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人工智慧,還是自動駕駛,抑或已經被大眾普遍接受的電商,從一開始,都會對特定的崗位或角色的人員產生替代作用,同時,也會催生一些新的崗位。

以電商為例,它的出現,對傳統售貨員角色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效應,但是,又催生了快遞這個行業。

事實上,類似自動駕駛也是一樣,它可能對司機產生一定的替代效應,但是,同時它也也把一些人群從駕駛崗位解放出來,可以投入其他領域,比如修車等等。

簡單說,只要這個世界還是以人為主,各類工具或技術都是輔助角色,最大的作用是提高效率。讓人可以投入到其他生產或生活中。

當然,必須看到,階段性的衝擊和痛點是難免的。但是,也不必要擴大影響,對所有人來說,應該時刻保持一種學習狀態或心態,不斷學習各類新技術和應用,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總歸還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角色。

2016年,作為一場比賽,「阿法狗」對弈李世石已經結束。作為一次人工智慧秀,這個熱潮才剛剛襲來。

「4:1」。這是在與前世界圍棋第一人、韓國九段名將李世石的對弈中,谷歌人工智慧「阿法狗」(AlphaGo)機器最終取得的戰績。

這場「人機大戰」或「人工智慧PK人類智慧」的全球網路直播秀,全程的關注人數、傳播速度以及影響範圍應該已超過1997年深藍擊敗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的世紀之戰。

如果說,1997年深藍大戰卡斯帕羅夫宣告了「電腦或計算機」的到來,那麼,這「阿法狗」對弈李世石或將讓「大數據或深度學習」更加貼近現實。

1997年深藍大戰卡斯帕羅夫,在當時也是被認為屬於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成果和重大進展,它告訴我們通過「電腦或計算機」可以替代部分人的工作,隨後,電腦及互聯網應用席捲全球,不僅帶來了全新的技術革命,也深刻改變了很多行業或產業。

如今,「阿法狗」對弈李世石,則讓更多人領略了人工智慧領域的「大數據或深度學習」的魔力,它讓人看到了「機器」或「系統」更多的可能,甚至有替代人做推理或決策的可能。

因此,從新技術的價值普及來說,「阿法狗」機器與圍棋高手李世石的對決,應該說正面意義很大,它讓更多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並對科學或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和關注。

但是,一方面,我們要看到人工智慧技術進步給科技產業及傳統產業帶來的積極影響,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人工智慧還不能等同於「機器萬能」,它可能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待解決。

自動駕駛又何嘗不是?當年電腦出現時,很多人認為它會期待一些崗位,但更多時候,它是改進了特定崗位的工作重點。

自動駕駛來了,未必就不需要司機,而是司機的角色可往安全保障角色靠攏。


自動化是科技進步的表現,30萬人可以轉型做其他工作,再說自動駕駛在近年不會普及,這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沒有餓死的人,只有懶死的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