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原創,專於財經

極速直擊,即刻發聲

極刻常伴左右,理想不逐流年

——大河財立方《極刻》團隊

大河財立方《極刻》第201期

特別版·博鰲“財”訪日記

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段偉朵 楊霄 李錚文攝影攝像朱哲視頻剪輯

一位是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一位是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都是經濟界鼎鼎大名的“腕兒”,在房地產稅這個熱門領域相遇,一旦觀點相左,就是“一出好戲”。3月27日晚,兩人碰面,一場因房地產稅引發的觀點碰撞,撞出別樣精彩。

【熱搜】

一場被誤讀的隔空“互懟”

最近,“吳曉求: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法律上,我找不到房地產稅開徵的理由”,上了熱搜。

這源自3月26日吳曉求在博鰲亞洲論壇接受媒體羣訪時給出的觀點。

隨後,在採訪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時,有媒體拋出這個觀點來提問:徵收房地產稅,有沒有法律障礙?賈康表示,“沒有任何的障礙。”

意見相左,觀點碰撞,有媒體解讀爲兩大經濟學家隔空“互懟”,雙方支持者皆有,一時間佔據熱搜,且熱度高居不下。

“互懟好看,所以有人可能故意'挑事'。”27日晚,倆正主碰面,賈康笑着說,觀點有不一致之處,這很正常,個人認識不能強加於別人,不存在“互懟”。

【碰撞】

雖隔空“互懟”被否認,但兩人卻在博鰲現場開始了一場精彩“激辯”,認真探討房地產稅徵收的依據及目的。

第1回合

房是個人的但地是國家的,徵稅有硬障礙不?

吳曉求首先“出招”,他介紹,自己在26日回答媒體提問時認爲,找不出在中國開徵房地產稅的邏輯和理由。地是國家的,上面的房子是個人的,房價漲是因爲地值錢了,房子還是那個房子,並沒什麼變化。

吳曉求說,我國的房產房子屬於個人,但地皮屬於國家,法律規定,凡是建成區都是國有土地。因此,有觀點認爲,把房和地皮合在一起開徵房地產稅,不順。國外之所以能夠開徵房地產稅,是因爲人家的土地是私有的。沒有土地私有制,在中國開徵房地產稅就有硬障礙,是過不去的。

“觀點還是要直抒胸臆,自己的觀點不必隱瞞。吳校長說的觀點是中國社會很流行的,而且流行了多年,很多人心裏聽了會舒服的觀點。”賈康表示,他也願意說說自己的觀點:經研究,從國際實踐看,不存在說所有的土地都是私有的,大家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的情況。比如最典型的工業革命發祥地、老牌資本主義經濟體——英國,關於房屋和地皮的最終所有權分成兩大類,一類叫做freehold,地皮與房產都屬於國家的,或者都屬於私人的;一類是leasehold,lease的中文意思是協議、契約。土地所有權人可以與房屋建設方籤協約定,房子座落在這片土地上,你可以有多少年的地皮使用權。這兩種情況均可以徵收房地產稅,這也就說明,地皮與房子所有權歸屬不同,並不影響徵收房地產稅,這個在國外已有實踐。

第2回合

徵收房地產稅目的是啥?如果是爲了抑制房價,爲何不用交易稅?

“徵收房地產稅目的是啥,是不是爲了抑制房價增速過快?”吳曉求拋出另一個問題。

吳曉求認爲,如果爲了抑制房價上漲過快,可用交易稅來替代房地產稅,目前交易稅太低。比如可以徵收一個高額的溢價所得稅,當年房子只有5000元/平方米,現在漲到10萬元/平方米,漲了20倍。雖然漲了20倍,但住在房子裏,它的功能沒任何變化,它的溢價只有把房子賣掉之後才能實現。爲了抑制它,可以設置溢價累計所得稅,讓溢價所得大多交給政府。這樣也就不會有人搶房,因爲搶房最終是要賣的。

如果是徵收房地產稅,很多人當年都是低價買的,現在房子漲了、地價漲了,突然要繳那麼高的房地產稅,但他的收入沒有相應提高,會有困難。

對此,賈康認同吳曉求校長所說有一定道理,可以考慮在交易方面加大稅收負擔,限制炒作行爲。但他認爲,房地產稅徵收的目的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通過倒逼公衆參與,派生出公衆對知情權、建議權、監督權的要求,公共參與實際上推進的是法治框架下的民主化過程。

賈康介紹,收入再分配在中國就是爲了要解決怎麼樣推進共同富裕,防止兩極分化。這個功能在很多人看來非常重要,而在實際生活中卻又非常缺少,現在需要補這個短板。

這個稅收會在基層,從社區開始、從地方開始,一個重要職能是可以倒逼公共參與。”賈康說,社會公平正義需要法治化、民主化,是美好生活的基礎,而公衆參與恰恰是法治化、民主化的必須機制。

如何催生公共參與呢?賈康進一步分析,一旦在地方社區基層開始徵房地產稅,這些納稅家庭自然就得追問,錢交給地方政府以後,政府怎麼去履行公共職能?一旦知情權到了老百姓這邊,一定會派生出知情權、建議權、監督權等,實現公共參與。“公共參與實際上推進的是法治框架下的民主化過程,這點對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中國社會的現代化來說,意義重大。”

此外,房地產稅還有助於降低住房空置率的功能。如果個人願意擁有多套房,這些房子沒有違法亂紀,都是個人通過理財得到的,想繼續持有法律給予保護。但一旦有了房地產稅,很多人從經濟考慮會把這個房子租出去,不讓它空置,對社會資源配置是很好的提升,減少空置率。

編輯 丁新湍

版權聲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