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生产线画面公开,太行发动机大出镜。(图/翻摄央视)

▲歼-16生产线画面公开,太行发动机大出镜。(图/翻摄央视)

军武中心/综合报导

尽管中国战机数量及性能在近年获得大幅度突破,但自制「心脏」仍存在落后与缺乏稳定性等隐忧。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近日直截了当指出,制约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是「设计问题」,设计能力落后正是最大的短板所在

综合陆媒报导,美国、俄罗斯和其原加盟国作为航发这一块的老资历,技术积累和开发能力都相当完备,但一说起中国国产发动机,多数人就会想到「推力不足、寿命太短、稳定性不好」。也有军迷认为,中国自制发动机的经验已经相当足够,但受限材料工艺导致落后,关键应是解决粉末涡轮盘、单晶叶片和铼材料问题。

不过上述说法,被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铸心」50年的老专家给打破。尹泽勇指出,「设计能力落后」是中国发动机发展最大的短板和问题,如果设计能力能够提高,将会大幅度缩短研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因底子薄弱,不得不一直在仿制别国的构造,这种状况甚至已经形成传统,少有创新案例,导致只是理解原理而很难更进一步上升。如此一来,不仅对发动机本身的研发和改进不利,对科研人员的培养更不是件好事。

▼矢量推力歼-10B发动机的高清照。(图/翻摄自@Bassman1微博)

传矢量推力歼-10B已抵达珠海机场,可能在航展上进行飞行表演。(图/翻摄自@Bassman1微博)

据了解,现年73岁的尹泽勇,过去带领团队研发的「玉龙」发动机,是中国第一型走完自主研制全过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轴发动机,实现涡轴发动机设计及验证技术水平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跨越。作为目前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领军者之一,虽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尹泽勇却仍然不停奔波在设计室、实验室、试验试飞现场和工厂一线。

即便设计问题制约了中国发动机的发展,但尹泽勇也强调,「属于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最好的舞台、最好的时代就在眼前。」而这句话在今年珠海航展开幕日透过矢量推力歼-10B一连串惊艳的飞行表演获得验证。当天歼-10B采用大陆自制的涡扇-10B发动机,完成眼镜蛇、落叶飘等机动动作,达成世界第一架单发矢量战斗机完成高难度动作的成就,说明陆产矢量发动机也可拥有如此优异性能。

陆媒指出,涡扇-10B发动机喷管大量应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并且涂有耐高温的低发射率红外隐身涂层,有效强化发动机的隐形性能。有知情人士曾透露,歼-20使用的WS-15(涡扇-15)发动机也将采用轴对称矢量技术和新材料,能让该型隐身战机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还可以拥有超级机动能力。

▼歼-10B展现眼镜蛇机动。(图/CFP)

▲▼歼-10B逆天炫技,展现眼镜蛇机动。(图/CF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