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何在?


在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里,蘇軾是一個盡善盡美空前絕後的偉大人物,然而在現實里,蘇軾卻多遭貶謫,即便不算顛沛潦倒,也能算是仕途坎坷,這就造成了一種矛盾。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林語堂先生必須介紹蘇軾所在的社會背景以及給他帶來種種災厄的人或者利益集團。

而這個利益集團里最著名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安石。

花大篇幅描寫王安石,一在描寫這個利益集團,二在造成一種正與反,陰與陽的對偶,即便這種對偶在一定程度上污名化了王安石,但也解釋了文字與現實的矛盾,做到了「怨有所歸」。

然而個人看來,林語堂先生這種取捨史料的做法,未免有失偏頗。


因為那是北宋最激情四射的年代,兩人有很大的交集,而且基本處於政見對立的立場,而且是根本上的對立,水火不容的對立,蘇軾整個政治生涯的起伏都與王安石的變法有關,可以說寫蘇東坡是繞不過王安石的。自從北宋被金趕到南面,許多人都在思考北宋滅亡的原因,都在找責任人,有人認為變法葬送了北宋,作者林語堂就是這個觀點,認為王安石的變法禍國殃民,這與反對變法的蘇軾的立場是一致的,所以作者也想通過蘇軾的角度闡明自己的觀點。最後說下自己的看法,林語堂是個文學家,而不是歷史學家,他的主觀性太強。


此書中很大篇幅描寫了當代的政治局面,政策變革不外乎保守派和革新派,蘇東坡作為當局一員,還是很有責任感的,占理不佔私,言之有理便支持,無論你是哪一派,民之疾苦是他所關心的,所以,政治不適合他,但卻很適合做基層領導,實幹真干也很有能力,是百姓的福氣。王安石作為政治派系中最關鍵的人物肯定是最有影響力的,這本書讓我了解到那時候的人也是很有才幹的,政策很有創新性,只是太超前,損害了守舊派的利益必然阻力重重,沒記錯的話保守派是司馬光,鼎鼎有名的人物濟濟一堂,簡直不可想像,都是才華橫溢,思緒敏捷,文韜武略俱全的,顯然作者對王安石比較有偏見,但我是客觀去看的,沒人是完美的,站在各自的角度去做,也是想有一番作為,名垂青史的。王安石因為變法青苗法等等是從利國利民出發的,但基層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各類改革出發點肯定是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可是具體實施起來呢?就不一定了。

千百年來,政治就是一個和諧而矛盾存在的話題,能有高瞻遠矚的政治家不止一個,但他們的抱負卻被現實「雨打風吹去」。留下一生嘆息。


第一

蘇軾,1037年-1101年(64年);

王安石,1021年-1086年(65年)

從兩人的生卒年份上看,重疊部分接近五十年。兩人同為北宋年間的著名歷史人物,交集很多,可以從側面描寫蘇軾,所以篇幅很長不奇怪。

第二,提到蘇軾,繞不開「烏台詩案」。而「烏台詩案」與新黨息息相關,那作為新黨黨魁的王安石更是必不可少。

第三,蘇軾的為政經歷大部分在宋神宗、宋哲宗兩朝。這兩個時期最有名的是什麼?王安石變法-新舊黨爭!所以必然繞不開發起變法的王安石。

第四,蘇軾是千古第一詞人,文學上的才華自不必說,但王安石也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朝為臣,且俱為文學高選之士,還是繞不開王安石。


在政治才能上,王安石是鮮有其匹的人物,作為保守派的蘇軾,在王安石改革事業中,註定不可能有作為,而且名聲在外,鋒芒畢露的輿論領袖,對改革事業的推行終歸是阻力,王安石決定的大氣候下,反對派蘇軾註定身如浮萍,命途多舛


你看得是哪個版本的,我並不覺得長。林語堂寫王安石,為的是寫清楚時代背景,蘇王兩人的關係,從而襯托出蘇東坡個人氣節:對事不對人,堅持自己認為對的「初心」。


跟蘇東坡相關的人物當然會寫,我們了解一個人就要了解他的生平,出生的環境,和所接觸的人當中去判斷和推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