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三亞站冠軍車手叫什麼?”

  “FE三亞站賽道全長几公里?”

  “FE三亞站全場最快圈速是多少?”

  3月23日晚上,在三亞機場的南航休息室裏,幾乎全是受廠家邀請觀看完FE(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三亞站比賽後返程的汽車媒體同行。大家自然就聊起這場比賽,上面是我順口拋出的三個問題,現場沒有人答得出來。

  這並不奇怪,青主也並非是要考大家,因爲當時我自己也答不出來。我只是想說明,FE雖然號稱是一項“全球頂級汽車賽事”,但它真的缺乏關注度,三亞站雖然門票便宜到只賣80元一張,但是3.23正賽當天,看臺上的觀衆也少得可憐。據青主目測,現場工作人員、廠家邀請的媒體和嘉賓佔了8成以上。就這樣,人氣據說也已經比13天之前的香港站好很多了。

  這是FE三亞站3.23正賽時看臺上的情況。下次FE承辦方一定記得不要搭建那麼多臨時看臺,太浪費了。

  很多人宣稱,FE和F1級別相同,是國際汽聯(FIA)舉辦的最高等級賽事。青主想說,這完全是胡扯!

  在FE的官方網站上,根本就沒有這句話,也沒有任何含義相近的表達,人家只是說FE是“國際汽聯旗下唯一一個全電動單座賽車錦標賽”。事實上,FE的平均車速只有100km/h出頭,和F1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FE香港站冠軍車手最快單圈的平均車速只有105.9km/h,只及F1平均車速的一半。

  以FE香港站爲例,該場賽事,冠軍車手文圖裏車隊的莫塔拉,最後成績是36圈,最快單圈用時1分零3秒251。香港站賽道單圈長度是1.86公里,算下來,全場比賽只跑了不到67公里,最快單圈平均車速只有105.9km/h,這樣的賽事也叫“和F1同級”!?

  F1一場比賽,賽程是350公里,單圈平均車速在200km/h以上,F1史上最快單圈平均車速超過250km/h,極速高達375km/h!

  就平均車速而言,FE也就和當年青主駕駛普通傳祺GA5(沒有改裝動力、傳動及制動系統)參加肇慶賽道自己組織的“風雲戰6小時耐力賽”的水平差不多,這也敢吹和F1同級,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FE的臨時賽道,級別還不如F3,賽道過窄,超車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彎道。

  這已經是FE的第五個賽季,三亞站是青主第一次現場觀看這一賽事。

  去之前,我想象着應該如何的高大上,但是到了現場大吃一驚——整個活動LOW爆了!

  賽道、P房、通道、看臺,所有東西都是臨時的,我的同事小鹿說,她以爲自己到了一個工地現場。

  一切都是臨時的,FE現場LOW爆了,讓人以爲是一個臨時工地。

  主辦方煞有介事地搭了不少看臺,可惜,空蕩蕩的看臺恰好印證了這項賽事的尷尬。

  雖然我也並不怎麼喜歡F1,但是在F1現場,你起碼還能感受到汽車賽事應有的那種激情澎湃的氛圍,但在FE現場,你只能感受到尷尬。沒有似火的熱情,沒有緊張的氛圍,沒有明星,沒有車迷,這是一個慢吞吞、靜悄悄的奇怪的比賽,大多數人都呆在VIP包廂裏閒扯,偶爾才瞥一眼大屏幕上的賽事直播。看臺上稀稀拉拉的觀衆,蔫頭耷腦地——並不是因爲熱,而是因爲乏味,他們幾乎完全不知道有哪些參賽車隊、車手分別是誰,也不太清楚比賽採用什麼規則。多數人恐怕正在後悔自己爲什麼要在大熱天裏來湊這種熱鬧。

  FE賽車底盤、輪胎、電池、電子系統,都是統一的,車隊能自主發揮的,只有後懸架和電池溫度控制,註定了只能是乏味的比賽。

  這不能怪觀衆,因爲連車手們也都絲毫興奮不起來。一個賽車由大會統一提供、賽道比F3級別還低的汽車賽事,車手們又有什麼可興奮的呢?F1的賽車是各車隊自己開發、設計,輪胎、機油、發動機都有不同的供應商,比賽中還有進站、加油、換胎等一系列可以實施不同策略的比賽環節,而FE,賽車是統一的,比賽中不加電,不換胎,根本就沒什麼變數,加上賽道太窄,超車也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比賽時間不長,只有45分鐘,但是因爲乏味、缺乏懸念,現場幾乎沒有一個觀衆能從頭看到尾。

  FE比賽乏味,連車手也興奮不起來。

  主辦方當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從新賽季開始,他們想出了一個所謂“攻擊模式”的餿主意,期望爲比賽增加一點變數。

  正賽中,FE賽車的電機最大功率限定爲200千瓦,但是每場比賽車手可以啓動若干次攻擊模式,該模式激活後,賽車的最大功率會提升到225千瓦,最大能到250千瓦。每場比賽,攻擊模式的次數和維持時間都是限定的,比如,三亞站是兩次,每次4分鐘。

  本賽季開始,爲增加FE賽事的變數,賽會增加了攻擊模式。在賽道上的某個彎角,隱藏着攻擊模式激活區,車手需要按下按鈕、進入激活區、通過三個傳感器才能激活攻擊模式,激活後,賽車功率會提升,增加超車機會。

  這確實帶來了一點點變數,車手可以選擇不同階段、不同地點啓動攻擊模式,但是大家的使用次數是相同的,誰都不會浪費這個機會,所以,等於還是沒有變數。於是更餿的主意出來了——觀衆可以參與投票,得票前五的車手可以多一次激活攻擊模式的機會。

  國際汽聯大概是從快樂女聲、我是歌手這樣的娛樂節目得到了啓發吧,以後決定誰是冠軍的,將不再是車隊的實力、車手的技術,而是——觀衆的眼緣。可惜的是,FE這種提高關注度的手法,顯然是失敗的,因爲青主現場調查過了,沒有幾個人能說出哪怕一個車手的全名,自然也沒什麼參與投票的熱情。一個車手得票多少,幾乎完全取決於他的親友團數量,以及車隊爲他集讚的能力了。但這的確也是賽車運動的一種與時俱進,說不定,FIA今後還會爲FE車手開啓打賞功能哦。

  “我不知道花這麼多錢,費這麼大勁舉辦FE的意義是什麼。”我在朋友圈裏質疑。

  “因爲環保。”

  有人在下面回覆。

  這真是扯淡!強調速度的賽車運動天然地就不環保。如果是爲了環保,不如去種樹。

  F1,證明了汽車可以跑多快、極限有多高,追逐速度是人類的天性,F1是地表最快的汽車競速運動,所以,F1車手自然就是明星,擁有大量粉絲。而且,F1也是汽車各項技術的試驗場,許多技術首先應用在F1賽車上,然後逐漸在民用車上普及。

  FE呢?電動車需要證明的不是能跑多快,沒有人是因爲不夠快而不買電動車的,它需要證明的是續航里程,是充電時間,是使用便利性。從這個角度,青主認爲,當年米其林舉辦的必比登清潔車挑戰賽,要比FE有意義得多。

  FE香港站冠軍車手來自文圖裏車隊(VENTURI),三亞站冠軍來自DS鈦麒車隊,這能說明什麼?說明電動車水平是法國最牛?VENTURI青主以前都沒有聽說過,百度之後才知道,這是一個法國跑車品牌,迄今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商業化量產,也沒有承銷商;DS大家都比較熟悉了,2013年DS正式以合資形式進入中國市場,2017年全年只銷售了5800輛,虧損11億元,2018年,銷量進一步下跌30%,全年只賣了3867輛。你要是跟我說“電動車代表着汽車行業未來”,我還勉強願意和你討論一下,可是你如果說“FE證明了法國人決定了電動車的未來”,那這恐怕就真的是個笑話了。

  e.dams車隊最終取得了第二名,按廠家的說法這是日產純電核心技術賦能車隊的結果,其實兩者真的沒那麼強的關聯,否則,日產是不是得承認純電水平不如DS(本場冠軍)呢?

  對行業沒啥意義,比賽本身缺乏魅力,FE堪稱史上最無聊的汽車賽事,說無聊其實已經很客氣了,花了很多錢和精力,乾的事沒有任何意義,不客氣一點說,這是一項垃圾賽事。

  FE其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一輪“全行業電動車大躍進”的荒誕。純電動有其應有的市場地位——作爲短距離移動工具,它是一個很好的市場補充,但是它的商品定位就應該是小型、低速、短途——日產聆風、雷諾ZOE、雪佛蘭BOLT、大衆e-GOLF、寶馬i3、SMART電動版,都是這種定位。

  而FE希望向世人證明什麼?純電動車也能很快?也能富有駕駛激情?可是,這種激情它可能連半個小時都維持不了,然後就趴窩了。

  電動車的方向被特斯拉帶歪了,小型、低速、短途纔是EV的正道。

  “補貼退坡,純電動車銷量會腰斬。”這是今年兩會上上汽董事長陳虹發出的警告。網友在新聞下面留言,說陳總太樂觀了,如果再把限購、限行的優惠政策取消,純電動車的銷量恐怕會清零。這就是純電動車的市場現實。

  過去100多年,汽車逐漸普及和F1其實沒有多大關係,同樣,未來純電動車只能作爲市場補充而存在,也和FE沒有太大關係,FE舉辦得再成功,也改變不了這個現實。

  當然,基於電動車的先天軟肋和市場現實,FE大概也不太可能辦得更加成功了——我說的成功,不是指參與賽事的廠家數量,而是關注賽事的觀衆的熱情。

  反正,這個比賽,青主是再也沒有興趣去看第二次了。

  文 | 青主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