花”大挺長可達33cm,下部有棱筋,鋸口面蜂窩狀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質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頂端多無毛,習稱“捻頭”。


西馬鹿茸:大挺多不圓,頂端圓扁不一,長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縮乾癟,分枝較長且彎曲,茸毛粗長,灰色或黑灰色。鋸口色較深,常見骨質。氣腥臭,味鹹。


飲片花鹿茸花鹿茸尖部切片習稱“血片”、“蠟片”,爲圓形薄片,表面淺棕色或淺黃白色,半透明,微顯光澤;外皮無骨質,周邊粗糙,紅棕色或棕色;質堅韌;氣微腥,味微鹹。中上部的切片習稱“蛋黃片”,切面黃白色或粉白色,中間有極小的蜂窩狀細孔。下部習稱“老角片”,爲圓形或類圓形厚片,表面粉白色或淺白色,中間有蜂窩狀細孔,外皮無骨質或略具骨質,周邊粗糙,紅棕色或棕色。質堅脆。


馬鹿茸:“血片”、“蠟片”爲圓形薄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黃色,半透明,微顯光澤,外皮較厚,無骨質,周邊灰黑色,質堅韌,氣微腥,味微鹹。“老角片”、“粉片”爲圓形或類圓形厚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黃色,有細蜂窩狀小孔,外皮較厚,周邊灰黑色,無骨質或略具骨質。質堅脆。氣微腥,味微鹹。


6
性味歸經

甘、鹹,溫。歸肝、腎經。


7
性能特點

本品甘鹹性溫,入肝、腎經,藥力峻猛,爲血肉有情之品。 既峻補元陽、大補精血,又強筋健骨、調理衝任,還能通過溫補而託瘡毒。


8
功效

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調衝任,託瘡毒。


9
主治病證

1、腎陽不足之陽痰滑精,宮冷不孕。


2、精血虛虧之筋骨無力、神疲羸瘦、眩暈耳鳴,小兒骨軟行遲、囟門不合。


3、婦女衝任虛寒、帶脈不固之崩漏、帶下過多。


4、陰疽內陷,瘡瘍久潰不斂。


10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沖服,1-2g, 或入丸散。


11
使用注意

本品溫熱峻烈,故陰虛陽亢、實熱、痰火內盛、血熱出血及外感熱病者忌服。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以免傷陰動血。


12
藥理

本品有促進生長髮育、促進蛋白質和核酸合成、增強骨髓造血功能、增強免疫功能、抗疲勞、延緩衰老等作用。


13
鹿茸的故事

從前,有三兄弟,父母死了以後,他們就分了家。老大爲人尖刻毒辣;老二爲人吝嗇狡詐;老三爲人忠厚老實、勇敢勤勞,受到人們的稱讚。


有一天,兄弟三人相約一起去森林裏打獵。老三勇敢地走在前面,老二膽小走在中間,老大怕死跟在後邊。


走着走着,樹林裏發出了異常的響聲。老大、老二都嚇得躲在大樹後面,蹲下來不敢動彈,只有老三無畏地向發出聲音的地方走去。哦!原來是一隻長着嫩角的鹿。老三不慌不忙,端起了獵槍,扣動扳機,“砰”一聲,馬鹿被擊中頭部,倒在草叢裏一動不動了。把鹿打死了,怎麼分呢?“我看就這樣分吧!大哥是一家之首,就應該分頭;弟弟是一家之尾,應該分腳和尾巴。”狡猾的老二說,“我不上不下,不前不後,不頭不尾,應該分身子。”尖刻的老大連連擺手說:“不行不行,打獵還分什麼我大你小!最合理的辦法是,誰打着哪裏就分哪裏,打着什麼分什麼。”精明的老二也極力表示贊同。


忠厚的老三爭不過他們只好提着一個沒有肉的鹿頭回家了。按照寨規,不管誰打的野味,都要分一部分給大家嚐嚐。老三難辦極了,鹿頭上一點肉也沒有,怎麼分給大家呢?他想出一個辦法,去借了一口大鍋來,滿滿兩挑水倒進去。然後就把鹿頭放到鍋裏煮,由於肉太少,鹿角也不像過去那樣砍下來扔掉了,都放進去,熬成了一鍋骨頭湯,把湯給寨子裏的每個鄉親都端去一碗。


怪事出來了,喫了很多鹿肉的老大老二沒有把身子補好,而喝了鹿頭湯的人,卻個個覺得全身發熱,手腳有了使不完的勁,人也強壯了。


“這到底是爲什麼?”有經驗的老人想,以前喫鹿肉從沒喫過鹿角在一起做的,所以就沒起到什麼作用,這次老三把一對嫩角都放進去煮了,所以效果截然不同。以後,人們反覆試了幾次,證明嫩鹿角確實有滋補身子的功效。由於嫩鹿角上長有很多茸毛,大家就把這種大補藥叫做鹿茸了。





⊙文章內容僅供臨牀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道醫問診諮詢,請添加微信號:daojiaoq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結緣《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抄經本,以心印道,感應上聖,資助道力!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春天溼氣大漲,不除溼後患無窮!

補藥一堆不如芝麻一把,黑芝麻的九大好處,很少有人知道!

玄學課堂,妙真法派風水術,網絡授課班招生啓告

健脾祛溼不麻煩,食療方法告訴你!

找出身體虛弱的開關:身體哪裏虛,氣血往哪引!

每天學一味中藥,細辛!

睡覺老是“多夢”怎麼辦?,試試按壓“神門穴”!

每天學一味中藥,大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