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安素等6款产品,因被发现产品变质劣化,被要求预防性下架。罐头食品充斥市面,已深入民众生活,虽然已是相对安全的产品,但购买前,消费者还是要当心。

农业社团「韦恩的食农生活」版主韦恩稍早发文表示,罐头相对是安全的一种包装,要断定这些问题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恐怕要卫生单位进一步采样化验才知道。

韦恩表示,依他的经验推断,大概是微生物生长腐败惹的祸可能性很大。这类罐装饮品,依然属于属于罐头食品的一种,虽然跟大家习惯知道的罐头鲔鱼、罐头酱菜不太一样。因为这类产品高蛋白质、很营养,pH值又偏中性,所以很适合微生物生长,因此作为罐头进行灭菌,是相对安全的一种保存方式。

但商业灭菌非绝对,罐头仍要检查。既然液态的营养品属于罐头食品的一种,相对是很安全的。

他表示,既然这样,那这次的问题可能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虽然叫做灭菌,还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为目前罐头生产的方式叫做「商业灭菌法」而不是「绝对灭菌法」。

所谓商业灭菌法,就是以商业上可行,以有限的温度与时间下进行灭菌,这样子原本数以兆亿的微生物,虽然没有达到杀死光的地步,但是还是可以达到安全为生的程度。

要让食物中的微生物归零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所以并不实际。能让微生物控制在百万分之几的不良率,就已经算是安全了。

韦恩表示,这不良率百万分之几,还是有机会让(幸运?)的消费者碰到。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或食用罐头前,应该多留意:

1. 食用前,看看罐头有没膨罐? 微生物生长常常伴随著生产二氧化碳,所以会让罐头膨胀,严重时还会爆炸…所以看到膨胀过的罐头就别吃了。

2. 罐头有没有变形? 有时候罐头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摔到或碰撞造成变形,可能产生微小的细缝,让微生物趁隙而入,所以变形的罐头要特别小心,这次的事件其实也不能排除是运输造成的问题。

3. 罐头有没有失去真空? 通常罐头的内部气压较低,俗称产生真空,当然不是到达物理学上的真空状态。如果内部因为微生物产气,就失去了内外的压差。

所以有些罐头会在盖子上设计一个真空钮,失去真空状态时,开盖就不会有「啵」的一声,这点也是可以让大家提高警觉的巧妙设计。

编辑推荐


比厕所细菌多千倍!9个「病菌炸弹」藏在身边

多运动不一定会变健康?这种人运动完反而更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