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是一座被衆多丘陵和小山包裹的城市,在城市北側的長江邊上綿延着一條山脈,它北臨滾滾江流,石壁嵯峨,氣勢非凡。一千多年前來到鎮江的詩人李白看到如此勝景,也不禁發出丹陽北故事無關,畫出樓臺雲水間的讚歎,這座令詩仙不吝筆墨吟詠稱頌的山便是北固山。北固山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北側,橫枕長江,山壁陡峭,形勢險固,因此得名北固。

  鬱鬱蔥蔥之間,北固山流露着江南的秀美,狹長的山脊串聯起三個山峯,分別稱作北峯中峯和南峯。行走在北固山上,亭臺樓和山間,見到無不與三國時期的歷史傳說有關,山腳下一片濃蔭中長眠着東吳名臣魯肅和太史慈。山頂上曾經聆聽過劉備和孫權共商破曹大計,嶙峋的北峯山,是最爲島郡被稱作六馬澗的山路,因爲孫劉二人曾經在此賽馬而得名!甘露寺就在北固山後方的頂上!所以北固山有四冠山之說,相傳三國演義第54回所講述的吳國太在佛寺爲女兒孫尚香相親,劉備與孫尚香喜結連理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一處處文化品位十足的歷史痕跡,讓北固山擁有了三國山的美名!

  北固山贏得三國山的美名,其實不僅僅是源自民間傳說和文學的演繹。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表明,公元204年前後,佔據江東的孫權曾經令人在北固山下建造起了一座軍事城堡,那就是鐵甕城,四年之後,孫權將住所遷到這裏,此後一系列影響時代進程的歷史大事都與鐵甕城密不可分,而北固山則成爲了鐵甕城的後花園。孫權的後宮院區以及武庫糧倉等都分佈在北固山的中鋒北峯之中。正是基於這些歷史事實,三國演義的作者才演繹出了劉備甘露寺招親的傳奇故事。在小說和戲劇中,北固山上的甘露寺是孫權與劉備鬥智鬥勇的精彩舞臺。孫權以妹妹孫尚香爲誘餌,誘使劉備聯姻,想要趁機將其扣爲人質討回荊州。不料卻被諸葛亮將計就計,只是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不論世人以誤傳詩,還是誤以人揚名三國孫劉聯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濃墨重彩,甘露寺也因此聲名海內。

  然而翻開三國時代的史籍,卻找不到任何關於甘露寺的記載,因此今天大多數專家學者認爲,甘露寺招親只是民間藝術的演繹,並非史實,那麼北固山上的甘露寺究竟是何時何人所建根據宋嘉定鎮江府志記載,甘露寺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那時鎮江名爲潤州,時任潤州刺史的李德裕是一名佛教徒,是在敬宗寶曆二年,也就是公元826年3月,北固山天降甘露,是祥瑞之事。於是李德裕便在北部山上修建佛寺,以甘露明知!雖然真實的歷史與民間的演繹存在着出入,然而位於長江之畔的北固山卻依然以其雄偉的山川勝景,和三國時代的那段傳奇過往,吸引了後世的文人名士紛至沓來。他們或登臨抒懷,或居顯萌是望着滾滾的長江水,一腔豪氣奔涌而出,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這首著名的詞是南宋抗金名將辛棄疾最負盛名的作品,詞中充斥着作者對英雄豪邁的追憶與嚮往,也爲我們展現了北固山歷史上又一段金戈鐵馬的歲月。

  公元1205年,一個蕭瑟的秋日,65歲的辛棄疾登上北固山,眺望長江對岸的揚州,勾起了老人無限的感慨。回首當年年僅22歲的他,曾經率領數以千計的將士在揚州與金兵一路作戰。而今整整43年過去了,曾經的少年已是兩鬢蒼蒼,南宋朝廷卻滿足於偏安江南,長江以北的大片故土竟無人收復。感慨之下,辛棄疾寫下了又一首著名的詞作,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出任鎮江知府的辛棄疾心中再次燃起了收復河山的激情。他將位於北固山的治所,作爲抗金的大本營,除了每日練兵之外,還開始祕密的造船,並且積極屯田!作爲戰爭的經濟支援。然而僅僅一年零三個月後,一道聖旨傳來,辛棄疾被朝廷主和派調離了鎮江,斯人已去,只留下壯懷,激烈的豪氣永遠的迴盪在這片山川之上。

  北固山上所發生的一幕幕歷史大戲,如今已隨雨打風吹去,今天的人們爲了銘記歷史,在山頂之上重新修築起了這座北固樓。登樓遠眺,雖然大江依舊東去,然而那種亂世中千古江山,英雄無覓的惆悵,卻已然被盛世中的長治久安所取代。北固山的歷史也將展開,新的一頁。

  各位網友你們又長知識了吧?要是有別的觀點和看法請留言告訴小編一起討論!您的留言和評論都是對小編莫大的鼓勵。非常謝謝您!此號所有文章全屬原創,未經允許,嚴禁搬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