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藥時能否喝綠豆湯,不可一概而論,應根據個人寒熱虛實的體質以及所服中藥的性味而定。

《本草綱目》記載:“綠豆氣味甘寒,無毒……解一切藥草、牛馬、金石諸毒。”由於它有解毒作用,人們就傳說綠豆會解藥性,從而產生了“吃中藥不能吃綠豆,以免解藥”的傳說。

事實上,以上說法是不全面的。因爲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健胃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癰腫丹毒、暑熱內侵等熱性病,比如患有中暑、咽喉腫痛、急性腮腺炎、口乾、口苦、泌尿系統感染等熱證實證時,在服中藥的同時喝點綠豆湯(150毫升),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能促進病情好轉。

但是,由於綠豆偏寒,對於脾胃虛寒、素體陽虛的人就要禁食或者少食綠豆。比如患有慢性胃腸炎、關節冷痛、痛經等虛證寒證時,在喝中藥時就不宜喝綠豆湯。否則,不但會降低藥效,而且會加重病情。

服用中藥期間是否能喝綠豆湯,還與所服中藥的藥性有關。比如在服用金銀花、黃連、黃芩、黃柏、板藍根等清熱類中藥時,可以間隔兩小時適當喝點綠豆湯(100毫升),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在服用人蔘、黃芪、肉桂、附子、高良薑等溫補類藥物及桂枝、乾薑、細辛等溫經散寒類中藥時,未經醫生許可不要擅自服用綠豆湯,以免降低藥效,影響治療效果。

另外,因爲綠豆中的某些成分,如蛋白、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某些化合物結合形成沉澱物,使之降低或失去毒性,並且不易被胃腸道吸收。

西藥大多是合成的化合物,如綠豆湯與抗生素等藥物同服,可能會降低藥物的療效。所以儘量不要用綠豆湯送服西藥,也不要在服藥前後大量飲用綠豆湯,以免影響抗生素等藥物的療效,應以白開水送服藥物,並與飲綠豆湯間隔一定時間爲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