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放生不能放外来物种?

很多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明显损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有高危害性的外来入侵种生命力强,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强,性成熟早,抗逆性强的特点,能与当地土著种竞争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使当地土著种的分布区迅速缩小,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这些高危害性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对其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难。综上,放生不能放外来物种。

水生动物中常见的外来物种有哪些?

巴西龟

巴西龟特征:巴西红耳龟因其头顶后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故得名。红耳龟在市面上更经常被叫做巴西龟,大多数种类产于巴西,个别种产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巴西龟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已经巴西彩龟的头部宽大,吻钝,头颈处具有黄绿相镶的纵条纹,眼后有一对红色条纹。俗称巴西龟、巴西彩龟、翠龟、麻将龟、秀丽锦龟、七彩龟、彩龟。

被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列为100多个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多个国家已将其列为危险性外来入侵物种!中国也已将其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难以估量。由于巴西龟整体繁殖力强,存活率高,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种!如果把它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将严重威胁中国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而且在只要适于生存的旅游景点加上民众积极的放生基本上都可看到满塘皆是巴西龟的震撼景象!虽然巴西龟寿命仅为二十几年,但只要达到生殖期,就能顺利交配,顺利孵化,顺利成活,巴西龟在中国的个体已呈几何状繁衍,占据了大面积属于中国本土龟种的野外生存空间!所以爱好放生的人们切记不要购买巴西龟用来放生,否则放生则会变成「杀生」。本地龟与巴西龟交配,产下的后代是不能繁殖的(就像驴和马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繁殖能力)。如果巴西龟在一个区域里数量过多,当地龟类有可能在一个繁殖季节都没遇到真正的伴侣,而与巴西龟交配。没有健康的后代诞生,意味著当地这个物种走向衰亡。如果真的要放生这种龟,可以选择一个寺庙的放生池,这样可以防止他们危害江河中的本地物种。

大小鳄龟

鳄龟为美洲物种,生性凶猛,放生到当地会大量捕杀鱼类和其他龟类,快速成长,造成当地物种灭绝,成体鳄龟还可能攻击人类。

大鳄龟特征:大鳄龟长相酷似鳄鱼,集龟和鳄鱼于一体,故称真鳄龟。其头部较粗大,不能完全缩入壳内,脖子短而粗壮,领背长有褐色肉刺,眼细小,嘴巴上下颌较小,吻尖,尾巴尖而长,两边具棱,棱上长有肉突刺,尾背前边三分之二处有一条鳞皮状隆起棱背,并呈锯齿口状,背壳很薄,上皮以棕褐色为主,偶尔棕黄色,背部具有三条模糊棱,并有放射状斑纹,后缘呈齿状,腹部白色,偶有小黑斑点,幼时黑色,四肢粗壮,肌肉发达,爪子尖而有力,善于爬行。

小鳄龟特征:鳄龟上颌似钩状,但钩小,触须仅有少量,背甲棕黄色或黑褐色,有3条纵行棱脊,肋盾略隆起,随著时间推移棱脊逐渐磨耗。腹甲灰白色,无上缘盾,尾略短,最显著的特征是尾的背面有一锯齿形脊,又称尾棘。牛蛙

牛蛙特征: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著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放生牛蛙的危害:美国牛蛙原产于北美东部,但现在已经被引入全世界各地,并危害生存于低地的赤蛙族群。牛蛙成蛙会捕食其他蛙类,蝌蚪也会捕食其他原生蛙类的蝌蚪,牛蛙蝌蚪期可长达1-3年,所以对其他蛙类蝌蚪的影响相当大。栖息地的破坏经常在牛蛙的危害扮演加成的作用,尤其将大片、暂时性、浅水的湿地改变成养殖鱼类的小池塘时,不仅有利牛蛙繁殖,原生蛙类的成蛙及蝌蚪也因为躲藏的草泽环境减少,增加被牛蛙及鱼类捕食的机会。

「四大家鱼」 青 草 鲢 鳙

「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在云南、青海、新疆地区也是不能放生的。云南是我国鱼类种类最为丰富的省份,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出于产业经济的目的,两次大规模地移殖和引进外地鱼类。第一次是在1963-1970年间引进「四大家鱼「等经济性鱼类,并带进麦穗鱼和〔xia〕虎鱼等非经济性鱼类;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引进是在1982-1983年,把太湖新银鱼和间下〔zhen〕鱼等引进滇池、星云湖等湖泊。现在云南原有的432种土著鱼类中,近5年来一直未采集到标本的约有130种,约占总种数的30%;另外约有150种鱼类在60年代是常见种,现在已是偶见种,约占总种数的34.7%;余下的152种鱼类,其种群数量也均比60年代明显减少。在过量捕捞、水利工程、围湖造田、外来鱼类,这4个导致云南鱼类濒危的因素中,外来鱼类是导致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最大因素。滇池蝾螈的灭绝也与滇池引入外来种有密切的关系。

小龙虾

克氏原螯虾,俗称螯虾、小龙虾等,个体较大,甲壳很厚,身体呈暗红色。它原产于北美洲,后被日本引进,本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由于螯虾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都很强,分布范围日渐扩大,如今在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诸省市都能见到。

小龙虾对于外界生存环境要求极低,生长力旺盛,因此只要有水且水质不是太差,再加上小龙虾需要的浮游动物及植物等食物,一般地方小龙虾都能安逸生存,不过它更偏爱浅水区。作为外来强势物种,小龙虾繁殖速度快,被称为「生态杀手」,对本地物种会造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同时,小龙虾喜欢打洞,还会造成「溃坝」。

胡子鲶

埃及胡子鲶俗称埃及塘虱,原产于非洲,1981年引入我国。在分类学上属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埃及胡子鲶体色发黑,体型较大,能达几千克,共8须,体呈圆筒形,比本地胡子鲶头更扁平,身体更延长,口稍下位,触须发达,眼较小。

埃及胡子鲶适应力强,贪食,既食植物性饲料,更喜食动物性饲料,且生长速度以食动物性饲料为快。在天然水域,主要摄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水蚯蚓、底栖生物等,与其他鱼类竞争食物和生存空间,积压本地底栖鱼类的生长空间。已在广州地区天然水域形成自然种群,成为具有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种。

罗非鱼

又名非洲鲫鱼、福寿鱼,原产于非洲,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罗非鱼食性广,生长繁殖速度快,抢夺食物、空间和浴氧,对当地多种野生鱼类造成严重影响。

《中国外来入侵种》一书在介绍非洲鲫鱼时写道:「非洲鲫鱼都有强烈的地盘及护幼习性,经常形成巨大种群,排挤甚至杀死较弱小的当地鱼种。对土著鲤科鱼类影响最大,在湖泊和湿地还会影响水鸟的生存。」非洲鲫鱼进入我国后,由于其天敌没有同时进来,很快形成了大面积的优势群落,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资源,从而导致在特定地域内相对稳定的脆弱的生态平衡遭到「入侵性」破坏。

雀鳝

产于北美或中美,锐利牙齿,是大型凶猛鱼类,肉食性。猎食其他小型鱼类。有。雀鳝肉可以食用,但卵有毒。如果在自然水域形成种群,将对其他物种种群带来灭绝性威胁。在中国上海、重庆、韶关等地,雀鳝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其他鱼类构成极大威胁,有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食人鲳

称食人鱼,原产于亚马孙河。食人鲳的体型虽然小,但它的性情却十分凶猛残暴,一旦被咬的猎物溢出血腥,它就会疯狂无比,用其锋利的尖齿,像外科医生的守术刀一般地撕咬切割,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吃掉,直到剩下一堆骸骨为止。

食人鱼早期是作为热带观赏鱼被引入国内,但鉴于这一物种具有强大的破坏性,2002年农业部已禁止各地销售这一动物。广西柳州柳江内2013年出现伤人的食人鱼,很可能是经走私入境后,被市民放流到柳江所致。

锦鲤

锦鲤是鲤鱼经长期杂交选育的观赏品种,近亲极易杂交,放生到野外容易与自然界的鲤鱼杂交,使自然界鱼类基因混杂。锦鲤会抢占当地固有鱼类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并且有可能传播外来的疾病,给当地物种带来灭顶之灾。福寿螺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能够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达20%以上。福寿螺食性杂、危害莲藕,幼螺可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荷叶,致使荷叶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离水面。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