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指影视作品 而且很奇怪的是 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把聊斋中的鬼变成了妖 比如倩女幽魂 比如画皮等等


首先聊斋不是一个连续的故事,他更类似于安徒生童话一类的。

其次聊斋里除了狐妖那一段以外,其他的实在是……比方说,里面有不少人兽杂交的片段。。。

虽然西游记里也有不少的血腥暴力加黄色场面,例如什么天生一个仙人洞……但只能说吴承恩在开车这方面远胜蒲松龄吧,开车能开出两层意思,小孩子一般联想不到。

而且西游记每一个故事的篇章,大部分都是偏向大团圆结局的,师傅没死,好人也有好报,例如寇员外,妖怪也绳之以法,最次也被他主人带走了。但聊斋则不然,很多扑街结局,对于从小就接受王子拯救了公主的小孩子来说,还是太难接受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西游记有很多诙谐搞笑的剧情,而聊斋几乎没有。

例如:

云里雾 雾里云 急如火 快如风 兴烘掀 掀烘兴(红孩儿的六个心腹小妖)

奔波儿霸 霸波儿奔(九头虫手下)

刁钻古怪 古怪刁钻(黄狮精手下)

现在的年轻人看到奔波儿灞这俩兄弟都不免会心一笑,更别说相对见识浅薄很多的古代人了。


西游记写的是人性本善,既然写的是人性善,一方面突出真善美,勇忠义,一方面弱化恶的一面,尽管会用恶来凸显善,也会较为圆融淡化。

聊斋写的是人性本恶,为了凸显和放大恶的一面,丑化扭曲夸张的手法就不在少数,哪怕是个娇滴滴的美人,也要描绘一番深层的血淋淋。

当然善通常伴随著圆满欢乐的结局,同样尽管这样那样讽刺暗喻其中的恶,对于小孩子而言,更加专注于美好的一面。就好像小孩子喜欢伟光正的英雄,他们却不会去考虑英雄是不是手上血债累累,是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反之恶呢,遗憾悲伤忏悔这些沉重的东西都是小孩子不喜欢的,就好像假如每集死一个奥特曼,那奥特曼估计也没人看了。

小孩子天性上来讲是单纯的,对于善的美好和欢愉是喜欢的,反之对于恶的丑陋和悲惨是抗拒的。

同样离不开大人的言传身教,毕竟老祖宗传承到骨头里的东西,不是说忘记就忘记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关于杨家将的赞美,对于潘美的贬低。


聊斋没有连续性。


西游拍成电视剧已经是去血腥去暴力化了,很多文中尸山血海的场景并没有被拍出来,例如狮驼国。即便如此,白骨精吸干一家三口,老鼠精吃小和尚这俩场景依旧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而西游动画片则更进一步去血腥去暴力,毕竟管的严,小孩子看起来毫无压力。当然,关键的一点就是西游记里有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跟奥特曼、超人似的,每集都能救场或找来帮手救场,有这么大一个定心丸在那,看起来自然毫无压力。

而聊斋则全然不同,聊斋片吸引人的噱头就是主打恐怖,聊斋里可没有孙悟空这种镇场子的存在。聊斋片就是爱情+恐怖,什么换头术,什么画皮,什么要吸人魂魄的女鬼....怎么诡异怎么来。而且剧中的主角都不一定会有好下场,能给小孩子看才怪了


《西游记》比较善意的。《聊斋》比较随意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