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道家理論小白、一個中國哲學小白,麻煩大家回答的時候理解一下我的小白屬性,不要講的太玄乎了,或者舉舉例子。

=========================================================

(我說我是個道家小白,中國哲學小白,不代表我就是個小白)

一、有人在回答里談到了「道」這個東西,這麼說通常有如下三個假設:

  1. 道存在
  2. 道可以被認知
  3. 道可以被人認知

如果你說「道」存在,那是你覺得,並不代表道這個東西存在以及這三個假設一定是對的。譬如:Camus的荒謬。

二、我想在這個問題里解決的是莊子(以及他的思想模式)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而不是各位/其他的思想體系/其他的宗教是怎麼說明以及論證這個問題的。

如果是我自己回答「有知」和「無知」,我覺得「有知識(knowledge)」是比「沒有知識」普遍且相對來說好一點的,而「沒有固定的視角(perspective)」是比"有固定的視角"普遍且相對來說好一點的。我認為,我們應當做一個有知識的人,並且保持開放和批判性的態度,不被我們所擁有的知識限制。Cite 一句最近看到的話"To be a good human being is to have a kind of openness to the world, an ability to trust uncertain things beyond your own control."

(哪怕道能被人認知,我們真的能達到嗎?我們真的能在已知的現實世界裡和依舊度過的過去的經歷里達到道嗎?但哪怕不能,我們為什麼不能離它近一點呢?)

=========================================================

本問題來自於《無奈與逍遙》p90。(源於提的問題里的一個回答)

作者王博在該書p89-90中寫了下述的話:

「這是道家一直強調的東西,莊子也一直在強調這個東西,有知識好像是好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想想看,知識經常會把我們帶到一種荒謬的境地里去,會把我們帶到一個死胡同里去。有的時候我們忘了知識或者我們意識到了知識的局限性,這個時候我們眼中的世界可能會更寬廣一點,或者說我們離真理會更接近一點,而錯誤的知識會把我們帶到一個相反的方向。」

「莊子這裡當然是主張「無知」比「有知」更能把人帶到更高的境界。」

這個真理我猜是指道。作者說「無知」更能接近道;他的論證是(如果理解沒錯的話):因為我們知道的大多是錯誤的知識,所以我們會被我們知道的知識帶到離道更遠的地方,所以「無知」(忘掉知識)會讓我們離道更近一點。我不明白的是:

1. 那既然有錯誤的知識,那就有相比較而言正確的知識,那如果我們知道的是正確的知識或是在把錯誤的知識修正成為正確的知識的時候,這種「有知」的狀態難道不會讓我們離道近一點嗎?

2. 為什麼「無知」能讓我們離道近一點呢?有什麼具體的現實意義的例子可以例證嗎

3. 我們能達到「無知」的境界嗎?如果不依靠知識的話,我們也會依靠情感作出判斷,難道這就接近道了嗎?


得虧你解釋裡頭寫這麼多,我才終於知道題主你為啥糾結來糾結去了。

你理解的名詞「知」和大家理解的以及莊子裡頭的「知」不一樣啊。能不糾結么~哈哈哈哈

你理解的那個「知」包括你引用出來的那段話裡頭的「知」已經是進化提煉過的,用現代漢語表達內涵,接近「個人認知體系」這個意思了。但是大家理解的,莊子裡頭說的那個「知」約等於「智」是「認知」自身。你看出這裡頭的區別沒有?

一個正常人是不可能沒有認知的,這是人這個物種天然具有的功能。你只要生長在地球上,沐浴陽光雨露就會有一個認知產生 --- 這個世界有白天黑夜,有晴天雨天 。 這個就是你的「認知」不需要特意去學習,你也會得到的東西。所以大家都說莊子沒說「無知」啊,因為大家和莊子也默認正常人,誰會沒有「認知」呢?覺得你提問咋這麼怪涅?

但是,一個人在固定環境中,無法超出環境影響,很容易形成一個「固定的認知體系」。我依舊用同一個事物舉例,方便你理解。你在地球上生活,沐浴陽光雨露,你會不會很容易地以此類推認為宇宙如果有類似可以讓你生活的星球,也就是地球這樣有白天黑夜,有晴天雨天?--- 現在的發現已經說明了,這個類推不符合事實。這可以說明,人形成的「認知體系」會不符合真實世界。所以如果你將你理解的「知」----「認知體系」代入進來,這個邏輯是通順的。

沒有固定的個人認知體系 = 無知 --- 而不給個人認知體系束縛住,有利於你認識真實世界

------------以上是你和答主們牛頭不對馬嘴的對話的原因-----------

回到莊子,他的「知」就是我們說的「認知」。正常人都有,所以只有「大小高低深淺」之類的不同。莊子按他的心意,用「大小」給分了一下。你每次把你的認知從以前的「小」上擴大一次,就是擊碎了過去的認知體系,重建新的體系的過程。「去更高的境界」也不過是「有更大的知」和「建立適用於更大世界的認知體系」的換一種表達。別被語言混淆了~


只看過一遍莊子,姑且拋磚引玉吧。

首先,「更高的境界」當然是更接近道,這一點沒有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弄清楚「知」是指什麼。此處通假「智」,也包含了智巧之意。

分為兩種情況討論。有一種知,是指客觀的知識,物理世界運行的規律,也就是現代科學所研究的領域。

又有一種知,指的是人的觀點,何為對錯何為貴賤,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第一種,個人認為是有益的,或至少不是有害的。道家的理想社會,是要人回歸到自然狀態,回到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純樸生活。道家的治理,是要虛民心,實民腹。從這個角度看,對於科學知識,並沒有太高的要求。但是,餵飽更多人的能力總是好的。同樣是流浪狗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吃飽了曬太陽比餓著肚子撕咬搶食強。

第二種,則必定是有害的。我們提倡: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以美為美。齊物是莊子的重要內容,就不展開了。

然後我們再來討論第一種知識值不值得追求的問題。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也就是說,雖然這些知識是好的,但不值得刻意追求它。老莊的回歸原始,避免了「有知(第二種)有為」,爭名奪利帶來的爭鬥,但從來不能,也沒有想過要避免生存的鬥爭(which可能被「高度發展」的生產力避免),這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因此被我們所接受。

莊子認為,內心的平靜比外物重要得多。書中的老農,雖有了更高級的耕作工具而不用,非是因為這工具有害,而是因為他已自給自足了,無需為了更多的收成打攪內心的平靜。倘若常常揭不開鍋,那自然是得用了,重要的不在用不用新工具這一點上。

第二種知,那是躲都躲不及的存在了。

好,回到題主的疑問。

第一個問題,如果是指第一種知識,那麼的確離道近了一點,因為這規律由道所生。但是通常我們說的「幾於道」,乃是從精神方面講,乃是感性的體悟。日心說比地心說要強,那是一定的,但這不是追求的重點。

(以上假設客觀世界是可知的)

如果指第二種,那麼首先,就沒有正確與錯誤這層分別,可以說都是錯的,也都是對的。題主看到這裡估計覺得,又開始了,又開始了。如前所說呢,莊子中的「齊物」是相當重要的,現在書不在手邊,我才疏學淺講不清楚。

你所謂「錯誤的知識」,主要指的應當是社會灌輸的,一種或多種價值觀,道德觀。如果是多種還會互相衝突指責,認為對方錯了。但其實只要邏輯完善,自洽統一,就不能說是錯的。接近道的方法,不在於找到其中一種「正確」的觀念,而是跳出所謂門戶之見,理性分析,不拘束其中。這就要求首先忘掉。只有去除了偏見,才能回歸到自然的狀態。

第二個問題,去除了偏見,便能無欲無求。偏見越少,欲求也越少。當然這裡的欲求是指身體所不需要的那種欲求,至於胃口大約是變大的(滑稽)

無欲無求,或者說清心寡欲,是接近大道必須的一步。但是不能強求,因為這是去除偏見的自然結果。

具體例子,在莊子書中有許多。比如某某某手上長瘡不以為意,莊子妻子去世卻鼓盆而歌,還有上面懶得用新式農具的老農。

究竟什麼是接近道呢?首先要問道是什麼樣的。這可能是最最核心最難說清楚的問題。只有通讀了老莊才能有所把握。可以從這句話感悟一下: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

接近道其實並非難事,莊子書中的得道者,裝起逼來一個比一個厲害。但這是浪漫主義的精神層面的裝逼,你我一樣可以追求。

第三個問題,理論上可以,實際上有難度。實際上也就是「齊物」的難度。凡事不能強求,只要循序漸進,一定能有收穫。

不依靠知識做出判斷這一點,首先知識肯定是指第二種,因為不依靠第一種知識怕是瘋了。改為依靠情感的確是接近道的,只要是本性自然流露的情感,而不是偏見帶來的劇烈的情感,那是需要避免的。去除了偏見之後的天然情感,就彷彿流淌的山泉,不再是曾經的樣子。


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可以商榷的。首先,莊子是「反智」的,但這個智是小智,就是「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鄙視「儒墨之是非」,感嘆惠施的「據梧」以及「堅白論」,有「言隱於榮華,道隱於小成」之嘆。但莊子並不說無知好,《齊物論》中講「居於道樞以應無窮」,《逍遙遊》里的大知,《養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與「緣督以為經」形成鮮明對比,甚至最瑰麗的庖丁解牛的寓言,「以無厚入有間,游刃而有餘」,這都不是無知,而是大知才能做到。

莊子真正強調的是無用,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反對用有限的生命追逐無限的慾望,迷失其中不得解脫。他的絕聖棄智必須要從這方面去考慮。

所以,很明確的說,莊子是內向的思考人之為人(拋開他人,即通過自己找自己的存在),而儒家是外向的,所以《逍遙遊》里,「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窅然喪其天下焉。」指出了儒家的困境,就很自然了。

如果向康德說的兩大領域:心底的道德律和頭頂的星空,莊子只重前者。


「人生而有欲」是根。

這樣樸素又準確的道理好久沒聽過了,也可能是走得太遠,忘了。

諸子百家的許多學說也就是以這麼一個樸素簡單的道理髮展而來。所以,就從這裡給出一個角度,以供參考吧。

儒家其實也老講什麼天命。「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有欲,欲從哪來,天命賦予的。

但是有欲就有求,人人有求就不免產生衝突和矛盾,就亂。

亂怎麼辦,儒家就提出「禮」和「義」,這就是教化。前者合理劃分利益,後者培養社會道德,軟硬兼施就制定出一套規範和秩序。

但這一套規則,暗含了價值判斷。於是產生了眾所周知的「利義」之辯。

儒家並不提倡滿足所有的欲,而尋求一種集體的、社會的安定和諧,把欲放到一個可控的範圍里。

聽上去蠻合理。

但是所謂將「欲」安排在一個可控範圍內,似乎就跟完全的「聽天命」背離了,也因為這次背離,儒家日後也在聽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比方講,到了朱熹那時候,已經要「存天理,滅人慾」了。這兩者從衍生的關係,變成對立的關係。

道家一直在講天命。什麼「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天命在道家看來,就是道,一種宇宙意志的抽象。

道和自然不能分離,人作為自然中的一份子肯定也就不能違背道。還是一樣,道賦予人「欲」,現在看來「慾望」有著很明顯的貶義,但其實欲本身沒什麼道德色彩可言,就是一種自然法則之下,人所展現出來的「性」。

人想對這個性做出什麼評價,做出什麼修正,實際上都是有悖天道的。

至於後面惹出來的事情,什麼禮崩樂壞,戰亂紛爭,百家爭鳴之類的複雜玩意兒,都是人自己搞出來的,因為人不肯順應自然,順應天道,要對世界做出什麼改變,要評出個善惡是非,然後沾沾自喜。

但其實是因為人自己要瞎想八想,不肯無知無識,世界才複雜,實際上呢,「大道至簡」。

所以,之所以「無知」比「有知」的境界更高,是因為「無知」離天道更近。


不是「無知」比「有知」更能把人帶到更高的境界,而是「知無知」比「知有知」更能把人帶到更高的境界。 蜩與學鳩知道在樹木之間就足夠生存,對它們來說鵬徙南冥不符合自己的已知正確,那相對的就是錯誤。這是知有知而生無知。莊周夢蝶,以已知看是夢,以無知看不知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由此而生物化。這是知無知而生有知。知是常在的,也是有無相生的。本來古人說一個無知就是知無知,但是現在不加一個字就會被各種曲解。有知無知既然是相生的,那有有知必然有無知,有無知必然有有知。蜩與學鳩對鵬無知是由對自己有知而生;莊周對夢蝶有知是忘掉常理而生。

從一個知上看,有知無知同在,只說有知或者無知都太過絕對,所以莊子又提出大知與小知。小知不如大知才真正超越了形體,這就不在本問題的範圍里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