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被認為是威權政府,總理是事實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但李顯龍突然遭到弟弟妹妹的公開指責,表面看是弟弟妹妹對李光耀價值的堅守,但難免也有李氏家人對「李氏王朝」的擔憂和恐懼。

別忘了,一旦形成王朝,李顯龍一支無疑是正宗,弟弟妹妹貴為王親國戚不假,但也可能因為靠近太權力中心,或有安全之虞。如果翻以前的宮廷內鬥,殺身之禍的案例比比皆是。

由此,弟弟妹妹主動發難,擡出父親李光耀,抨擊李顯龍違背父親遺願,包括不拆李光耀故居,既是攻擊,也是自保。但坦率地說,違背前人遺願,在政壇比比皆是,拆不拆故居,都有讓人信服的說辭。但這毫無疑問將嚴重打擊李顯龍的威望,畢竟作為長兄,家事難理,何以治國?

雖然新加坡人為此事件相當謹慎,但這顯然暴露出新加坡第一家庭內部的嚴重紛爭,乃至社會對「李氏王朝」的不安。李光耀縱橫江湖那麼多年,如果知道死後幾個子女鬧成這樣,估計也難瞑目啊。


近期,李顯龍胞弟和胞妹給李顯龍的公開信在華文媒體中可以說是沸沸揚揚。在一場罕見地公開激化的新加坡第一家庭內鬥中,總理李顯龍被自己的弟弟妹妹指責以權謀私,背棄了李光耀,他們的父親,新加坡的開國總理的遺志。

其信中直指李顯龍有「獨裁」嫌疑,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新加坡作為一個高度威權的政體,它還是有著反對黨的存在的,儘管反對黨的勢力很微弱,但是卻不妨礙新加坡在程序上是民主的。

與此同時,新加坡的政權更替一直沒有什麼較大的變數。同時新加坡也是國際重要的港口和金融中心,東盟,美國都不會讓新加坡進入到不穩定的狀態。

而至於李顯龍是否有野心建立「李家王朝」,也就是讓李家在新加坡出現第三位總理,目前來看,為之過早,因為畢竟身處一個「城市國家」,李顯龍以及第一家庭的一系列動作,都會被新加坡國民看在眼裡,而新加坡雖然是威權國家,但卻缺乏建立「家族式統治」或者變成世襲制的土壤。

有的國際關係學者分析,李氏家族內部的紛爭,在新加坡政壇內部,首次讓外界觀察到了李家的第三代以及李家第二代的兄妹三人的感情糾葛。

我們可以看到2016年李光耀逝世一週年的時候,新加坡舉辦了超過100多場的活動,而這些活動,新加坡人大部分都是認可的,認為是有必要的。而非李顯龍胞妹胞弟所說的要「大操大辦」,顯示李顯龍的個人威望。

所以,現在說在新加坡建立「李家王朝」,為時尚早。


李光耀在新加坡是個獨特的存在,愛他的人尊稱他為「國父」,批評他的人視他為「威權」締造者。正是他一手將兒子李顯龍扶上總理寶座,讓包括李家人在內的眾人對李顯龍會否真的建立一個「李氏王朝」產生了顧慮?那麼,李顯龍真的打算在自己任內打造一個「李氏王朝」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理清一個概念,即「李氏王朝」究竟是指李家人接掌新加坡政權,還是支持、信奉李氏父子治國理念的「同道中人」接掌新加坡政權也算?

如果李家父子的「同道中人」接任也歸入「李氏王朝」的話

那小編認為李顯龍締造「李氏王朝」的可能性非常高,且這也應是短期內最可能被李顯龍採納的模式。當年,李光耀也是把總理權仗交給吳作棟過了一手才傳到李顯龍手中。

如果李顯龍真心想建立一個「李氏王朝」,那麼,從目前現實來看,最有可能被李顯龍選中的「過渡人」就是貿工部部長陳振聲、財政部長王瑞傑或教育部長王乙康三人中的一人。

如果「李氏王朝」的概念僅限於李家人接掌新加坡政權

那麼小編覺得可能性雖然存在,但短期來看可能還不太高。這個只要梳理一下現有的李家人就可以得到答案。

目前,李家第三代男丁中共有六人,其中李顯龍與弟弟李顯揚家各三個。分別為:李顯龍長子李毅鵬(患有先天性疾病,沒了入圍可能性)、次子與三子李鴻毅和李浩毅;李顯揚的長子李繩武、次子李桓武以及三子李韶武。

如果真想建立「李氏王朝」,這6人中誰會是李顯龍心中屬意的「儲君」呢?

去年6月,李顯龍的妹妹李瑋玲和弟弟李顯揚發公開信,指稱兄長有意栽培兒子李鴻毅進入政壇。雖然這遭到李顯龍本人否認,但卻引起外界關注李家第三代的李鴻毅。

李鴻毅現年31歲,曾於2007年拿著政府獎學金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經濟和電腦雙專業,期間曾於2008-2009年間追隨爺爺與父母的腳步前往劍橋大學交換一年。畢業後,他並未回到新加坡,而是在Google公司做了兩年零一個月的產品經理。目前,他在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下屬的科技研究局工作。

除教育背景有意烙上爺爺、父親的印跡外,軍中之路也頗為相似。在赴美前,他曾入新加坡國防部隊服役,任陸軍少尉。這一點也被外界看作是為將來從政鋪路。

李鴻毅第一次引起新加坡人的注意,是在2015年的李光耀葬禮上。

當天,他與堂哥李繩武各自在葬禮上讀了一段悼詞,但事後各方普遍認為李鴻毅的悼詞勝在更加平實、更加個人化,更加突出爺孫間的情感聯絡。尤其是李鴻毅當場哽咽到無法繼續讀悼詞,直到母親何晶走上臺遞手帕。

事後,何晶又在臉書上不經意寫了一筆,說李光耀的遺像正是李鴻毅親手挑選並連夜修圖完成,認為那張圖「最好地表現了他心目中的爺爺」。

除李鴻毅外,李家中最有可能的另一個候選人是李光耀次子李顯揚的長子、李鴻毅的堂兄李繩武。

雖然李繩武年紀較李鴻毅長兩歲,但後者勝在有個當總理的爹,是嫡傳。當然李繩武也不是喫素的,他本身也是超級學霸出身,本科是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和經濟系」的第一名,還是斯坦福的博士和哈佛大學經濟學系任初級研究員。

然而,鑒於李顯龍與弟弟、妹妹已公開決裂,甚至有傳李顯揚遭李顯龍驅逐,被迫出逃香港,他家的三個兒子想要濟身「繼承人」之列已幾無可能。

特別是李繩武,去年他險些因轉發評論對新加坡司法系統提出質疑的文章而遭新加坡政府拘留、起訴。這也是為何他去年7月被迫提前離開新加坡、返回美國時公開表示:「短時間內肯定回不去新加坡了,但是無所謂……很多人都回不到自己的祖國,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他還說自己完全不適合從政,執意為之將會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政客,反倒是想做一個一流的經濟學家或是數學家。他甚至還喊出了「新加坡再不需要一個李家的領導人了,無論哪一邊陣營」的話。

不過,對於小自己兩歲的堂弟李鴻毅,李繩武說李顯龍的確在為李鴻毅未來加入政壇鋪路,而李鴻毅本人態度很含糊。

說的一點沒錯,李鴻毅多次表示自己對從政不感興趣。目前,從事的工作是提升新加坡對計算機科學的教育關注度以及優化新加坡政府數據網站,看起來也是個純理工男的工種。然而,現在沒興趣不代表將來不會變,李顯龍20多歲時也曾公開表示過自己對政治不感興趣,最後不還是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

2015年3月李顯龍被問及「在你父親和你之後,會不會有第3位李總理」時,也態度模糊地回應說:「有可能,世界上姓李的人太多了,這應該是華人中最常見的姓氏。不過我不認為會在我們家族中產生。」


李顯龍是不可能在新加坡建立「李氏王朝」的。新加坡是個權威式的民主國家。其領導人權威的實現必須通過民主和法治的形式。大家應該不會忘記,在李顯龍當總理之前的新加坡總理是吳作棟,這就說明當時那麼高威望的李光耀也不能使李顯龍一步到位。況且李顯龍的威望遠遠不及其父!他自己也已明確表示不會那麼做。換句話來說,他根本就做不了!


新加坡是李光耀的。沒有李光耀的新加坡一無是處。李顯龍可以繼承新加坡總理的位置,但是卻繼承不了李光耀的思想和榮耀。作為一個城市國家,新加坡是冷戰時期大航海貿易的產物,是中美對抗帶來的繁榮昌盛。但是在全球化的時代,新加坡的短板就非常容易出來了,特別是中國的迅速崛起,是李光耀和新加坡人所沒有預料到的,新加坡的作用和地位在迅速弱化。 顯然,李顯龍和弟妹的矛盾表面上是家族內部的矛盾,其實卻是新加坡政治體制脆弱不堪的體現。靠一個政治強人締造的繁榮,必將會隨著這個政治強人的離開而消失。唯一能夠繼承的,只有中國。因為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思想會使中國在中央集權的慣性作用下,不斷前進


新加坡,李光耀還算個人物,雖說是個反骨仔,但懂得平衡,在中美之間討便宜。李顯龍純粹是小丑,把寶全面壓在美國,對抗中國,數典忘祖,無恥混蛋,搞煩了,封殺新加坡,新加坡就玩蛋去,鼻屎大的國家也敢叫板天朝,找死啊。


李顯龍兄妹之間的個人糾紛我不知,新加坡的政治體制我也不清楚,曉得的只是道聽途說而已。這次李顯龍的弟弟和妹妹發公開信,反對的是李顯龍在紀念他們父親時,過度動用了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且反對李顯龍對他們的父親(不是李顯龍本人)有搞個人崇拜嫌疑。就事論事,這彰顯了資本主義民主「虛偽混亂」。因為因為


一個七百多平方公里的鳥島,如同中華當年西南地區的夜郎國。李顯龍就是一個佔據地利卻沒天時與人和的未路窮途之徒,妄想帖近與中國為敵的國家重振當年扼守馬六甲海岬的山大王與海盜能力。錯打算盤了。不是此山是你開,此樹是你栽的時年了。


李顯龍這老小子,做夢都想建立李家王朝!他喜歡的中國文化,最核心的就是秦始皇那套傳家寶,帝王之術深入骨髓,難有救藥!不過,他老子李光耀這個老假洋鬼子卻打錯了算盤,又西又中的大雜燴新加坡文化,既沒有供帝王滋養的水土,又沒有自由民主的空氣。李顯龍做的是袁世凱黃梁夢,遲早身敗名裂!明智一點就是趕快收手!


早年媒體就披露過李顯龍想讓兒子李鴻毅接替政權,但是,因為反對聲音頗大而擱淺。近年來,由於李顯龍身體每況愈下,他加快了這方面的進度。

但這次來自兄妹的倒戈,也不僅代表他們二人,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新加坡民間和反對黨的聲音,是新加坡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是新加坡社會撕裂以及國家走向衰敗的非常明顯的重要信號之一。

新加坡被調侃為「李家坡」,也許李顯龍想讓兒子接班,想組建成「李氏王朝」,但可能性實在是越來越低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