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香港理工大学召开校董会宣布:委任温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滕锦光为下任校长,任期由2019年7月1日起生效。滕锦光现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去年2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了一个由校董会主席担任主席的遴选委员会,为新校长的人选展开全球招聘工作。经过多轮甄选及表决,遴选委员会决议推荐滕锦光为下任校长。滕锦光出席了本次委任会议,分别与该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会面,并分享他对学校的愿景及回应与会者的提问。

“香港高等教育界希望争取落户大湾区,以把握区内建设带来的各种机遇。我期望可以带领香港理工大学积极参与其中,并且为香港和区内其他城市的院校在教育及科硏合作方面树立良好楷模,为大湾区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滕锦光表示,他将致力于提升香港理工大学在香港乃至世界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争取让该校在多个学术领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并且强化新兴领域包括机械人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教育和科研工作。

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对滕锦光给予了高度评价:“滕教授具备卓越的学术地位、出色的领导及管理才能,并且对理大、香港以至内地,特别是高等教育界有深入的认识,可以为大学的未来发展制定清晰及实际可行的愿景。我们深信滕教授将会带领理大再上层楼,再闯高峰。”

滕锦光是温州永嘉人,1979年毕业于永嘉劳武中学(今永嘉县罗浮中学),同年考入浙江大学,后获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学位,并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作为访问博士研究生和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约两年的研究工作。1994年10月,滕锦光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原香港理工学院)担任讲师,并先后担任协理副校长、建设及地政学院(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等职务。2018年,滕锦光受聘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滕锦光还是一位成就斐然的结构工程学者,他曾撰写、合作撰写一本专著及超过210篇SCI期刊论文,他的著作被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广为引用,很多科研成果被中国、澳洲、英国及美国的设计标准、指南所采纳。滕锦光在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曾说:“虽然我在香港生活了20多年,但我对温州的感情十分深厚,而且我的妈妈、弟弟和妹妹至今还在永嘉生活,永嘉是我永远的家。”

中科院院士滕锦光出生于永嘉县黄田街道黄田嶴村,滕锦光少时求学“努力”、“爱读书”。1970年,7岁的滕锦光进入村里的小学读书,比同学小1岁的他,却是班上成绩最好的。每天除了上学,年幼的滕锦光还要分担家务和农活。这股从小就有的学习劲头一直伴随了滕锦光的学生生涯。黄田中学校史馆收藏的档案里记录了滕锦光初中时的优异成绩。

2010年,黄田中学五十周年校庆,当时因故未能出席的滕锦光,事后特意回来为母校题词。1977年,滕锦光在瓯北镇劳武中学继续学业。据母亲回忆,高一时,滕锦光每周都会回家一次,但到了高二,班主任金老师多次叮嘱,让其多留校,专心备考。对于儿子多次提起的这位金老师,滕母满怀感恩,至今都清晰地记着对方的名字。1979年,15岁的滕锦光成功考取浙江大学,开始了漫长的求学深造之路。1990年他获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博士学位,1994年开始在香港理工大学任教,并定居香港。在外求学时,滕锦光时常会往家里寄信,并由弟弟负责读信给父母听。有时,他会往家中寄一些生活照片,并在背面做几句记录,滕母都会留心地收好。

不管再忙、不管身在何处,滕锦光都会在周六给住在永嘉村里的母亲打一通电话,即便有所耽误,也会在周日补上问候。

滕锦光是永嘉人的骄傲,将激励更多永嘉人勇闯科学的高峰。续写千年耕读永嘉的辉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