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 ∞邀你朗读∞ ∞

  一个人朗读,一种味道

  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用你最深情的朗读

  来唤醒你那最真挚的情缘

  期待,期待,期待

  你的朗读

  请收听

  四季之中,向推 “春秋多佳日”,而春尤为人所礼赞。 自古就有许多颂扬春的话,春未到先要迎盼,春一去不免依恋。 春继冬而至,使人从严寒转入温暖,且为万物萌动的季节。 在原始时代,人类的活动与食物都从春开始获得,男女配偶也都在春完成。 就自然状态说,春确是值得欢迎的。 可是自然与人事并不一定调和,自古文辞中于“隋春” “迎春”等类题材以外,还有"伤春" "春怨" 等类的题目。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阳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唐人王昌龄的诗;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 这是宋人叶清臣的词;都是写春的感伤的。 其感伤的原因,全在人事之不如意。 社会愈复杂,人事上的不如意越多,结果对于季节的欢悦的事情减少,感伤的事情加多。 这情形正像贫家小孩盼新年快到,而做父母的因债务关系想到过年就害怕。

  我每年也曾无意识地以传统的情怀,从冬天盼望春光早些来到。 可是真从春天得到春的欢悦的,有生以来,除未经世故的儿时外,可以说并没有几次。 譬如说吧,此刻正是三月十三日的夜半,真是所谓春宵了,我却不曾感到春宵的欢喜。 一家之中轮番地患着春季特有的流行性感冒,我在灯下执笔写字,差不多每隔一分钟要听到妻女们的呻吟和干咳一次。 邻家收音机和麻雀牌的喧扰声阵阵地刺入我的耳朵,尤使我头痛。 至于日来受到的事务上经济上的烦闷,且不去说它。

  都市中没有"燕子",也没有"垂杨"。 局促在都市中的人,是难得见到春日的景物的。 前几天吃到油菜心和马兰头的时候,我不禁起了怀乡之念,想起故乡的春日的光景来。 我所想的只是故乡的自然界,园中菜花已发黄金色了吧,燕子已回来了吧,窗前的老梅已结子如豆了吧,杜鹃已红遍了屋后的山上了吧。只想着这些,怕去想到人事。因为乡村的凋敝我是知道的,故乡人们的困苦情形我知道得更详细。

  宋人张演

  春到人间,据日历上所记已好久了,但是春在哪里呢? 有人说"在杨柳桶头",又有人说"在油菜花间",也许是的吧,至于我们一般人的身上,是不大有人能找得到的。

  【文章选自《中年人的寂寞》作者 夏丏尊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18-01】

  文章作者简介

  夏丏尊(1886—1946),名铸,字勉旃,后(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浙江绍兴上虞人。

  背景音乐

  戴亚 - 在水一方~惜情

  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提示:您也可来朗读!

  步骤:1.关注公众号 >2.回复诗词名(如“水调歌头”“沁园春·雪”)或诗人名字(如“李白”“杜甫”)或数字(1至9)查看内容>3.发送您的语音或视频朗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