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採購」一直是貫穿於採購職能的一個熱門辭彙,幾乎每個大的採購組織都宣稱他們的採購是戰略的,但是究竟一個什麼樣的採購組織纔可以稱為戰略採購?

戰略採購作為一種採購運營模式,與策略採購的一個重要區分是,策略採購就短期業務需求進行反應,而戰略採購讓企業的採購實踐活動與長期業務目標系統化地相結合。戰略採購需要站在對於業務和流程全面理解的視角,對採購行為進行長期的佈局。

戰略採購經理需要掌握五種重要的業務信息,才能進行有效的戰略決策。這五種最重要的信息是:採購花費數據,商品品類趨勢,產品質量數據,市場供應信息以及產品銷售表現。如果採購領導人希望其組織實現戰略化,必須優先考慮如何使其採購經理更加容易地獲取這些信息。

01

採購花費數據

超過半數的採購領導人認為很多基本的花費數據分析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這無疑也是大多數採購經理的最大痛點,因為他們的工作是要確定各品類花費佔比以尋找採購節省的機會。很多組織的採購經理通常只能獲取到支離破碎的部分採購花費數據,從而經常只能依據假設和推理來做決定,而這些假設和推理往往因過度依賴於近期的事件和長期存在的偏見而影響採購決策的正確性。

02

商品品類趨勢

採購經理需要知道他們的供應商是採取市場基準法還是成本加成法定價,這讓採購經理可以監控市場潛在趨勢以及時向相關部門溝通成本預測。對於市場基準法定價的品類可以依靠行業報告來監測,而成本加成法的商品品類可以依靠原料價格報告來追蹤。這些信息能讓採購經理積極地在市場變動對公司的利潤率造成影響之前來採取應對措施。

03

產品質量數據

採購經理了解質量對於總體採購成本TCO的重要性,因此也很重視質檢部門在供應商選擇中的意見和建議。然而,如果產品問題只是分散於世界各地的客服部門的話,在採購和質量部門之間的這種對話將失去客觀依據。採購經理人應擔負起如何讓這類信息更加容易獲取的責任,以實現在授予供應商新的業務之前,使現有問題得到快速解決。

04

市場供應信息

在一個公司中,採購和供應鏈的關係十分重要。客戶希望產品儘快地上市和運達,採購和供應鏈必須密切合作以使公司兌現對客戶的承諾。這意味著採購需要和供應鏈一樣清楚產品上市時間及交貨週期等信息,並定期對這些信息進行回顧,以指導對於適當的供應商進行選擇。

05

產品銷售表現

採購部門的慣常做法是結束一個項目的授標後,馬上開始思考下一個項目的準備工作。而作為戰略採購,需要理解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的表現如何,並運用這個信息來尋找那些產品路線圖與公司不斷演進的客戶偏好相匹配的供應商。

對於採購領導者來說,保證所有這些信息都能為採購經理獲取到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通常來講,這些數據散落在公司各個部門,並常常在到達最終閱讀者之前被修改過。然而,採購領導者必須克服這些挑戰,以使採購經理基於對於業務的全面理解而做出以長期為導向的採購決策,才能真正實現戰略採購的價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