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名周。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之一。莊子繼老子之後,成爲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與老子被並稱爲“老莊”。

  提起莊子,很多讀者都知道,他是一位極度崇尚自由的人物。因爲才學出衆,聞名於世,楚威王曾經派使者帶着厚禮,請莊子去做相國。

  莊子笑着對楚國的使者說:“這麼多錢,真的不少了;相國的位置,也很尊貴了。可你就沒有看見祭祀用的豬嗎?主人餵養它好幾年,把它喂大了之後,就給它披上有漂亮的錦繡,牽到祭祀的太廟去充當祭品。到了這個時候,它就想當個小豬,免受宰割,也辦不到了。你趕快給我走開,不要侮辱我。我寧願像烏龜一樣在泥塘打滾,自尋快樂,也不受到國君的約束,我一輩子不做官,讓我永遠自由快樂。”

  在莊子的《養生主》中,也講到了這樣一個非常類似的故事,“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蓄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沼澤地裏的野雞,走十步才能找到一口吃的,走百步才能找到一口水喝,但它依然不希望被豢養在籠子裏。被豢養在籠子裏雖然不愁飲食,精神旺盛,但也失去了自由。

  如此崇尚自由的莊子,是不會太勉強自己去做什麼事的,他希望一切都順其自然。

  所以,莊子在他的《養生主》中,還講過這樣一句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爲知者,殆而已矣!”——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疲憊不堪;既然知道了這一點,還要去追求知識,會更加疲憊不堪!

  這一段話,也是莊子崇尚自由,一切順應自然的思想的體現。可是,現在更多的讀者,只對這段話的前兩句,非常熟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這句話大概是莊子最著名的一句話了把?幾乎成了盡人皆知的名人名言,甚至也成爲很多人的座右銘,用來鼓勵自己,不斷進取,不斷學習。但這也正是很多人對莊子的這句名言的誤解。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個人樂於學習,勇於探索,是沒有錯的。正是因爲有了人類的學習和探索,社會才能進步,時代才能發展。

  但學習也要適可而止,不能超出自己的承受範圍。所以,莊子,認爲“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那麼,莊子是希望大家都不要學習嗎?也並非如此。莊子接下來又說:“爲善無近名,爲惡無近刑,緣督以爲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做好事要不求名利,要世俗認爲的壞事不能觸犯法律,做事要順其自然,就可以保全自己,可以修身養性,可以頤養天年。

  所以,莊子這一整段話的意思,既不是在鼓勵大家拼命學習,也不是在告誡大家,不能學習,免得太累,而是在提醒大家,很客觀很全面的看待問題,一切要從自身的客觀條件出發,順應自然,做事要合乎自然規律,才能達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在《養生主》這篇文章接下來的內容中,莊子繼續講了“庖丁解牛”,“公文軒見右師”,“老耽死,秦失吊之”等幾個故事,也都是在表達和論證他的這種觀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