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如何打造新零售供应链』的主题。这个主题非常的大,我不太确定是否能够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我只能结合这几年一路走来的心得和体会,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今天分享的内容大概分为三个板块,一个是回顾历史,在我们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便于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一个是聚焦当下,发现当下哪些机遇,我们可以抓住;最后一个是展望未来,发现更多的机会,未雨绸缪。为什么要首先回顾历史呢?2009年我开始加入生鲜农业,当时是田园到餐桌一站式的服务。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不同阶段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1、生鲜供应链历史

初始阶段——一站式服务

2008年刚刚参加农业板块,当时的一个模式是会员制的宅配模式。根据做社区,或者是做企业的某部分会员的需求,通过400的客服电话,快递从田间到餐桌一站式的服务,这是生鲜模型的初始阶段。第二阶段是实体店阶段,发现了很多优质企业,比如百果园,钱大妈,蕃薯藤等门店。

门店阶段

当时在门店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谁占领了这个地盘,那么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渠道。尤其是超市无法覆盖到的一些小区,当时门店就开展了一个快速抢地盘的时代。门店覆盖了周边的五百米,通过一站式的服务,满足整个社区居民的餐桌需求。百果园当时是做的比较早的,钱大妈做了一个不卖隔夜肉的品牌。还有另外三十家也是异军突起,一开始做水果,当时大家都看好线下的渠道。

在做门店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品类问题,社区居民期待的是全品类服务。一个门店可以卖水果,卖蔬菜,卖肉,一站式解决所有生鲜品类的问题,后来发现这是一个伪概念。因为门店的面积有限,无法满足顾客一站式的需求,最终出现顾客在菜市场买了其它品类,然后去门店买菜,或者买肉,那么还是一种不便利,那么更多的问题是什么呢?这个线下门店有两高,分别是租金高,人工高;其次是店面的面积有限,品类有限,导致这个问题无法突破。在实体店后面的阶段,就开始出现比较流行的B2C模式,比如本来生活,土豆公社像正谷农业。

线上商城时代

一些优质的企业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生鲜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规模跟利润的问题。因为生鲜损耗非常高,如果没有一个规模效应,一个快速流通的能力,整个损耗是无法控制的,导致很多B2C网站看似售价很高,实际加上损耗之后,基本上会吃掉它所有的利润。所以真正B2C网站,也不是生鲜的一个终极解决之道。在做B2C的同时,开始做B2B,当时本来生活,就是要解决规模性的问题。

O2O时代

随著大家对于线上线下的一个理解,之后进入了O2O时代。线上线下这个模式,是它的覆盖半径会更大,如果说实体门店的覆盖半径是500米,那么线上线下O2O模式可以覆盖到三公里。它可以把线下的客户拉到线上,通过线下体验,线上订单的模式,服务客户。在运作这个模式的时候,发现一个更大的坑,也就是疯狂的补贴。把线下的客户拉到线上,通过线上的运营转化客户。后来发现这个模式,也是有问题的。

线上客户跟线下客户的属性,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初做门店,我们把周边小区的大妈,通过这种补贴方式,全部拿到线上。随之问题就慢慢出现了,有活动促销他们下单,一旦没有活动,她是不会下单的。后来通过研究,发现大妈在线下买菜的场景,就是一个社交。通常家里的老人家,在散步遛弯的时候,顺手就把菜买了。所以当时在做O2O的时候,片面理解了线上线下概念。硬生生把线下交易场景,拉到线上,最后发现是失败的。

当时在O2O后半期,还在思索为什么要O2O?为什么要线上?那么我们的终极逻辑是因为线下的门店成本高,在线上的粉丝吸引完以后,我可以把店落到二线,或者前列后仓,以降低成本。但通过实际的运营,发现线下的客户依然没有导流到线上,线下门店买东西的客户反而流失了。

社交电商时代(或社区团购时代)

最后一种模式,就是今年深有体会的社交电商和社区团购时代的到来。随著这个模式的开始,我越来越觉得整个的生鲜方向逐渐清晰,路径也越来越正确。不管是B2C,还是实体门店o2o模式的时代,都以产品和渠道为中心,我有产品有渠道,然后怎么去找客户。其实整个社交电商,或者社区团购时代,是以人为中心,所有的产品,以及服务是围绕人去做的。

2、零售新趋势

其实前面讲了很多,从会员制的宅配到实体门店,实体门店到B2C,之后是O2O。中间有一个落下的新零售,就是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也包括目前出现的社交电商跟社区团购。其实在我们看来,新零售万变不离其中,相当于从重新定义了,关于人、货、场之间的一个关系。当下的重新定义,在当下看来是越来越适合人员的需求,解决了一个随时随地,所见即所得这样的一个模式。就像大家在解释盒马鲜生是怎样的存在,回顾O2O时代,我认为盒马鲜生其实是一个被线下门店武装的一个生鲜电商。它的出现,利用这种线下门店,是一种极致的体验,把周边三公里范围内的线上用户拉到线上,在线上不断的去突破坪效即现的一种模式,在我看来,目前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今年,社区团购模式陆续获得融资。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现在线上的流量成本越来越贵,而且线下的流量,几乎还未被系统化收割。社区团购是低成本获得流量,并且能够近距离服务客户,是一个非常好的场景。

这边我们可以看一下2017年电商消费能力的属性,发现中高端人群的消费比例,占得比例越来越高,这也为我们生鲜电商品类的突破,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方向性指引。

这是2017年生鲜电商的用户年龄属性,当初我们做门店的时候,针对门店用户做了一次网上随机的筛选。在通过400电话的客户回访,当时用户头像以女性客户为主,年龄在35~45岁之间。发现生鲜电商的用户越来越年轻化,也就意味著她们的消费更加随机,更加注重品质,更加注重产品本身,除了功能性以外,还注重产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所以我们现在生鲜产品的包装设计,还是品牌营销文案越来越有调性,这也正好契合了这一部分用户目前的一个需求。

但是当下供应链确确实实存在著一定的问题,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从产地的批发(产地的收购商,之后到批发商)到一级批发,到二级批发,之后从二级批发到小b端,最后到达C端。经过了一系列的流程,所有的流程按部就班,相当于我事先有了货,再往下分发。但是我们发现整个产品销售模型,发生了变化,之后出现了新零售,也就是社交电商和社区团购模式。它加快了整个生鲜工业体系的改变,一个是平台短时间的聚集流量,可以产生大量的订单,形成对上游产业区溢价的能力,基本是先有订单,后有采购。

那么产品流转速度非常快,在这个流程中,大大降低了仓储跟损耗的成本,它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也得到相应的保障。为什么说在现在整个生鲜电商的压力下,其实是在推倒以往的那种流通模式,比如说一级,二级,小B这种模式很难满足当下供应链的需要。

当下整个社交电商,社区团购,我们发现80、90、00后的消费者,对于品质是有一定要求的,并且对产品品牌内涵的传递,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第二针对零售商而言,它一定要快速响应供应链,并且还要经营品牌货源的口碑。从供应链上来讲,服务商是解决生产端跟零售端中间一个桥梁的问题,供应链自身的组织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

3、供需新矛盾

群里的小伙伴,其实大多跑过产地。我们经常跟大基地合作,但实际我们真正到产地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产区,它是一个分散化的种植,它很多时候并不是一家基地有上千亩。一家基地有上千亩,这种几率是非常少的,更多的是家家户户十几亩,二十几亩。记得去陕西大荔看冬枣的时候,发现他们每个人种植的棚都不一样,有露天的,有暖棚的,然后是下过雨和没下过雨的面积不一样,导致品质差异化较大,每个果园的品质都不一样。

但是对于消费者,或者渠道而言,尤其是生鲜电商,目前就是快速流动产品,以及这种对整个产品的销量,以前的模式是无法满足的。他们要求第一个是要有规模化的,其次是快速响应,第三是有稳定的品质,即品质一定要有保证。那么这个与生产端目前的概况,出现了一个非常矛盾的状况。所以在所谓的中间商、采购商,或者服务商,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都说好的品质是种出来的,根据目前的概况而言,我们认为好的品质是选出来的。在大的产区里,根据我们自身的标准,筛选产品,将产品分级,进行选品。

但是目前整个产区是分散种植的,加工也是分散的。对于上游基地的组织,是非常有挑战力的,中间采购商往往跟生产端和消费观形成一个哑铃状。两头的需求都是非常强烈的,生产端有更多的产品,那么消费者有更多的需求,中间需要服务商或采购商进行协调,标准化工作,这个目前是没有完成的。导致了很多好的产地货,卖不出去;消费者有好的需求,也买不到很好的货源。

在跟一些新零售平台沟通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整个供应链的要求,在我个人来看,实质是电商化的要求。基本上会有如下六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考虑某个品是否做,一定会看产品品质,是否稳定;第二是快速订单的响应,第三是规模化加工的能力,这也是当下最大的瓶颈。由于以前流通模式从产地到批发市场,是一种粗放的模式,经过在产地的粗加工,把产品卖出去,导致产地配套还是原来那种比较粗放的模式,即没有标准化的分级评估能力,无法满足新零售平台的需求。严格控制成本也是比较严的,短时间有具体的大量订单,所以需要电商团购做零售的时候,一定是成本的控制非常严。倒追到上游,对于整个生鲜电商的采收,分级,分解,损耗,以及物流成本的控制非常得体。控制不好将会导致售价上升,影响到整个终端的销量。

供应链痛点

传统的供应链确实存在很多的痛点,第一,涉及的环节多,整个供应链涵盖了不同的行业,从生产的种植,产品采购,产品流通,以及零售渠道。从农业物流到零售横跨三个产业,每个产品环节需要专业的服务能力。目前来看,单一的销售渠道无法最高效率,最低成本建立这种独立的供应链体系。

第二是产品损耗高,从生产到消费,整个成本高,损耗高,加价高。作为一级批发商,其实承担了一个产地的货源组织角色,加价率在10%左右;二批市场承担物流的角色,从一级批发商运送到小B端,加价率在15%左右;零售小B端到零售端,需要各种成本的谈判,加价率在20%以上。综合下来,通过传统的驱动渠道流通而言,产地到零售,做水果没有50%毛利,根本不能保障运营。

现在不管是各大电商平台,各个渠道,在具体某个产区,某个水果上市的时候,他们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去走产区,找产园组织生产,组织工人组织物流,最后把货运出来。在很多人同时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导致整个成本,产生很多重复的成本和不必要的浪费。

4、供应链变革

如何改变

整个新零售的这种C2B模式,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升级。针对供应链的升级,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稳定的品质,需要种出来,其次是需要选出来;第二是高效的组织,就是把从产地到零售所有环节,有效的组织起来,并且跟下游的渠道要产生高效的匹配;其三是匹配到成熟的供应链。总之就是将上下游的整个信息,做一个匹配,好的产品匹配好的渠道,有些产品,特别是新的一些品种,特别适合在网上传播,走上了很多网上的渠道。

还有一些品种,走了像盒马类似的渠道,盒马自身对品控要求比较高。不同的产品匹配到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渠道匹配不同的产品。同时做好营销服务,才是一次整个供应链的变革。

这里我们也看一下,关于佳沛的这样一个标品,生鲜是非标品,佳沛把它做成一个标品。它的一个流程,生产就是标准化的生产过程,那么流通也是一个标准化的流通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分工合作,它们的龙头企业相当于目前我们的合作社角色。运作品牌的机构,实际上在国内是有很多服务商,我们称之为零售服务商。给超市做采购,做服务的角色。

5、集农之思考

规模化、产品化、品牌化

正如前面有谈到,目前国内的生产种植是高度分散,消费的需求是高度差异化。中间有关于流通的角色,零售服务商的角色,会承担整个流通过程中连接两端的一个重要作用。它必须具备掌握两端信息,组织好货源,同时了解渠道的需求。

针对农业的未来发展,首先是规模化,只有规模化才能批量降低成本;第二是标准化,即生产的标准化和流通的标准化;第三是产品品牌化,品牌化能够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和议价能力。

关于传统的产地,是随意的加工模式。现在流行的是整个工厂批量化加工分拣,分拣通常是机械化设备分拣。它对整个的分解环节,大大提高了效率,并且降低了损耗。对于电商平台和社区团购来讲,他们最希望自身经营好自己的社交关系,经营好自己的用户,即他们跟顾客之间的关系保持好就好。其实它背后的供应链一定是有产地,并且能组织好各种生产要素,最终提供稳定的产品品质。

目前我们自身做的模式,现在提出一个『一体两翼』的模式,就是为了解决当下松散化的供应链,以及重复建设的痛点。通过集农之家,面对大的产区,大的品类,把所有的生产要素,全部组合起来,之后分解包装。物流包括品控全部完成,服务商即采购商,在激烈的上游,我们会满足整个标准化产品的交付。

我们通过集农供应链,即服务商。它们在大型基地的产品,直接导入到渠道流通,负责把所有产地组织化的问题解决掉,整个产区的这种状况,是极度缺乏组织化。把一个大的单品,按照渠道的标准和要求,把它做成标品流通出来,这是渠道所需要一个比较完美的一种工艺模式。

其实目前的盛盈汇在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有一个叫百鲜百品的计划。我们第一是覆盖核心的区域,第二是核心的产品,立足于县域,用金融之家的模式,把我们国内大型的产区,大型的产品,整个在上游的基地,完成一个组织化的过程。到时我们可以联合渠道,一起享受上游标准化的服务,减少重复的建设。

这是目前我们做的一些品种,现在是互联网经济,整个驱动这个全产业链条变革,这个已经是毋庸置疑了。其实现在企业,工业之间是一种协同作战,快速响应。那么这种生鲜的流通体系,一定是共同打造。那么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品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的竞争。尤其是供应链成本的竞争,影响供应链整个成本的因素,目前来看是产品的组织这块做的不够好,在经营和下点方面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但在上游整个产品的组织这一块,有所欠缺,我们期望通过我们这样的一个模式,联合渠道放一起,做好整个产地组织化的工作。

注:此文由领航者精英班的分享整理而成。获取更多请私信助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