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源自:shen111.com/blogDet/120

創意包裝設計與美學藝術的根本區別在於包裝是為了表現產品的,是依附於產品並為其服務的。有人說現代創意包裝設計應該圍繞「科學、經濟、實用、美觀、適銷」這幾個維度來創新設計,而我們神彩優品認為在以上基礎之上還有一個重點被忽略,那就是——「消費心理」。唯有如此,纔算是完善的現代創意包裝設計創新的原則。現下混沌的零和競爭狀態下,想要得把你的創意包裝設計得與眾不同,使你的產品在成百上千的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首先得看看你的競爭對手在做什麼?你才能保障你的包裝設計的獨一無二。無論如何新穎獨特的創意包裝,我們必須做到賦予產品包裝盒的人性化,因為不管你喜不喜歡,消費者往往首先一定是通過包裝盒來判斷你的產品好壞與否。

所謂創新,就是要別出心裁(設計)和與眾不同(陳列)。要有新的構思、新的立意、新的形式、新的造型、新的手法等等。同時創意包裝盒的創新也包括創新材料、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和創新營銷的運用,還要適應現代消費者的口味,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要。一句話,敢於打破傳統意識和舊有的形式來標新立異,如此才能設計出獨具一格、倍受青睞的創新包裝。現代創意包裝設計的靈魂是創新、創新、再創新。那麼現代包裝設計要如何才能做到不斷的創新呢?包裝盒專家神彩優品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思考維度來行動與嘗試。

一、基於市場定位和消費心理的創新

包裝設計按照以「人、產品和市場」關係來進行形態設計時,應以產品為中心,要充分考慮產品與需求的關係,產品與產品的關係,產品與市場的關係。要研究人的行為模式和認知心理,揭示選擇與抉擇的背後,消費者潛在需求動機,約定俗成的社會心理和羣體慣性。畢竟,產品最終是為人服務的,因此要站在人本的立場上來進行一切創意創新設計。

一個高度同質與過剩的商業格局下,現代產品包裝設計師最應該從設計本身的意識維度裏跳出來,用營銷的核心主張去加強市場的調研與分析,要把市場化作為創意設計的原動力。現代創意包裝設計,首先要從掌握市場定位的市場細分開始入手,去剖析當下經濟狀態下消費者的認知變化及需求的升級,對消費者的購買動機、購買程序和購買形態加以充分了解,盡量避免同質化、枯燥乏味和盲目盲從。只有在此創新基礎之上去創新結構和創意設計的產品包裝盒才能經得起市場競爭和消費心理的考驗。

二、用橫向思維取代縱向邏輯去創新

一貫而來,人類社會是在縱向的邏輯思維體系中去認知、解釋、創造一切的。當我們用邏輯思維的營銷策略去反覆解決那些已被解決了很多次的需求衝突時,想要發掘消費者內在的需求位移就必須運用橫向思維的營銷策略去打破認知界限和瓦解思維習慣。所謂橫向思維就是發揮「思考原點位移」的無限想像力,去重塑產品形態、功效價值和社會價值,用匪夷所思的表現方式和表達感知去打破消費者已然麻木的慣性認知來解決消費與需求的衝突。

打破,首先是自己的認知界限,其次就是需求本身的邊界設限。這是一種反定位的思維策略與應用方法,同時TA也是現代包裝創意創新的核心來源。邏輯思維最大問題就是「不從起點上去質證」的可行性而一味的思維無限縱深,當這種定勢思維受到突破侷限的時候,那麼橫向思維營銷策略與辦法給人的感覺就是:佳人就在轉角處!橫向營銷策略講究的是在大眾常態概念模式下給消費者的心智中植入一個全新的概念認知與價值指向,促使消費者在這個市場中感受到一個專屬於自己使用的不一樣的產品,從而產生購買衝動。其意義是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針對顧客對該類產品某些特徵或屬性的重視程度,為自己的產品包裝塑造與眾不同的、給人對比價值鮮明的形象,並將這種形象生動地傳遞給消費者,從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確定自己獨到的位置。

現代包裝創意創新的橫向思維策略就是在嚴謹的市場調查分析基礎上,對自身產品包裝所處在的競爭環境中去進行一個競爭模式的轉換策略。原有包裝體現與認知對於消費者來說已經審美與感知疲勞了,為什麼還要在原來的框架中打圈圈呢?為什麼不去更廣闊的價值空間去搶佔生存圖發展呢?瓦解定勢、打破界限、刷新認知、轉換價值,這是一個可以有更多其他選擇的思維領域,現代包裝創意創新的橫向思維策略就是:全新認知空間的獨特營銷主張!

在包裝盒信息傳達和感知的具體方法上,營銷大師科特勒曾提供了六種思維工具:1、替代;2、反轉;3、組合;4、誇張;5、去除;6、換序。

三、創意創新思維中如何找到界限

從社會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來說,慾望本身是沒有界限的,只是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升級的過程中,是概念和語言把我們的需求開始條條框框地侷限住了。

而現代包裝創意創新的目的就是在於打破詞語和概念的界限,去粉碎定見與定勢的慣性認知對人類的定義,將慾望驅動下的需求歸源本處,用更多樣的形式與呈現來解決消費者更多樣化的需求衝突。

那麼現代包裝的邊界打破就是:將常態用語進行揉碎,將產品功能進行重組,將和衝突有關的一切都重新定義,從而達成顛覆性的形式創新和概念再打破。打破產品功能界限、打破目標消費羣界限、打破使用方法界限、打破使用場合界限、打破使用時間界限、打破渠道界限、打破營銷組合方式界限等等。比如:

產品功能界限:汽車一定是用來開的嗎?可不可以變成住所?電腦一定要很大嗎,手機就是用來打電話嗎?那麼iPhone是怎麼發明的?

目標消費羣界限:剃鬚刀一定是給男人用的嗎?柺杖一定是給老人用的嗎?玩具一定是小孩子的禮物嗎?裙子只屬於女士嗎?

使用場合界限:米飯是典型的主餐食品,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米飯可以喫著玩呢?小米鍋巴做到了。還有土豆,由餐桌上的紅燒菜餚變成了辦公室的休閑食品薯片。甚至用來填飽肚子的熱汽騰騰白白胖胖的饅頭,也可以變成郊遊時邊喫邊玩的五味俱全的烤饅頭片。

使用時間界限:在睡覺的時間以外穿睡衣,就成了居家休閑服;在有線電視上裝一個機頂盒,你想什麼時候看節目,就什麼時候看節目。更別說互聯網,打破了太多傳媒產品的時間限制。

渠道界限:女性洗液只能在藥店賣嗎?正是這樣,才產生了走快銷渠道的婦炎潔和「洗洗更健康」的廣告語;辣醬必須在超市購買,一次一瓶嗎?英潮辣醬合作餓了麼以後,從按瓶賣變成按份賣,銷量驚人。

營銷組合界限:賣的變成租,租的變成送,送的變成收費,贈品變正品,正品變贈品,誰說沒有可能呢?

傳統思維格局的設計師總是會擔心消費者能夠接受這些打破認知邊界的創意創新嗎?他能理解產品功能的被重塑嗎,她能接受一種全新的價值存在嗎?而我們神彩優品倒想問問:你這種多慮的傳統思維還能創新出什麼?因為你還是沉浸在自己陳腐的邏輯思維體系中。事實上,沒有比消費者更懂得如何創新了,不信你看看現實生活的民間智慧隨處可見。

四、創意創新要善於捕捉靈感

創造學指出,人們必須具備與創造力有關的指導因素、智能因素和動力因素,纔有可能獲得創造性成就,這三者是不可缺少的創造因素。其中指導性因素起決定作用,它包括人的世界觀、道德情操、品質和膽識等。現代包裝設計者只有對生活無限熱愛,對事業執著追求,對理想充滿信心,才能滿腔熱血地去探索、去思考、去創造。同時,還要培養好奇心和求知慾,以掌握豐富的知識,積累大量的創作素材。

為此,現代包裝設計的創新者要養成有廣泛的興趣和多種愛好的習慣,還要善於動腦筋,善於發揮想像和聯想,隨時從相關或非相關的事物中捕捉靈感。科技創新驅動市場發展迅猛與多變,生活中萬事萬物瞬息變化,過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今天都已實現,未來也會很快成為現實。所以,現代包裝設計要創新,必須著眼於人性的侷限,面向於市場的發展,戰勝自身的思維侷限,去洞見社會與自然,去發現空間與混亂,去破拆重組設置全新的門檻……

文章出處:shen111.com/blog.html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