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

在本文下方留言,獲得置頂的讀者,贈送本文推薦的“大家小書”一本;轉發文章並截圖發送後臺的讀者,隨機贈送“大家小書”一本,趕快參與活動吧!

白居易說:“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又到了春遊的好時節。不只現代人喜歡外出遊玩,回看古代,中國古代的文人們,個個都是旅遊家。他們一年四季皆可遊玩,遊賞之後還有佳作傳世,今天爲大家推薦一篇遊記——《遊褒禪山記》。

《遊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雖以遊記命題,但所寫重點卻不在於記遊,而在於寫作者在遊覽中的心得和體會。其中着重寫了兩點:一是寫華山山名的本末,二是寫遊覽華山後洞的經過。該篇遊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

作者記敘遊覽褒禪山的經過,並抒發了由此而產生的感想,指出奇偉瑰麗的景觀常在險遠之處。如果盡心盡力堅持到底,無論能否達到最高境界,都可以問心無愧。這對鑽研學問和開創事業都有深刻的啓示。文章記事與議論絲絲入扣,層層深入,章法與內容相應,巧妙自然。

遊褒禪山記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予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譯 文

褒禪山也稱爲華山。唐代僧人慧褒起先在此築廬定居,最後葬在這裏。所以後來給山起名爲“褒禪”。現在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的廬舍和墳墓。離禪院東面五里,有所謂華山洞,是因爲它在華山南面而命名的。離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碑倒在路上,上面的碑文已經模糊不清,只是從殘存的字跡上還能辨認出“花山”二字。現在說“華”讀如“華實”的“華”,大概是字音弄錯了。

洞下地面平曠,有泉從旁邊涌出來,而來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是所謂“前洞”。由山以上五六裏,有一個洞穴相當幽深,進去後覺得很冷,問它的深度,則連愛好遊覽的人也走不到盡頭,——這叫“後洞”。我和四個人拿着火把進去,走得越深,前進越是艱難,但所見到的景象也越是奇妙。有人懈怠,想要出去,便說:“不出去,火把就要燒完了。”於是和他一起出來。我所到的地方,與愛好遊覽的人相比,還不到十分之一。但看看左右,來此題記的人已很少。如再深,那麼到的人又更少了。退出洞來的時候,我的力氣還足夠再往裏走,火把也還足夠照明。出來以後,有的人便責怪想出來的人,我也後悔隨着別人退出,不能盡情享受遊覽的樂趣。

於是我由此而生感慨:古人觀看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心有所得,因爲他們求思很深,而且無處不思。那平坦而近便的地方,遊人就多。險峻而路遠的地方,到的人就少。而世上奇偉、瑰怪、不同尋常的景觀,常在險遠而人很少到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的人就不能到達。有志氣,不隨人中止,但力氣不足,也不能到達。有志氣和力氣,而又不隨人懈怠,到了幽深昏暗的地方沒有外物幫助,也不能到達。但力氣足以到達,在別人看來,固然可以譏笑,對自己來說,也該感到悔恨。如果盡了自己的心力而不能到達,就可以沒有悔恨了,誰又能來譏笑呢?這是我的心得呵!

我對於倒在地上的古碑,又哀嘆那上面古字的消失。後世以訛傳訛而不能弄清其本名的,又哪裏說得完呢?這正是學者對所學之事不可不加深思並謹慎採取的緣故呵!

四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人王某記。

正文/葛曉音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

作者:葛曉音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