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作者/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科主任钟国轩

她本身的个性就比较求完美,大多事情都是事必躬亲,几乎把所有事都揽在身上,其实几十年来有造成全身肌肉紧张、失眠、疲累等困扰,只不过,撑著撑著日子也就这么过了。直到开始带孙子,就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放不开,甚至失眠更加恶化,去诊所拿了安眠药也无济于事。到我的门诊之前两个月,甚至血压飙高到自己都难以置信。

「我全身酸痛、失眠都治不好,血压原本从来也没有问题,怎么会这几个月变成高血压了?」她一脸非常担心的模样。

「医生怎么说?」我想问问她曾经被如何治疗,或被告知到底是怎么了。

「他说我是自律神经失调,给我安眠药,可是也没有用啊。」

「那…医生说的自律神经失调指的是什么呢?你有问他吗?」对于某些病症,不是单单给药就好,即使是一样的药物,若医师说明的方式无法让病人理解,进而愿意配合治疗,很多药物的开立或非药物的建议到最后都是徒然。

「就是睡不著、紧张啊…」高太太好像只知道其然,似乎不知其所以然。高太太是个受高教育的知识份子,或许症状以外,可以让她有更多一点的理解。

我从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说明,让她明白人体自然的自我保护机转非常有用,但在某些时刻,会因为使用过度而造成身心的症状,甚至会有血压升高的现象。此时,虽暂时以某些抗焦虑剂作为辅助,但建议服用具有自律神经稳定作用却不具成瘾性的药物,再配合一些活动的调整,就可以靠著规律的生活达到改善自律神经失调的目的。看她的表情,这样的说明,似乎能够解她心中为何血压会飙高的惑。

令我讶异的是,再度回诊的她,不消几周就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我问:「高太太,您看起来很不错,是怎么办到的?」

「喔,想办法家里找了些帮手轮替。我现在会去爬山、打牌,现在挺好的哩!」

「您担心的血压呢?」

「当然好得很啊,而且不用吃降血压药呢。」

「所以高血压其实是…」

「就是我太紧张了!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别担心!」

当然血压需要持续追踪,也要小心有其他的原因,然而整体看来,高太太活力充沛,能够享受人生。未来的计划是开始渐进减药,因为就她本身的能力、恢复的速度、以及身旁的资源看来,药物应该只有暂时的角色。针对某些焦虑症而言,当病人有能力安排有益身心的生活时,药物所扮演阶段性的任务其实就算完成;接下来,只要全力支持病人的规划,就可以让他们重拾原本的生活了。  


 

检视相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