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豆瓣1000多篇《刺客聶隱娘》影評文章中,排名前20文章中的精華摘錄。一半是黑的,一半是捧的。看過的可以找共鳴或不認同,沒看過的可以提前補營養。

為什麼選擇豆瓣?侯孝賢可是最受文藝青年們追捧的導演之一,《刺客聶隱娘》又是一部文藝到極致的電影。這樣一部作品,不論你是看過還是想看,文青們的評論或許都是最靠譜的。

反方——

我的娘喂,殊不知我這輩子最恨的就是人物關係圖,你一個拍電影的,有畫面,有演員,有聲音,有台詞,有旁白,有字幕,人物關係居然要靠人物關係圖才能讓觀眾看明白,丟不丟人?還有那些跑去格瓦拉和貓眼電影截圖打低分的觀眾評論示眾,大談「侯導七十歲的人了,一世英名,獲獎無數,居然要被你們這些庸俗的觀眾嫌棄」,如喪考妣,一副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樣子,當時我差點沒忍住連電影都沒看就打一星。

——@黃青蕉

這部電影的所有缺陷,幾乎是天然地來自導演。導演無法超越過去的經驗,不願意謙虛誠懇地進入新的題材。小家子氣還算是較輕的評語了。就是這樣的電影,卻獲得了國內電影評論人和從業者們的一致跪舔。我不知應該罵他們讀書太少、腦袋太蠢,還是為他們可憐的眼光和能力感到悲哀。

——@胖鴿兒

之前師兄說,很期待侯孝賢的這部片子,據說會很有看頭。

然後看豆瓣評分8.2,雖然只有我看的這個分數的時候只有一千多個人評價,但是我秉持著在豆瓣能拿到8分以上的片子都可以去看一看的心態,就去了。

恰逢貓眼做活動,一張VIP廳的票居然只要20,為了歲數這麼大也裝一把逼,就選了VIP廳。

結果這是一個錯誤……

——@司寇悠

也是一種反諷:侯孝賢這樣努力捕捉真實的導演,最後拍出的竟然是一部劇照電影。即使當電影動起來的時候,也像是劇照在翻頁。他努力的刻畫劇中人的真實狀態:他們從這邊走到那邊,怎麼走,怎麼停,怎麼聽,怎麼看……道姑在霧氣縈繞的山間一站好久……但這一切的根基卻都是假的不是嗎?導演汲汲以求普遍與真實,然而真實靠的卻不是這些,真實來源於對人的理解,而他也無法從日常去真的理解一個傳說中會幻術的刺客啊。簡直就是水中撈月,最後呈現的是一種破碎。就像我一個朋友問道:「為什麼不講一個更奇特的故事來搭配這種電影語言呢?」為什麼不更怪更洒脫一點呢?現在看的感覺就是:謎底配不上謎面。錦袍下面是棉被,不是虱子。

——@蕎麥

實事求是,這部電影的視覺真的是渣。然而,由於技術操作不當而造成的渣居然被宣傳方和應聲蟲稱作藝術和風格,請不要侮辱我們藝術圈的創作者好嗎?對於創作者而言,沒做好的就是沒有做好,哪怕辛辛苦苦付出了再多也得認。對大眾進行瞞騙和恐嚇是不入流的行為。——@0da15

走齣電影院朋友第一句話是:「導演這b裝得」……豆瓣上超高的5星好評讓我覺得,似乎有一大票偽文青抓住了機會,開始裝起了13。他們比較常見的言語有:「唯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美到極致」,「讓人窒息」……當然這些話都比較刻薄,不過你猜對了,我也是為了中和一下水軍,後來將電影改成了一星,沒有跟聶隱娘過不去,只是太不習慣大批偽文青「逼到極致,讓人窒息」的無限裝逼模式。

——@劉民秀

唐傳奇的風骨,不是文人或知識分子式的,不是唐詩宋詞。要說唐傳奇的遺風,或許張藝謀的紅高粱更有遺風。聶隱娘所體現出來的,還是一個周作人或者廢名式樣的想像的古風,局限性很大。所謂的儀式感,不是只有「端著」這一種。端著的是日本儀式感,不是中國的。更何況這種「端著」,在金庸古龍里就可看到,不是什麼創新。

——@qqq

看了《聶隱娘》。編劇不辭辛苦的把一篇風骨嶙峋的唐代傳奇改編成糊爛面一樣的愛恨嗔痴加輕微宅斗。畫面好看,然而美則美矣,離「了」還有將近三十萬公里。妖精披了美人皮能走能跑能吸人精氣,《聶》披了美人皮還是一灘五花肉。蓋因無骨。李漁說,美人有寶氣者難得。《聶》的美人皮照著《海上花》一個路子整理出來,莫說寶氣,生氣也難尋了。畫面里有風而通篇無骨,那麼風也是風扇吹出來的。文本改編嘛,豆腐做成肉也可吃,做成石灰就真難下嘴。「東門之楊,其葉臧臧;用水一衝,油油光光」,這就是朱天文改唐傳奇的路子。俠義落,狹義出。外國和尚撕紙人,道姑站在高崗上,不是就俠義了,就傳奇了。

——@sido

一個人,沒有同類。青鸞舞鏡的《聶隱娘》讓我們見識了一意孤行的侯孝賢,前方就是津渡,往前一步,到底是曲高和寡還是走火入魔,鑒於眼前煙波浩渺,沒必要為此過早定論。現階段沒有共鳴的,也大可不必強求。個人建議:你且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過了幾年,再去看他。

——@狄飛驚

正方——

《刺客聶隱娘》行將結尾時有一場近景特寫是故事大綱里原本沒有的。如若不曾記錯,這也是整部電影中唯一一個胸部以上特寫。鏡頭裡,隱娘袒露著一條胳臂,負鏡少年端坐其後為她背傷敷藥。隱娘若有所思,面容孤寂,沉吟道,昔時嘉誠公主從長安遠嫁魏博,就像青鸞一樣,死在陌土,沒有同類。

——@Peter Cat

仁波切描述了他睡著的原因,《刺客聶隱娘》有很多自然音效,驢叫馬喘牛,蟬噪蟲鳴,牛哞哞羊咩咩,風來風去鼓點密。這些環境音效的製造,對日常生活的情境還原,加上鏡頭始終不願意聚焦在演員的表情特寫上,沒有台詞對白的疏通引導,的確容易讓人失去視覺目光的中心主體,直接墜入到電影所要營造的時空中,然後,被催眠(燭光、鼓聲、蟋蟀叫、鏡頭的挪移),睡著了。

——@木衛二

我覺得電影好看,是好在可看的東西很多,胡金銓拍明朝,細到畫筆都要分素描和上色等幾種。侯孝賢拍的唐朝是金光燦爛,室內金碧輝煌,銀杏谷,連山石都是金色的。李屏賓鏡頭下的每一幀畫面都散發著古典中國之美,如國畫。我看有人在豆瓣的電影劇照下留言說裡面人物像小學教科書上的李白,確實是這個路子。

——宇文翮3.0

看完電影,高一腳低一腳的走齣劇院,喧囂的現代都市和電影里屏息靜氣的唐朝構成兩個極端,有種時空踏錯的感覺。南半球正是冬天,陽光不見溫度的撒下來,就像片中舒淇不帶表情的注視。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是腦子裡最先想到的評價。結尾聶隱娘護送老者和少年離開,人物在山巒田野中漸漸變成移動的螞蟻,遠眺有如滄海一粟——恰如一首以景結情、餘音迴響的唐詩。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刺客聶隱娘》釋放給觀眾的是一種新奇的觀影體驗:在缺乏對這一時期唐朝藩鎮歷史背景準確了解的前提下,普通觀眾對於劇情進展和人物的行為動機邏輯幾乎完全無法把握,如墜雲霧之中;而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各種精緻而恢宏的場景中,並行著人物無聲的沉思、動作、對峙、交戰和死去的畫面。宛如一幅悠長的捲軸,緩緩攤開後,在深邃而精美的背景之上逐漸顯露的是刺客、武士和貴族們平靜、華麗而又殘酷的日常。

——@九隻蒼蠅撞牆

既如此,聶隱娘之歸隱看起來就不那麼簡單了:觀眾或者「類型」都如文本中的師父一樣,在期待著一場或者幾場漂亮的武打戲,甚至更多的血與更多的死亡;然而並沒有。大概不少觀眾從不覺得看電影這件事還需要經過漫長艱苦的學習,從不覺得看電影還需要動腦子,從不覺得看電影除了爽之外還能提供更高級的心靈愉悅。本來嘛,既然有了運轉良好,可供複製再生產的類型和視聽語言,幹嘛還要動腦筋去想別的費力不討好的路?《聶隱娘》當然是挑觀眾的,侯導要背對觀眾,自然受得起這寂寞。只是有點替他惋惜。

——@胤祥

我覺得《刺客聶隱娘》剛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給廣大的普通觀眾普及一下,就算你的道行不夠,這種片子也是好電影,華語電影圈裡就需要這種電影。好電影應該是承載著創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自己明確的藝術訴求,他們甚至可以很固執,而不是處處算計著如何討好觀眾,不應該什麼電影都是好萊塢式的敘事模式,有些有才華的導演,他們的片子和套路是別人無法複製的,他們頂多是超越自己,供其他人模仿。

——@褻瀆電影

確實很少有人再像這樣拍攝電影,膠片上映照著數碼時代不可能出現的毛毛糙糙,大片茅草隨風搖動,雲霧來了又走,鳥叫蟲鳴縈繞不散……侯孝賢沒有營造古意,他似乎只秉承著當代的心思,重返那個年代,所以這裡極少有戲劇性的飛檐走壁和舞蹈般排演過的刀光劍影,一切糾纏與打鬥不過點到為止,有些美感,但也不失真切,因為他在意去表述的,並不是那些快意恩仇和門派招式,他想說的,就是孤獨,亘古不變的孤獨,人類普遍的孤獨,無論唐人還是當代,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孤獨從未改變也未曾消散。這先是痛苦,後是困境,再往後有隱約有一點點禪意。

——@frozenmoon

有人說這電影就是個風光片,啊喂!其實你旅行時風光也沒靜下心來體會過吧。如果你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對著高山大河拍照發朋友圈的遊客,你就會覺得不過是個風光片。所以你看,哪怕只是風光,每個人面對它都不一樣,再偉大的風景,沒有耐心也領略不了它的美啊。看這個電影時,腦子在過小時候學的那些唐詩,什麼「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什麼獨釣寒江雪。唐詩的這些句子,很小的時候就覺得美,在於它凝視的視角。

——@水木丁

《刺客聶隱娘》是一道高湯,它豐富的原料中的精髓早已化在湯里,無形。出鍋時,只有「水」這一種形態了,就算有渣渣,也不隨湯一起出鍋。

——@陳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