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城現在自建物流,貌似物流都是自己的(至少能送貨上門的地方都是吧,不是很清楚),那應該就是為了減少成本,所以以前的包裝有紙盒,現在貌似都木有了,換成了塑料袋包裝!這樣確實環保了不少,但是有的易碎物品會不會損壞?我總覺得塑料袋有時會泄露個人的購物隱私!

對比vancl貌似自己的物流也很牛逼,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包裝盒,好厚質量很好,很喜歡,但是既然物流是自己,為什麼不換包裝盒,衣服鞋類用塑料袋完全沒問題,這樣不就能節省更多的成本了麼?個人感覺紙盒真的很浪費,有的時候看別人買一雙鞋,有兩個紙盒!買一件衣服就很大很厚的一個紙盒!


凡客包裝盒從賣襯衫就開始了。當初是二個原因採取了紙盒包裝:

一是高端大氣,對於向凡客這種賣牌子的公司,怎麼能夠與眾不同是很關鍵的。如果你仔細看,你會發現凡客採取的是「全開箱」的盒子設計,後來的小米手機也是這樣的。就是讓你有一下子跳出來的感覺。

二是防止擠壓。商品包裝在運輸過程中被擠壓至變形、破損帶來的危害在於,一件售價200元的襯衫或許因此就被顧客瞬間在心中打了五折—顧客的感受會是憤怒,而不是網站宣稱的超值。

但是今天看這種包裝真是很二。一來運輸、生產成本加大,二來包裝畢竟只是包裝。唯一能理解的是——面子對於這些老闆來說是多麼重要。


好問題,不邀自來

簡單的說,vancl和京東的定位不同。vancl的做法很明智,對vancl而言,對紙箱的投入再大也不是浪費。

一般而言,我們把商品的內包裝稱為 銷售包裝,紙箱之類的外包裝稱為 運輸包裝

銷售包裝 作用是商品上貨架後對消費者進行展示運輸包裝 作用是在運輸搬運過程中對商品進行保護

而電商的出現,從事實上取代了 商場貨架

在這個過程中,紙箱 從消費者完全看不到的運輸用品,成功升級為 到達消費者手上的第一印象

我們常說的vancl,主要還是vancl的自有品牌。既然要創品牌,對於能對消費者產生深刻印象的紙箱,自然要求很高。形象統一隻是最基本的要求,方便、易用、甚至讓消費者產生「vancl的包裝箱都這麼新穎別具一格,vancl果然是個很時尚的品牌」,從而對品牌實現增值提升。

而京東雖然給人的感覺也是有「京東自家的貨」,但是京東自營的商品實際上還是外購。兩者比起來,vancl是做電商渠道,也做品牌。而京東更多的是單純的電商渠道。也就是說,vancl是一家專賣店,京東是一個大超市。

既然是超市,那麼京東的格調就沒有必要拔到vancl那麼高,對於雜七雜八的日常百貨,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到達消費者手中時的完整。最多最多,就是包裝外觀上整齊統一,也就可以了。對於京東來說,如果紙箱複雜一點新奇一點,纔算得上是浪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從專門店出來的時候,再low的品牌都會讓你提著精美的手提袋,就是要讓你覺得方便,也讓可能出現的圍觀者覺得專賣店和消費者的逼格都很高。而從超市出來的時候,你提著一個皺巴巴的破塑料袋,和提著一個質量不錯印著大超市logo的塑料袋,這也就是能達到的最大區別了。
始於用戶體驗 包裝盒的精緻,以及凡客在這上面花費的精力,可見凡客對用戶體驗的極度重視。希望讓顧客在打開包裝看到衣服的那一刻,可以獲得驚喜。

這種「全開箱」式包裝,其實是由聯合創始人雷軍提出的。他的目標是,顧客必須可以輕易地打開包裝,而不需要費力地拆掉膠帶;當打開包裝之後,整個襯衫要平整地全部呈現在顧客眼前。

 行業內通常的做法,是類似披薩盒的方式,將裝有襯衫的內部包裝像抽屜一樣插進外部包裝。但是雷軍認為,即使顧客抽出襯衫內部包裝只需要一兩秒,但依然達不到一下子跳出來的感覺;同時,側面放置還是會偶爾造成襯衫與包裝之間造成摩擦和擠壓。凡客誠品的一個現成參考對象是手機,他們用同樣的理念做的「全開箱」式包裝,讓顧客在第一眼看到自己購買的手機時,會產生更喜歡的感覺。

  大多數衣服不容易因為擠壓受損,通常快遞公司和淘寶賣家會選擇結實的塑料袋進行包裝。賣男士襯衣起家的凡客,延續了襯衣送到客戶手中必須平整的要求,包裝盒不能有明顯壓扁的痕跡,材質上選擇抗壓能力更好的三層牛皮紙材質,在設計定稿時專門進行抗壓測試。

 這種單價4元左右的紙盒及包裝輔料的成本已佔運營成本的5%左右。但陳年在壓縮其他運營成本的同時,卻繼續加大了對於包裝的投入,並且每一次升級都需要經過他親自來確認。

後來凡客在包裝方面還做個一些文章,比如隨包裝另附贈一個無紡布袋,比如針對內衣等小的物件單獨開發一種像糉子一樣的三角型小號包裝盒。

當然,隨著電商發展的激烈,後續不少商家也跟隨凡客在包裝盒做文章。

環保二次利用

不過出於環保的考慮,如果你覺得收到衣服後就扔掉包裝盒太浪費的話,可以試試DIY動手做一些家居小用品之類哦。萬能的用戶,有些就心靈手巧地拿來做成了鞋盒,收納盒,以及筆記本電腦支架等等小東東,還蠻實用的。

貌似還有熱心的動手小達人自己用凡客的包裝盒做成了變形金剛機器人。

在11年的CJ現場,還赫然出現了由凡客60多個包裝盒創意改裝而成的變形金剛。它高約2.2米,寬約1.6米,在造型上模擬《變3》中的最新狂派形象「震蕩波」,左手持能量刀,右手拿大炮。其新穎的創意和逼真造型迷吸引了不少遊人的駐足合影。


題主問題很好,但是有些地方有問題。先反問題主一下,為什麼換了塑料袋會覺得環保了不少,依據是什麼?很多人都會和題主一樣,覺得凡客的大紙盒子是過度包裝是浪費,而淘寶小野店把衣服一折再折,裝在一個小塑料袋裡面,再用膠帶裹n層的看起來小很多的包裝就是環保節約?環保不環保不是單純取決於所用材料的面積,而是取決於材料本身的性質。比如是否可循環使用,是否有回收價值,包裝的生命週期,包材原料是否可再生,包材生產過程是否環境友好,使用完後處理過程是否環保等等問題。我們對比一下紙盒和塑料袋(我對紙瞭解遠大於塑料)可以發現紙盒原料為木材或者二次纖維,而現今國家政策以及市場環境要求之下,紙製品所使用原材料都是可追溯的商品木材,而非原始森林。這種材料林就和種莊稼一樣,種一茬收一茬再種一茬。因此本身就是經濟作物,對環境影響小(爭議點在於林子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而塑料來自於石油,化石資源,用一點少一點,總有一天會用完的,那時候的人們如果還用知乎,也許會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21世紀的人會用傻逼到用珍貴的塑料來做一次性袋子?」造紙所用的木材纖維並非一次性,在進入廢品回收程序之後,纖維大約會被回收使用五六次而,這些回收纖維與原生纖維混合使用,被用於你生活中的各類紙製品中。所以,不要相信再生紙這種神奇的東西環保性有多高,其實只是商家的噱頭,很多紙都含有再生纖維,只不過比較低調而已。纖維生命結束後,會變成造紙污水處理過程的纖維性污泥而再次被資源化理由。而塑料使用後回收情況不太瞭解,最終造成白色污染或者填埋或者燃燒。再說製造過程,人們印象中的污染大戶,但那是我國經濟不發達時期的特殊產物。現代化造紙絕對是環境友好型的。由於本人就是學造紙乾造紙的,所以這個問題可以說一天,是個大問題,以後慢慢道來。塑料生產過程不太瞭解,但在中國現在環保政策下,肯定至少是不污染的。剩下的坑有空再答,主題思想就是,用紙盒比用塑料袋環保的多
兩者情況其實還是有點不一樣的,京東的物流是在於他的時效性,同時,作為電子產品,自身的包裝質量就相當過關,老實說,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加大包裝力度,比較大的可能就是在做品牌推廣,而當品牌上來以後,在物流提速的年代,越簡單的包裝越是能夠節約成本和物流集貨的時間。而至於凡客的話,老實說,他那種包裝形式確實讓當時的消費者都為之驚喜,因為這樣的包裝在當時的網購而言是一種視覺衝擊,但同時,這種包裝在國外其實早已盛行,只是國內物流公司為了節約成本,是不會用這種包裝的,所以也產生了對於凡客的品牌效應。所以如果從銷售包裝來說,當時凡客是成功的。同時,因為凡客銷售的都是衣物類的東西,並且是自產自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凡客的襪子等等的產品都是一個簡單的拉條袋子裝好就發貨的呢,如果發現了,其實就會發現凡客當時包裝的必要性,因為他需要保護裡面的產品,這一點是必須的,不然裡面的產品會在中國這種惡劣的物流環境中變形破損(雖說凡客是自己的物流,但是你咋知道那些物流中間過程的運輸人員怎麼對待你的快遞)。所以綜上所述,兩者的包裝各有千秋,變化的原因,都是為了迎合這個時代。

大日本印刷公司近日宣佈,該公司成功開發出一種對於強刺激性包裝物具有耐久性的新型包裝材料。

據稱,這種新型包裝材料的最內層使用聚乙烯(PE)薄膜,可以耐受酒精度為99.5%的包裝物。提高薄膜包裝對強刺激性包裝物的耐久性是一個實用性課題,在醫藥用高濃度酒精、香辣調味品、液體浴鹽以及部分農藥等的包裝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醫藥品和日用品製造商引入這種新型包裝材料,預計到2017年的年銷售額將達10億日元。

包裝材料:http://news.pack.cn/show-274605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