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明的擴散

大家都很年輕,可能不會記得93年的時候,亨廷頓教授寫了一本書叫做《文明的衝突》,今天我們看到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文明的擴散時代,什麼意思?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和人類文明一樣老:

大約是在一萬六千年之前,人類社會在世界各個地方紮下根。在這個過程當中,每過一萬年,或者一萬五千年,大家會看到,就有一個文明、基因的擴散。大家看到不同的人群,他們進行擴散,或者進行交融,因此,我們看到各種歷史的發生。

其中有一本雜誌叫做《國家地理》,黃色封面的國家地理雜誌,大家可能都看過吧。他邀請世界上成百上千萬的人,把棉花在嘴上擦一下,把它們放到信封里,寄到實驗室,他們收到來自世界各地擦過嘴巴的棉花。他們給了你一個報告,分析你的DNA,分析你的祖宗從哪裡來的。

我是印度人,在印度北部出生,我的祖先都是來自於這個地區的,其實這只是一個表面情況。實際上我只是50%的基因是在印度的,大約還有22%的基因,是來自於地中海的。比如可能是希臘這樣的國家。另外,17%是從東南亞來的,甚至10%從北歐來的,可能德國或者瑞典那些地方。

大多數人可能基因構成都是這樣的。我們並不是從一個單一的部落裡面來,哪怕你是這麼認為的,情況也不是如此。因此,我們整個人類歷史當中,人類都是不斷地流動,這就是我這個《超級版圖》想說的意思。

2

第三種地圖:政治地緣地圖

我們看到流動性、全球性、連接性,還有綜合性這種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明顯,所以基礎設施就顯得非常重要。

基礎設施是連接性的一個物理反應,分成三類:

第一是交通,包括像道路、高速公路、橋樑,還有鐵路;

第二是能源,這是第二個類別。包括像電網,包括石油網路等等;

第三是通訊網路,包括光纜,包括衛星等等。

所以我跟一群年輕人講連接性的時候,大家都有手機,我們是通過手機,肉眼看不見的方式進行連接。

而且,我要強調互聯網連通,其實是看得見摸得著,把全世界都連接在一起,每年這樣的連接越來越多。

如果你看一個世界連接性地圖的話,這個地圖和你們經常看到的這個地圖是不太一樣的的。所以,我們知道有兩種地圖,一種是自然地理的那種地圖,比方說棕色就是沙漠,綠色就是森林,藍色就是海洋。還有一種政治地緣地圖,就是由各個國家組成的,它是有邊界的,它是一個個主權國家,由法律界定。

第三種地圖就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地圖,你們沒有見過,這就是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這些地圖就是我在這裡所要做的。這些地圖是一種功能性的地圖,那就是由基礎設施來界定地圖,和自然世界、政治世界的地圖不一樣。這是我們如何使用這個世界的地圖,這是由世界上的人所創造出來的一種情況。

我想中國在這個地圖中所做的貢獻超過任何其它國家:

一百年前,是美國進行了基礎設施投資;

二戰之後是德國、歐洲這些國家創造了基礎設施;

現在是21世紀,是中國,以及其它亞洲國家投資創造了大量基礎設施,包括物理、電子基礎設施。

人類幾百年來就是在不斷地流動,今天有3億人口,他們生活在自己國家以外的國家。比如我出生在印度,我現在在新加坡生活,我在印度只生活了三年時間。這樣的人有3億人之多,比任何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要多。

今天我們看到英國脫歐了,有人覺得英國之所以脫歐,是因為英國不希望移民搬到英國去,這是英國人自己決定的。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我想說這種移民的浪潮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現在中國人到歐洲、美國旅行的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在東南亞,在東盟國家,有十個成員國組成,7億人口。

現在我們看到他們的流動性也是非常強的,現在各國不斷地降低進入國家的門檻。幾年以前,可能需要到使館、領館申請簽證,花了很多錢,等了很長時間,才能到一個像印度這樣的國家旅行。現在在網上花十美元,可以在網上辦好籤證,所以我們的流動性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要多。

3

世界上每個角落都是互聯互通的

我們的貿易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每一個大陸,每一個地區,現在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大陸都在和其它大陸進行貿易。默克爾總理最近從德國到中國來訪問,同時我們還看到有很多的貿易峰會,比如說中歐、中非之間的貿易峰會,拉美和非洲、亞洲和拉美、亞洲和歐洲、亞洲和美洲這些貿易峰會。世界上每個角落都是相互連接的,這和殖民時代不一樣。

現在英國不可能,美國也不可能,再對世界貿易體系指手劃腳,只有一項規則,指導所有關係,就是最古老的規則。我們世界的經濟和貿易的規則,以及供需關係,是我們最古老的法則。供需關係告訴我們,在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裡,如果你想從非洲買東西的話,非洲就可以賣給你們,如果巴西人想從中國買東西,可以從中國買。整個世界都是相互聯繫的,使得供需能夠保持平衡。

最古老的經濟法則,現在已經成為現實,就是因為我們互聯互通所形成的。全球經濟和金融流動也是這樣的。各個國家不僅僅相互開展貿易,同時相互進行投資,中國不僅僅向其它國家購買東西、出售東西,在那個國家也進行投資。

比如你擁有銀行和電信公司,或者是礦山,在世界各地中國都有很多資產,歐洲、美國也是這樣的。全球貿易不斷地擴大,全球金融業在不斷地擴大,全球電信也在不斷地擴大。在這樣世界裡,每個大陸、每個地區都非常重要,看到文明融合非常重要的特點,沒有一個第一。

4

21世紀,誰會是老大?

剛才我所說的都是地緣政治,不僅僅是評論文化,或者是表層文化,或者是人們的身份,而是從根本上來說,是地緣政治,因為權力是在不斷地分化、擴張。世界開始有點像這樣:一個市場,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這樣一個組合體,互相開展貿易。

有的人問,美國在21世紀是否還會成為老大?答案是否定的,有人問,是否意味著中國在21世紀將會成為老大?答案也是否定的。印度會不會成為21世紀老大?答案還是否定。俄羅斯、巴西其它國家是不是能成為老大?答案還是否定。

因為現在制度不一樣,跟19世紀和20世紀都不一樣。我們生活在一個史無前例的時期,每個地區、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每個人都在越來越公平地和對方相處。不僅僅是美國,北美超級大陸,有的時候,大家去考慮美洲的地緣政治,可以當做是一個國家的邊界。

但是如果你去思考這個功能性地理的時候,你會看到,實際上現在已經有一個北美聯盟。加拿大和美國加在一起,他們是佔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資源,他們非常穩定。不僅僅有3億人,同時他們加上墨西哥人口,達到了4.5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而且是非常和平的大陸。

東南亞,那裡人們遷徙程度比以前更多。在東南亞每個國家都比較小,跟中國相比,印尼只有2億人、越南只有1億人、菲律賓只有1億人。最大經濟規模GDP不到1萬億美元,但是隨著他們通過基礎設施進行融合,供應鏈也走到一起,進行跨境合作。

大家發現,有多少外商投資,投資到那些工廠和製造業,跟中國差不多,這是因為他們是走到一起的。如果他們不能團結的話,他們沒有辦法進行競爭,還有其它地區也是這樣的,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地圖。因為大部分世界人口,整個世界上人口,其中1/2以上是生活在這個地區的。

5

建立基礎設施是重要任務

中國處於中心位置,中國有多少個鄰國,有誰知道?14個。如何和這些鄰國發展關係,你們知道許多這些鄰國有問題,互相猜忌,很難進行談判。不妨換一種辦法,和我這個「互聯互通的世界」理念相同,和他們一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鋼鐵的絲綢之路。

2000年前絲綢之路是土路,現在不一樣,現在我們要靠這個非常強大的基礎設施,比如管道、鐵路,還有電纜,以及水道。「一帶一路」20年之後會變成什麼樣?歐亞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從歐洲一直到中國。數千年以來,被分割成很多地區,而且是分崩離析,在今後20年里就不一樣了。

如果想要在不同的大陸進行旅遊的話,會非常簡單,我非常喜歡旅遊,我去愛丁堡、蘇格蘭,為什麼?因為它是在英國最北部的地區,我在那想坐個火車,去倫敦、巴黎、柏林、慕尼黑、布達佩斯;然後再去伊斯坦布爾、德黑蘭,通過中亞到北京;再往下走到昆明,然後去曼谷、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是歐亞大陸最南端。大家今天都可以坐火車實現了,可能兩周時間就可以走完,這是我下面一個話題了。

這就是地緣政治的未來,不一定就是關於邊界戰爭,而是如何加強跨境合作,加強經濟資源開發,這就是「一帶一路」的一個主旨。現在我們看到一個最有意思的東西,建立這些基礎設施的時候,改變了整個地緣政治,說起來非常簡單,我想你們可能也有這方面的課程。當一個主要大國在衰落,二級大國在上升,出現守成力量和新型力量博弈,出現戰爭。

但是一定要這樣嗎?沒有其它的路嗎?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石油,十年前如果你問一個專家,為什麼中國、美國要打一仗?他們不會說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東海問題,而會說,中東的石油。可能在沙烏地阿拉伯會出現關於石油戰爭,這個戰爭出現了?沒有。會出現嗎?不會的。

相反,上個月,第一個來自美國的油船,從巴拿馬運河,一直到太平洋,最後來到中國,中國和美國之間,不會因為石油來打仗。中國只需要去買美國的石油就行了,而且還可以買越來越多的石油。就像我前面說過,美國和加拿大加在一起,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

在過去,把這些資源運出去沒有任何障礙,在地緣政治當中,我們總是擔心最大的衝突或者摩擦所出現的地區。比如說蘇伊士運河,伊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這個地方,以及馬六甲海峽,這些都稱為節點,或者最危險的地方,有可能會因為這些地方的問題,造成原油或者資源價格上升,有可能會出現緊張趨勢,出現戰爭。

現在這些地方如果出現一些事情,會打仗嗎?不會的。因為你可以從北冰洋走。現在中國很多運輸都是通過北冰洋和挪威的。還有「一帶一路」,很多地方都可以幫助實現供需平衡,當供需平衡的時候不需要為了爭奪供應來打仗,也不用擔心,你的需求無法滿足。因為你的資源來源地非常多,很多原因,告訴我們國家有可能會打仗,但是也有很多辦法來避免戰爭。

我們有可能出現什麼樣的緊張局勢?我們不一定會就邊界問題進行打仗,基礎設施可以幫助我們相互聯繫,來實現供需平衡,但是在基礎設施本身,我們有可能會打仗,或者基礎設施價格方面。比如網際網路的線纜,或者石油管道可能會非常重要,因為它打一仗是很值得的。

6

供應鏈戰爭到底是什麼?

那麼供應鏈戰爭到底什麼?就是幫助你成為一個大國的基礎,大家都是年輕人,你們是否知道中國有多少核武器?好像沒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是我這個年紀,或者稍微年長一點,就會知道冷戰。在冷戰中,那個時候每個學生都知道蘇聯多少枚核彈,美國多少枚核彈,每一方多少枚洲際導彈,或者每方有多少架戰略轟炸機,現在大家好像都不在乎這種事情了。

因為中國如果成為超級大國的話,不會因為他有多少枚核彈或者戰略轟炸機,中國要想成為超級大國的話,因為它擁有了掌握互聯互通的這些基礎設施。

因為我們在經歷了現代化之後,在經過了快速的科技發展之後,美國19世紀的時候搞保護主義,進口替代,然後發展自己的工業。

21世紀中國是怎麼做的呢?中國讓自己的經濟開放,中國為全世界生產產品,中國貿易順差很高,現在中國把這個獲得的資金,投入到現代化過程當中,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過程當中。

在全世界擴大自己的基礎設施,這是一個新的時代國家所應該做的事情。這和過去的英帝國和美國不一樣,所以供應鏈不僅是能夠提供力量,同時也能夠產生摩擦。大家可以看到,中國現在是124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而美國只是56個國家最大貿易夥伴,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這是不是使得中國影響力更大呢?因為中國和這麼多國家有貿易往來,還是使得中國更加脆弱,因為中國這麼依賴和其它國家的貿易,大家怎麼看?中國成為這麼多國家頭號貿易夥伴,好事還是壞事?是不是中國對這些國家很有影響力,還是中國很依賴這些國家?因為依賴這麼多國家,會造成不穩定。

我覺得既是好事又是壞事。一方面中國可以對這些國家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他們80%的出口都是到中國來的,所以他們很依賴你,而且他們很大比例投資都是來自於中國的。但是另外一個方面,如果出現內戰,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有談判的話,可能就是壞事了。所以供應鏈會造成關係的緊張,我稱之為宏大的供應鏈戰爭。

同時還有不斷的鬥爭,要控制進入市場的機會,能夠獲得高附加值的產品,現在情況正是如此。每天都看到各個公司之間,都希望和中國進行談判,使得他們進入中國市場。中國要求外國公司培訓中國工人,轉移給中國先進技術,包括給中國專利,包括給中國企業建立合資企業等等。這就是我所稱之為的偉大供應鏈戰爭。中國正在為經濟價值而鬥爭,包括還有數據,現在每天這樣的鬥爭都再繼續下去。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兩周以前剛剛訪問印度,他希望在印度開蘋果店,印度國政府怎麼回應?說不。首先蘋果手機30%零部件,必須從印度採購。印度這一招從哪學來的呢?從中國人那學來的。大家都是這麼乾的,大家都知道怎麼玩供應鏈戰爭。我想21世紀這種情況就是如此的。

7

下一場衝突會在哪出現?

因此,我給大家講一下地緣戰略情景,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華盛頓倫敦的人士都想知道,下一場的衝突會在哪裡發生?冷戰已經結束了,下一場衝突會在哪裡出現,這已經是25年前的事情了,1991年,現在是2016年。

25年的時間裡,我們腦子裡都想的這個問題,第三次世界大戰會在哪裡爆發?所以這個專家們做了九大預測,九場戰爭可能會爆發。台灣海峽,25年前覺得那裡風險最大。2014年的時候,覺得中國是不是會和日本打仗,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伊朗,三年以前在美國有一場運動,就是要入侵伊朗,最好再轟炸伊朗。最近大家都知道波音飛機公司,最近和伊朗達成大買賣,賣飛機給伊朗,這是大家幾年前所想不到的。

兩年前覺得中日會打仗,但是豐田公司這兩年在中國的銷售記錄創歷史新高,俄羅斯也是可能戰爭爆發點,因為俄羅斯入侵了烏克蘭。我們覺得是不是衝突會升級,會不會俄羅斯爆發新的冷戰?

當然還有中美之間,是不是也有可能性呢?但是如果中美之間一旦爆發戰爭,沃爾瑪怎麼辦?美國最大零售商企業,大部分供應都是中國採購的,今天打仗,明天就破產了。

朝鮮和韓國會不會打仗?並沒有發生,中國印度,印度巴基斯坦,25年前做出九大預測,可能會爆發戰爭幾個地方,但是沒有出現,為什麼?因為連接性。

最近20年範式或過去一百年不一樣,總是互相之間進行貿易。但是現在不僅做貿易,而且互相投資,我們還在彼此國家建立生產基地,這是我們一百年前所不做的事情。

我們那個時候沒有國際供應網路,或者數據網路,所以我們現在避免戰爭的理由,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

8

超級城市

現在世界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城市當中,而且大部分是生活在這種超級城市當中。實際上,更準確的一種說法,就是我們人類是一種城市的文明,我們大部分都是一種沿海文明。大家可以看到,世界上80億人口當中,亞洲超級城市最多,世界上最大的50個城市中,大部分城市在亞洲。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有很多超級城市,中國強大正是源於此。

首先是供應鏈、連接性,同時還有城鎮化,中國在戰略上實施了一種城鎮化的戰略,中國政府已經確定了26個超大城市群,這有什麼用呢?在大城市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如果其它地方出現經濟危機的話,如果出口下降的話,那麼大家現在都住的距離很近,他們仍然可以在本地進行交易和生活。

所以2008年以後金融危機就是這樣,當時很多人擔心出口下降,許多中國人會失去工作,情況並不是如此。因為我們現在生活在大城市當中,中國有高鐵,非常發達。中國可以在全國其它地方找到工作,中國經濟韌性很強,中國正在執行城鎮化的戰略,世界上其它地方正是如此。所以我的觀點就是,美國也要成為一個由超級城市組成的大國,像中國一樣。

美國現在有50個州、中國34個省,50個州是不是經濟上最佳的組織形式呢?並非如此。所以,美國應該組成一個經濟區域,包括矽谷地區、加州地區,這是一個經濟區域。南部的德州組成一個區域,東北部的波士頓、紐約組成一個區域,就是美國的超級大城市區。但是美國沒有中國那麼發達的高鐵,所以奧巴馬總統當選的時候,曾經說過,他希望能夠造八個高鐵網路,現在今年馬上就要離任了,現在美國一條高鐵網路都沒有形成了,實在太差勁了。美國應該發展這樣的超級城市群的。

總結一下,歷史不是不斷地重複自己。大家談國際關係,經常這麼講,一個大國衰落,另外一個新興大國崛起。這是國際關係理論經常會這麼教育大家的,可能你在教科書上就是這麼看到的,但它是錯誤的。實際上歷史是一層一層遞進的,包括帝國,包括民族國家,包括城市,現在又達到了連接性這一個新的層級。

所以每個地區在這樣的時代當中,都是很重要的。我們正處在全球連接性的時代當中,將主權連接在一起,將世界上的幾十個重要的城市連接在一起,這套體系有很多辦法來描述,一種體系可能不見得比另外一種就好。所以各個層級,我們都是需要的。我們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狀態,一種城市連接性的這種文明。

我們都希望看到更多的連接性。在這樣一個城市所組成的世界當中,過去講的是這種零和遊戲,我輸你贏,我贏你就輸。我們希望這個城市當中結成更多夥伴關係,所以城市心態發生變化。上海、香港、迪拜、新加坡、倫敦、紐約,他們的心態都是想互聯互通。

在城市生活的人越多,希望互聯互通的人越多,貿易以及相互依存,以及和平和穩定需求越多。因此,我們希望這種心態,能夠覆蓋在老的這種思維之上,能夠指導各個大國、各個國家,以及人民之間的行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