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一句话答案: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已经死了。

首先我想请大家想想,说起香港电影,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林正英?成龙?张国荣?还是无间道、英雄本色、狗咬狗,抑或食神?

你的答案也许是「香港电影」这个超大IP的一块拼图。没有人能将它与「内地电影」乃至「亚洲电影」的界限完全厘清。

因为电影文化一直在互相融合之中。弱势一方(主要体现在观众总量上)总会被强势一方同化,它内部的一些优秀元素则会被新共同体继承。

如果把这些优秀元素,也就是题主所说的港味单独抽出来考虑,我们会发现仍然有不少优秀导演可以在新作里将这种味道还原出来。

比如杜琪峰、林超贤和许鞍华,他们竭力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虽然有时会崩掉,但总体上还是成绩喜人。

回头看看香港电影是怎么兴起的,也许更能理解它是如何被现代导演解构为一些孤立的优秀元素的。

首先邵氏崛起之前,香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聚集了大批中内外优秀人才。文化激荡兼之经济欣欣向荣,文娱圈也在蓬勃发展。

邵氏独霸天下的年代,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看看老一代的邵氏片,题材丰富三观奇正,制作效率又高,整个东南亚都是它的后花园。

然后是电影新浪潮运动。邵氏思维僵化,在新派导演徐克、谭家明等的冲击下逐渐失势,大量中小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分割著日益壮大的市场。

中小公司更灵活,也更敢玩。他们愿意为小众群体制作cult片,在某种程度促进了香港电影的成熟。毕竟文化圈里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要百花齐放嘛。

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其实就是对发展到极致的邵氏风格的反套路。在星爷的电影里,政客、财阀、明星等等都成了调侃的对象。

今天的TVB也在尝试这种创新,如《夸世代》。说回电影吧。到了90年代中后期,市场又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制片成本提高,香港市场吃不下。

前面提到的邵氏,是把演员当做员工,开固定片酬。后来明星片酬节节高升,那种玩法就有点行不通了。但此时内地市场还未完全开发,也接不下淤积过多的港片。

所以影人们纷纷投身好莱坞,或者北上谋生。周润发、成龙等闯出了一条路,但更多的优秀从业者被逼改行,造成传承断代。

等到内地市场开发出来了,内地影人又开始爆发了,香港影人更没机会。就这样,香港电影死在多方压力下,徒存一声叹息。

但作为港片爱好者,也不必过分缅怀。内地电影经过这些年的野蛮生长,已到了去芜存菁的阶段,就像徐克他们当年做的一样。也许再过十年,又该缅怀「内地电影」这个老IP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