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看了西游记,问我如来佛为什么比孙悟空厉害?请大家脑洞大开给我们解释解释呗!


如来是金蝉子的老师,孙悟空是金蝉子转世唐僧的徒弟,按照我们普通人的亲属关系来讲,金蝉子是孙悟空的爸爸,如来是金蝉子的爸爸,这个够简单了吗?


如果给孩子解释,尽量不要开脑洞乱说,毕竟能称为名著必有其深意。

如来在佛家为释迦摩尼,也是指万物之本性。就如你我、花草、圣灵皆有一共同之处,称之为本性。而本性生万物,但不执著万物。表面上万物自生自灭,其实万物本无生灭,就是外形的变化。所以六道轮回也是指外形的轮回。

而悟空的名字就是一种修法,悟空明白万物皆空,所以随心所欲,心猿意马,对强盗肆意斩杀。并且悟空也被形所滞。如来本自性,无形所拘,故掌中可做千万里亦可做蝇尺。悟空不明就里,在一个无边际的地方用有边际的方法,故而落败。

如果想深入研究西游记,就看看西游原旨。以下是我在其他帖子中的回复,仅供参考。

作者:袁立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000460/answer/90199820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三星心洞中,走出的仙童长相如下:「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象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但见他: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除了前二句是描写童子长相的,后六句,可不是啊。后六句写的是什么意思?

貌和身自别(外貌与真身是有区别的,不要认肉身为真身),

心与相俱空(世间万相皆四大假合虚幻,诸相终归于空,而真心亦是空无,故心相俱空)。物外长年客(万物之外有一个长年不老仙客,即真心本来面目),山中永寿童(山中代表色有色身,永寿童代表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我)。一尘全不染(真心自性本自清静,一尘不染),甲子任翻腾(甲子指世间生生灭灭幻有,任由真心空性于幻有世间中自在逍遥,此讲空不碍色,色不碍空,色空不二)。仙童,就是三星洞之真心,即道心佛心本心良心真心。对于仙童的描写,其实是针对著真心的。真心描写中,暗含了色不异空,色即空,色空不二妙理。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什么意思?

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1、灵台方寸山,是心: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2、斜月三星洞,是心: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做佛也由它。3、共十个字,十全十美,暗示真心本来圆满。4、此真心是灵福地,赛天堂,此心即净土。5、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此句说明人的真心常闭不开,闭心即是无明迷惑,若真心之门打开,则明心开悟见性。真心本自清静,静悄悄。真心不来不去,无人迹。6、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此果是道果仙果佛果,此间指上面讲的灵福地赛天堂的真心净土,真心即是道果佛果,道果即是仙身,佛果即是佛身,故,果指仙佛道,人佛真心。这句在讲人心即佛即仙即道,是心作佛作仙作道。佛在心中,法在心中,莫远求,勿外求,反观内照,回光返照,内观自心,即是仙佛道。7、朴实,指返朴归真为实相,实相是万相虚幻本空无相,此是大道真实本相,是谓实相。8、果有此山此洞,果是仙果佛果道果,山是灵山之心,洞是三星之心,与前一句是同义而名殊,用不现的文字来表达同一义。

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这句诗描写很妙,在整个的洞府描述中,唯有这句重复性的做了排比解释。特别针对老柏与修篁附加作了别诗注释。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老柏带雨是色有,半空是空无,半空冉冉,空中有冉冉形,是空而不空,空中有色,色空一如);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修竹含烟是色有,一壑是空无,壑色苍苍,谷中有苍苍色,是色而不色,空中有色,色空不二)。猴王的师父为何叫菩提老祖呢?菩提心本是人之原祖,老祖学道不向外求,唯向心上求,菩提心就是法之源,道之祖所在处。菩提老祖住于三星心洞中,就在暗指学道从心起,即心是道,即心作祖。

即心为师,即心成仙佛。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问:为何是30个仙侍?而且立台下?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是二边共30个?还是一边30个,二边60个?目前知道的是仙童一个,引悟空进真心洞府中,进洞府后看见二边有三十仙侍。是二边共30个。不是二边各30个台上,为天,菩提祖师坐天界;台下,为地,三十仙侍立地界。西游记其实隐喻很深,但一般人很难参透。

2018-11-4 补充内容:

西游记是再说修行的。但若要读明白西游记必须离相,否则甚至连如意金箍棒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其实人人都有如意金箍棒。

举两个例子吧:例子一: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  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这一章节的开头诗,佛即使心,心即是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而悟空明白的是无一物,既是万物皆空。但不知心亦如此,所以每每起心动念肆意妄为。故而紧箍咒以阻止其生二心。

例子二: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他两个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抓抓挜挜,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早见那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尼、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诸大圣众,都到七宝莲台之下,各听如来说法。那如来正讲到这:  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注意如来所讲的经书: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这本是《太上升玄消灾护命经》中的一部分,文中之意是道家经书从佛家口中叙述出,意思佛道无别:《太上升玄消灾护命经》元始天尊在七宝林中,五明宫内,与无极圣众,俱放无极光明,照无极世界,观无极众生,受无极苦恼;宛转世间,轮回生死,漂浪爱河,流吹欲海,沉滞声色,迷惑有无;无空有空,无色有色,无无有无,有有无有,终始暗昧,不能自明,毕竟迷惑。天尊告曰:汝等众生,从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空无定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自然解悟,离诸疑网,不著空见,清静六根,断除邪障。我即为汝说是妙经,名曰护命,济度众生,随身供养,传教世间,流通读诵。即有飞天神王、破邪金刚、护法灵童、救苦真人、金精猛兽,各百亿万众,俱来侍卫是经,随所供养,捍戹扶衰,度一切众生,离诸染著。尔时天尊即说偈曰:

视不见我 听不得闻

离种种边 名曰妙道

如来是悟空的前辈 是佛主,是这方佛世界的主宰,孙悟空刚出世,如来就已经是佛,早就存在了,

而且斗战胜佛也不是瞎写的,,按照佛教的说法,斗战胜佛是三十五佛之一。

我的理解是这样,所谓佛,就是在某一方面,按照某种方式达到顶级圆满的那种,

就像我们通常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佛的地位就相当于儒道里的圣,道家里的飞升者。

这就很好理解了,如来比悟空厉害,如来就好比某个学科的博士后,悟空刚出来的时候,连小学生都不是,后来通过不断努力,本硕博连读,达到了一定境界。。。

如来佛,佛学博士后,还有一个已经认定的博士后是弥勒佛,还有老牌博士后燃灯,其他的那些是博士生,观音这些菩萨相当于硕士生,而那些普通的就是本科生,而唐僧是重修的如来这位博士后的真传弟子,以前研究方向错误,迟迟没有出来成果。

孙悟空就是一个读书悟性很高的人,一开始学的道家,后来转修佛学(PS,就当理科生学的经济学),结果一日千里,一往无前,居然比唐僧这位博士后亲手指导,熟读各路经典的学的还快,,,

这他妈就是天才,,,就属于那种二十岁就可以拿诺贝尔奖的那种,,,,,


如来佛祖就像班主任一样,你说你的本领大还是老师的本领大?多问问班主任和爸爸,等你长大了,你你的本领会超过爸爸


因为孙悟空没毕业,是中途退学,只学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而如来则是成功人士,修行那么多年还打不过肄业生岂不是太掉价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