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宮躍喜和政協委員胡乃平與90歲高齡的張奶奶聊了起來。 本報記者 張榕博 攝

  19日,在幸福世家老年照料中心,代表和委員們參觀棋牌室。  本報記者 張榕博 攝

  民辦養老機構高端大氣,卻需母公司補貼虧損;公辦照料中心難留護工,居住條件一般。19日,省人大代表張剛、宮躍喜,省政協委員胡乃平來到濟南市一家民營養老機構與一家公立養老機構調研。省人大代表宮躍喜表示,政府補貼養老發展應當更加細化,營利與公益應當「對症下藥」。

  本報記者 張榕博 見習記者 李師勝           

  「高大上」養老機構倒貼錢

  「這個養老院有點小,不過『五臟俱全』。」19日上午,張剛大篷車一行帶著省人大代表宮躍喜和省政協委員胡乃平來到位於濟南旅遊路北側的幸福世家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政協委員胡乃平看到這個僅有兩層的養老設施,起初覺得這僅能滿足老人日間託管使用,沒想到裡面棋牌室、鍛煉室、護理室、麻將室、圍棋書畫室一應俱全。

  這個由酒店改造成的日間照料中心不僅裝修豪華,而且功能區分佈也非常清晰,前廳的餐廳可容納30名老人同時就餐。「老人可以選擇的早餐和午餐品種有十幾種,收費上早餐是6元,午餐是12元。」該養老機構的經理王增通介紹。

  在此活動的老人每天要交12元的娛樂設施使用費。如果使用貴賓室聊天,另加20元。在足療室中,還有一位老人在專業的泡腳桶中做足療。「我幾乎天天來,這邊的午飯很好。」今年63歲的劉女士說,孩子在石油部門工作,這邊消費額度不高。

  幸福世家二樓還有一個名叫蒙臺梭利廳,裡面有各種玩具以及開發少兒智力的工具。王經理說:「蒙臺梭利廳專門為需要照顧小孩的老人設計,3歲左右的孩子不能上幼兒園,父母上班不能照顧,老人孩子都照顧到了。」

  雖然機構設施讓老人舒心,收費低廉,但省人大代表、平原縣第二中學教師宮躍喜懷疑,這樣的養老機構能賺到錢嗎?王經理坦言,民間興辦養老機構並不賺錢。該照料中心一直是由其背後的房地產母公司「貼錢」經營。「養老機構每年租金就達75萬,一次性交付15年。」

  公立養老院設施差留不住人

  與民營老年照料中心不同,隨後,省人大代表與省政協委員看到的省城二七新村養老照料中心則「樸實」得多。該照料中心負責人閻女士告訴記者,這個照料中心是小辛莊街道籌建,「我們街道辦60歲以上老人7300多人,空巢老人1507人,對養老的需求很大。為解決養老需求,街道辦把原先出租的房間全部收回,雖然損失了一筆租金,但是給老人建立了養老院。

  在這個照料中心,街道為老年人置辦了健康測量儀、器樂、架子鼓,還有電腦。老年電腦學習班常年爆滿。「因為電腦不多,報名排班已經到了2014年底,有一位84歲的老人天天來,現在會用QQ聊天,還能代教初級班了。」閻女士說。作為青科大信息學院副院長,政協委員胡乃平也很喫驚:「這說明學電腦的老人人羣很大,有很大的需求,養老院應該多開幾個班。」

  不過,由於薪金每月只有1500元,教授老年人學習電腦的社工很少有任職超過1年的。而更讓人心酸的是,在這家基層養老服務機構裏,10名護理人員還承擔著27個老人的護理工作,大部分老人只能用輪椅移動,其中一半老人是失能、半失能老人。

  握著一位每天只能坐在固定木椅上的80多歲老人的手,人大代表宮躍喜表情複雜。

  「這邊9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8個,他們的孩子也都70多歲了,最多就是定期來給老人喂飯,洗洗手腳,我們只能每天統一給他們喂飯,叫他們上廁所,幫他們翻身。」該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劉磊說,老人大部分大小便失禁,經常給他們換褲子,多的時候一個老人一天換10次,雖然每週無死角打掃,但託老站中味道特別大。

  光補貼牀位不夠,還需更多支持

  幸福世家老年照料中心的王經理坦言,為了彌補投入上的成本,這個機構實際是通過吸引老年人來這裡休閑聚攏人氣,再幫助一些老年產品做實銷推廣,再組織老人出遊等方式賺錢,實現盈利,政府則對這類老年機構沒有任何補貼。

  雖然每張牀位會有幾千元的一次性補貼,但二七新村養老照料中心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劉磊說,不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收費2000多元,能自理的是2000元以下,政府把錢補到牀位上,但是普通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和護理則沒有區分,而這幾類老人的養老成本相差巨大。

  「民營的養老機構環境不錯,但最終還是以營利為目的;公立養老機構雖然以公益為目的,但是基礎設施跟不上,政府投入也不夠。」宮躍喜在調研結束後說。

  而政協委員胡乃平認為,目前營利和公益老年機構缺乏有針對性的鼓勵政策,政府應該給予公益老年機構足夠的政府支持,營利性老年場所也需要在土地、稅費上獲得政府補貼,「現在的養老補貼主要都投向養老牀位,這樣實際是營利、公益都沒『喫飽』。」

  建議>>  拓寬公建民營 民辦公助的路子

  省政協委員、省委老齡辦副主任肖培樹提案,要解決民營養老機構融資難、人才匱乏問題,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機構。

  2013年底,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60萬,佔全省人口的18.1%,我省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且呈現老齡化、高齡化態勢。

  我省的公辦養老機構有發展,但是民營養老機構發展滯後。土地、融資、人才、待遇都有瓶頸,制約了社會力量投資養老服務業。有關部門要落實有關養老政策,各級財政要加大對民營養老的財政支持,降低養老機構融資門檻,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採取政府劃撥土地。養老護理臟、累,要明確從業人員工資不低於社會平均標準,建立財政補貼制度。

  要利用企業、學校、賓館等場所改造建設成為機構養老場所,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機構,拓寬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的路子,加快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實行管辦分離。

  而且要大力推行以社區為依託的居家養老模式,加大社區托老中心、日間照料等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養老機構,支持互助式養老。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