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畫,很多一聽就覺得那就不是孩子畫的么,那就是孩子畫著玩的,或又說兒童畫誰不會畫啊!來我教你,一筆畫兔子,一筆畫老虎等等,是的沒錯,簡筆畫是一種繪畫方式,但是簡筆畫不等於兒童畫,簡筆畫是教給成人的易學易會的,是用了極具概括的方式的繪畫方式,他不是一種繪畫藝術更不是教育教學,所以如果您或者身邊的人還在這樣教孩子,如果看了這篇文章請止步,兒童畫不是簡筆畫,也請不要用教成人的模式去教孩子。

?兒童畫是具有靈性的,他是兒童不同年齡段認知和心理及生活鏈接的直接映射,是孩子的第一語言,是孩子的第一興趣和第一情緒輸出口,並不是一門繪畫技能。

兒童在幼兒時期(2.5至5.5歲)之間,繪畫是99%的孩子都愛的興趣,兩歲半到三歲半大臂行為痕迹的探索,三歲半到四歲半自我意識的建立和對興趣單一事物的描繪,四歲半到五歲半對周邊環境的感知和記錄及表達,孩子的隨著自我認知的不斷的提升,他的畫筆下的東西也在不斷的豐富多彩,我們需要的是保持他繪畫創作的興趣和熱情,並不是多成熟的技法和技巧,所以:兒童學習繪畫或者藝術,學習的不是技能,學習的興趣的培養、生活的感知、色彩探究、性格的養成、表達和傾聽的循序。

?兒童在少兒時期(6歲至9歲)之間,如果興趣在這之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並且感受感知能力得到很好的引導,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於繪畫的創作熱情是兒童時期的高峰期,她們繪畫題材多樣好玩,有趣,注重場景和敘事,有的崇尚暴力、有的崇尚唯美、有的崇尚變化、有的崇尚細節等等;有的是遊戲主題、有的是生物主題、有的科技主題、有的是電影主題、有的是未知主題;但是她們都特別愛畫小人,各種小火柴人,並不是她們沒有能力畫的特別好,是因為她們重敘事情節重故事的變化,請千萬別去輕易打亂他的進度,他有自己規律和意識。她們作品裡依然擁有著童趣的靈氣,擁有者孩子的情感,她們需要的是提供更加生動有趣的引導、未知的世界和知識、她們可以理解的變化和百科。

?很多人認為兒童的繪畫作品不是幾大繪畫種類,人們熟悉的繪畫種類是國畫、油畫、水彩這些大師,還有一些服裝設計師和陶瓷藝術家,因為從來沒有人用兒童畫成為大師,所以人們覺得繪畫應該就是這幾個大類。

其實並不是沒有這樣的畫家,而是成人要想畫出來兒童稚拙的繪畫作品,需要的是返樸歸真,孩子隨著年齡可以畫的越來越像大人畫的,大人卻越來越不出孩子畫的。

現代繪畫大師畢加索就曾講過「我用一生的時間去跟孩子學習如何畫畫」,一代百年畫匠齊白石大師,也曾講過「當世繪畫作品能看者,唯有大師和孩童的作品」,所以不是孩子的作品成不了大師,是大人畫不了兒童的繪畫作品,所以大家看了這邊文章,請一定要記住,繪畫藝術並無類別之分,有的只是擅長的方向,有的只是表達的對象和媒介,有的只是對藝術的理解

?畢加索的解構主義,你如果仔細和孩子聊聊,你會發現孩子們天生帶解構主義,解構主義就是在一張一維的空間裡面因為創造的繪畫永遠是二維或者三維的,永遠有一個面無法被畫出來,所以畢加索就把那些看不見的面或者」面「畫出來了,並且放在一個張紙上,再結合畫家自己當世創作心情和思考及感受和審美進行了組合。但是孩子們經常會這樣,尤其是小孩子,你會發現她們會把物體所有看得見看不見的面都畫到正面。

?小豬佩奇很火,你會發現裡面的動物是側面的臉,正面的眼睛和組吧和鼻子,成人覺得奇怪?孩子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因為他看到就是這樣的角度。

?一個測試:

如果您機會可以測試一下,找一個奶奶、一個阿姨、一個同齡人、一個正在上學的小孩子,和一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給他們發同樣的繪畫材料、同樣的繪畫紙;給他們同樣的觀察視頻或者物體或者同樣的引導,你會發現只有幼兒或者小孩子會畫的生動有趣有特點,而其它三代人畫的都是一樣的,我曾經用畫菠蘿、畫小貓、畫兔子做過測試,真的結果會讓自己很痛心,我們的教育模式在農耕時代到信息時代的這個過程里,我們幾代人的創造力已經被教育的啥也沒有了,有的只是一個技能和本領,所以如果您是家長,如果你希望孩子能保持她們的觀察能力和感知力,請高抬貴手,不要用自認為對的方式去教孩子了,同樣有些還在用過去與傳統教學機構和沒有深思藝術教育的教師也不要用自認為正確的方法去教孩子。

請先思考:藝術教育這個專業的事情要教給專業的人來做。

推薦大家觀看熊漢強的老師的視頻講座「童眼看世界「這個視頻講座。

文章原創作者:張文勤(墨老師) 一個兒童藝術教育的持續努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