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时的片长,在商业电影中算是相当少用的篇幅,因为除了容易让人难以维持观影专注度外,对观众的膀胱也是一大挑战(不过这还算是可以克服的,只要进场前上好洗手间跟完全不喝水......)。而对电影院来说,播放一场的时间换成其它部可以放两场,不符合商业效益。诸多缘由,电影导演几乎不会让片长超过三小时。所以难能可贵的是,"大象席地而坐"不仅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荣誉(著名国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同样也是片长近四小时,并且获得金马最佳剧情片奖),在国外也囊括不少奖项。整部片充满阴郁氛围,演出的内容却是你我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韦布为了帮朋友出头,不慎将校园恶霸于帅摔下楼梯。面对这样的事情他选择逃跑,逃离学校和家里。途中看到了满州里动物园的传单,看见上面写著有一头只会坐著的大象便决定一探究竟;睡了朋友老婆的于诚,朋友撞见后选择跳楼,而另一头他接到家里要他去教训打伤弟弟于帅的犯人。焦头烂额之际,他想到朋友跟他提过满州里有个成天坐在地上的大象;黄玲与训导主任交情甚好的影片外流后,心急如焚的她亟欲逃离这一切,途中她看到了满州里马戏团的海报,便想起韦布逃跑前和她说过的那头大象;即将要被家人赶去养老院的老金,想著跟孙女最后一次相处的机会,便带她一起去韦布要逃跑的地点:满州里。

 

大量跟著人物背后的长镜头,带出四个主要角色一天的遭遇。这些一镜到底的片段并不觉得有拍摄困难度或是炫技,但让日常与抑郁感更加强烈,也使简单的剧本变得起色许多。角色群无奈的情绪因为无过场的拍摄手法而更加放大,他们面对各自的困境往往是沉默不语却又有无处宣泄的怒气,后面的爆发更像是为了平时苦闷的生活出一口气。文本般的对白,容易让人想到这部是一出改编自导演自己小说的电影,台词大多充满著悲观、消极以及负能量,观众也许会被压得喘不过气,可又会讶异那些台词竟然是出自一个理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之手。

 

不仅剧情毫无正向能量,就连本片色调大多时候也是灰黑色为主。"大象席地而坐"被称为"充满绝望的四小时"一点也不为过,除了看不到角色有真正的救赎外,本片也没有要带来什么启示或是教育意义。但也许可以给同样对生活不满的人,有个宣泄的情绪出口。

 

PS:大陆买火车票要身分证的...

 

延伸阅读: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