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

爲整個車市帶來春意

記者丨李星

進入2019年後,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勢頭依然迅猛。中汽協數據顯示,2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爲5.3萬輛,同比增長53.6%。

從上述數據來看,2019年前兩個月,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均創近三年來同期銷量新高。中汽協祕書長助理許海東認爲,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份額將持續增加,成爲新車銷售的另一個推動力。

儘管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不俗,但曾連續六年位居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冠軍的北汽新能源,卻連續兩月“爆冷門”,並被甩出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前三的行列。據北汽新能源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從3月開始,北汽新能源銷量將逐漸擺脫觸底局面。

1

補貼政策遲來促增長?

今年前兩個月,國內車市延續了去年以來的低迷之勢。中汽協數據顯示,1-2月,國內汽車銷量比上年同期下滑了14.94%。與之相反,新能源汽車銷量卻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8.93%。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2月新能源汽車增速明顯受益於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發佈時間延緩,促使消費者趕在新政出臺前購車。

數據顯示,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爲14.85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98.93%。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爲11.45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27.9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爲3.38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8.51%。

從上圖數據來看,新能源乘用車仍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量的重要貢獻者,總體佔比爲90%。乘聯會數據顯示,1-2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約爲14.3萬輛,同比增長133.8%。

2

多家車企“沾光”

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向好,佈局新能源汽車的部分車企也“沾光”了。從2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前十的企業來看,比亞迪仍以約1.4萬輛的單月銷量奪得當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截至目前,比亞迪已連續9個月奪得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單月銷量冠軍。

從上圖數據來看,相較於2018年的單月銷量排行,以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車爲前三的“鐵三角”之勢在2019年開年被打破。

今年以來,吉利汽車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馬力全開”。今年前兩個月,吉利相繼以第三和第二的成績擠進前三,替代了北汽新能源的位置,連續兩個月穩居前三。

此外,表現良好的還有上汽乘用車和長城汽車。上汽乘用車在1月失去前三甲地位後,2月迎頭趕上。2月,上汽乘用車以單月銷量3999輛的成績闖入當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前三甲。而長城新能源汽車銷量從1月份的第八位躍至第四位,這主要歸功於歐拉車型的銷售拉動。

3

電池供應不足拖累北汽新能源?

今年前兩個月,北汽新能源連續兩個月表現不佳。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1-2月累計銷量不到8000輛。

1月,北汽新能源銷量爲4512輛,居前十新能源銷量排行榜的第六位;2月銷量爲3384輛,居前十新能源銷量排行榜的第五位。

“進入2019年後,北汽新能源在做品牌戰略和產品結構層面的調整,力推中高端車型,這使得我們的終端市場銷量受到影響。”北汽新能源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記者瞭解,今年北汽新能源力推的EX5、EU5和EX3三款車型所搭載的電池供應不足,也導致其產能跟不上。據瞭解,北汽新能源今年主打的三款精品車型使用的電池均由寧德時代提供。

北汽藍谷(00733.SH)發佈的1-2月份產銷快報顯示,1-2月,北汽新能源產量分別完成了142輛和500輛,累計同比下滑了95.36%。

遭遇同樣苦惱的還有合衆新能源。作爲造車新勢力代表之一的合衆新能源,在今年前兩個月銷量也不理想。乘聯會數據顯示,2月,合衆新能源僅銷售了503輛新能源汽車。

對此,浙江合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張勇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爲寧德時代的電池供應量跟不上。”

事實上,除北汽新能源和合衆新能源在使用寧德時代電池外,包括上汽、吉利、廣汽等多家車企均與寧德時代達成了戰略合作。隨着業內對寧德時代電池需求量的加大,產能問題或將制約着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