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人物,无论取经四人组还是妖怪,都有让人又爱又恨的一面,他们也像很多普通人一样,除了人性的基本需求,更有其鲜明的善恶抑或光明与黑暗的一面。

  原来唐僧也会说谎

  孙悟空刚拜唐僧为师没多久,在跟随其去西天取经的途中遇到一伙欲打劫师徒俩的匪徒。孙悟空将这些匪徒“尽皆打死”,扒了他们的衣服,夺了他们的盘缠,并得意地向唐僧汇报战果,不想遭到了慈善好心的唐僧的一通斥责。悟空受不得气,愤而离开。无奈之下,唐僧只身上路,途遇观音菩萨变幻而成的老妇人。菩萨送给唐僧一领绵布直裰和一顶嵌金花帽,又传他一篇咒儿,名曰《定心真言》,又名《紧箍儿咒》。当悟空在东海龙王的规劝之下心念回转,返回唐僧身边后,唐僧在闲谈间问他去哪儿了,悟空老实回答,说去了龙宫,唐僧不信,劝悟空“出家人不要说谎”。之后,唐僧让悟空到包袱里拿干粮,引其发现绵布直裰和花帽,当被悟空问到这衣帽是否是从东土带来的时,唐僧竟然顺口说这是他小时穿戴的。怕悟空不穿,还编出了“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的谎言。悟空丝毫不疑,穿上绵布直裰,戴上花帽。唐僧见悟空已然穿戴好,就开始念《紧箍儿咒》,一直念到悟空呼痛认错,服软受教,表示愿意死心塌地跟随自己取经为止。

  思与用

  孙悟空行为乖张、屡犯戒律,若听之任之,日后必定会惹来各种麻烦,唐僧骗他戴上金箍,用以规范其行为举止,从目的来说,可谓“善意的谎言”。但从教育方法上来看,唐僧前面才劝徒弟“不要说谎”,转眼间就顺口编了一通瞎话去糊弄悟空。身为师长,己所不立,何以立人?这也引起我们的反思,即在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该不该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来哄骗孩子?适用话题:善意的谎言、以身为范、教育方法等。

  有梦想的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是一只“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的聪明猴子,在没有名师教导的情况下,自己修炼出高明神通,与齐天大圣孙悟空不相上下,他幻化的假美猴王连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都辨不出真假,可谓天赋异禀;他趁着唐僧和悟空发生矛盾,悟空遁走的机会,变成悟空的样子企图混入取经团队,取代悟空,改变自己身为妖怪的低等身份;在被唐僧拒绝后,他打伤唐僧,抢走行李,但并未对唐僧下死手,而在沙僧上门打死自己部下时,他也放过了沙僧。他将一众小猴子变作取经人的模样,幻想着自己带领假的取经团队上西方拜佛取经,送到东土。他梦想着能让南赡部洲人立他为祖,万代传名,可谓志存高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大好青年”,与悟空上天入地缠斗数场,最终还是在如来佛祖的面前现出原形,被悟空“劈头一下打死”,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思与用

  当其他妖怪只想通过吃唐僧肉来达到长生目的时,生而为妖的六耳猕猴却梦想自己能修成正果,跻身神佛之列,可谓有进取之心;他也并不凶残,比那些作恶多端、吃人无数的妖怪要善良得多。那些妖怪多因各种各样的“后台”被简单放过,六耳猕猴却落得个被一棒打死的下场,实在令人感到不公。适用话题:梦想不分大小、成就梦想的方式、何为真正的公平等。

  最痴情的妖怪——黄袍怪

  要论妖怪的痴情,还数黄袍怪最痴。他原是天上的奎木狼星,在天界跟披香殿里的侍香玉女眉来眼去,你有情,我有意,却不敢声张,两人约好先后下凡去,在人间做一对夫妻。

  那玉女便投胎生为宝象国公主百花羞,但把前尘往事忘了个干干净净,再也认不出黄袍怪便是天上的奎木狼。黄袍怪将百花羞抢来做了十三年的夫妻,这十三年里,黄袍怪对百花羞是“你穿的锦,戴的金,缺少东西我去寻。四时受用,每日情深”。但百花羞却是“更无一点夫妇心”,跟黄袍怪生的两个孩子被她称为“妖魔之种”。

  与赛太岁的故事很像,黄袍怪在爱情的作用下,很轻信。而百花羞也和金圣宫娘娘一样,很懂得利用这一点。她说要放走自个儿撞上门来的唐僧,黄袍怪也一点不恼:“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罢。”关于吃唐僧肉可长生不老的传说,黄袍怪再清楚不过,他只是觉得长生不老也比不得浑家一个高兴。

  与其说黄袍怪是个头脑简单、容易轻信于人的妖怪,倒不如说他特别愿意相信百花羞。他并不是没有怀疑过,猪八戒、沙僧打上门来时,他理智分析——最大的可能是百花羞通过唐僧传信给她父王了。但他的内心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十三年的温情爱意都暖不了这个枕边人的心!

  爱之越深,恨之越切,绝望加剧了他的愤怒。但一旦得知公主确实没有传信,他又从暴怒变成狂喜,又是“双手抱起”,又是“扶上宝髻”,又是“软款温柔”,又是“上坐陪礼”,其实,通风报信的是百花羞还是沙僧,对他的安危来说区别都不大,但对他的情感来说,区别就实在太大了。

  后来孙悟空变作百花羞的模样,在那里装心口疼。黄袍怪一看,便把自己至关要紧的宝贝——舍利子玲珑内丹吐出来给“她”医治。这个细节,与赛太岁拿出自己的紫金铃很相似,孙悟空看了心中暗喜:“这件物不知打了多少坐工,炼了几年磨难,配了几转雌雄,炼成这颗内丹舍利。”这样的宝贝,轻轻易易就拿了出来,真是在爱情的大雾里找不着东南西北,正好让敌人长驱直入啊。

  不管百花羞是真的忘记了前世的约定,还是被人间富贵所迷醉,故意不认奎郎,总之,黄袍怪的做法,就像在挖一口没有水的井,挖得再深也没用。

  黄袍怪算是《西游记》里很惨的一个妖怪,因为害他的,是他自己的心上人。当然黄袍怪此番没死,又回到天上将功赎罪,继续做神仙。假如他死了,他的墓碑上真该这样写:此人死于心碎。(作者陈思呈,文章有删改)

  思与用

  抛开以往人们对人类以及妖怪故事的认知,痴情的妖怪与薄情阴险的人类,哪个更可爱?黄袍怪与百花羞的故事,让人跨越物种界限,投妖怪一票。

  本文选自部编本教材七上必读名著《西游记》子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