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國總商會、總商會基金會、複星國際有限公司日前在曼哈頓下城共同舉辦「百年史帶(C.V. Starr):中美關係未來展望暨『善良的天使』(Better Angels)紀錄片展映會」活動;該片製片人蒙代爾(William Mundell)表示,拍攝此片是為找尋被主流媒體忽略的故事,增強中美兩國的民間互信,以推動中美關係。

「善良的天使」拍攝歷時五年,旨在國際環境下,以歷史的眼光、全球的視野、以及前瞻性的思維探討中美兩國關係的未來,兩年前首映時曾引起廣泛關注;片名「善良的天使」來源於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第一次就職演說時的名言。

該片以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與周恩來關於中美差異的對話開場,採訪了包括美國前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內的眾多政要;該片還記錄了一群不斷努力跨越中美兩國文化差異的民間人士,包括教育工作者、企業家、農民、工人、電影業者等。

蒙代爾同時也是洛杉磯加大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他表示,該片探討美國該怎樣應對中國崛起,兩個超級大國能否在21世紀和平共存,以及兩國是否能消除彼此在經濟上的敵對,克服意識形態和文化差異,開創史無前例的和平時代。

蒙代爾說,中國經濟總量將在未來幾十年內超過美國,這也是現代歷史上首次出現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式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非西方國家;他認為,傳統的外交管道和媒體無助於解決現階段中美兩國在經濟上的摩擦,「想改善中美關係關鍵在於引導公共輿論,尤其是改善中美兩國民間對對方的印象,如果兩國民間的敵對情緒嚴重,就有可能引起中美關係更加緊張」。

他表示:「我們講的是那些被主流媒體忽視的故事,而且都是中國人的身邊事,幫助美國民間更加了解中國,而不是醞釀敵對情緒,我們的目標是拉近中美普通人之間的距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