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右一)與藝術愛好者交流 (實習記者 董興生 攝)


周春芽的“綠狗”、何多苓的“雜花寫生”、葉瑞琨的金碧山水、草間彌生的“南瓜”、奈良美智的“大頭娃娃”、村上隆的“機器貓”……千餘件中外藝術家的作品,在4月底點燃了“藝術第三城”——成都。


奈良美智的作品(每經記者 杜蔚 攝)


第二屆Art Chengdu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在進行全球46家畫廊與機構齊聚於此,紛紛拿出珍藏作品。張曉剛、周春芽、何多苓、隋建國、周力等多位國內知名藝術家也抵達博覽會,與大衆共同探討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


消費僅次於北京和上海的成都,一年能買下700億元奢侈品,強大的購買力也暗示着未來其在藝術市場的巨大潛力。“成都不缺少有實力的藏家,而是缺乏藝術品市場的生態。”何多苓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國內藝術品收藏呈現哪些趨勢?收藏羣體有何特點?熱門的粉絲經濟將對市場帶來怎樣的衝擊和改變?4月29日,在“中國收藏家峯會論壇”上,程昕東、唐炬、程守太、趙屹鬆、林家如這五位難得齊聚的知名藏家對此展開了深度對談。


“中國收藏家峯會論壇:那些獨樹一幟的收藏家們”交流現場(實習記者 董興生 攝)


投資1000萬收藏華人藝術 20年漲了100倍


在中國,水墨丹青、古玩字畫等藝術品收藏的歷史由來已久,但以油畫爲代表的“架上繪畫”進入藝術品市場的歷史並不久遠。多位收藏家表示,2000年前後,油畫纔開始在北京的藝術品市場出現。也由此開啓了新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格局。


Art Chengdu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現場(實習記者 董興生 攝)


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副主席暨國際總監林家如從事拍賣行業15年,據她觀察,“國內很多藏家都是從2004年後纔開始做收藏,最早從水墨畫開始,然後是寫實的油畫,再後來是當代藝術”。


收藏羣體,也在過去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收藏羣體越來越年輕,80後藏家開始出現。”林家如認爲,正是藏家羣體的年輕化改變了中國藏家對藝術品種類的偏好。“從鍾情於寫實的油畫,到現在的當代藝術品,這都表現出了(國內藏家)較高的接受能力。”


具體到關於收藏品的選擇方向上,論壇嘉賓均認爲不同藏家有各自不同的喜好。


被收藏界尊稱爲“獨狼”的唐炬,眼光別具一格。“我對出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情有獨鍾。”唐炬透露道,目前他手中已有數百件這類藏品。


“我開始也收藏傳統的水墨畫,但受到不少困擾,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我很糾結。”唐炬說,那是在1999年前後,彼時,中國的油畫市場揚帆起航,但並不被看好。“2000年初,在一次展覽上,我用100萬元就買下了整場近40%的油畫作品。”


出於“打抱不平”的心理,唐炬開始收藏油畫,並由此走上收藏當代藝術的路子。


Art Chengdu上,藝術品愛好者絡繹不絕(實習記者 董興生 攝)


不僅如此,唐炬還堅持只收藏華人藝術。“這不代表我鼠目寸光,中國當代藝術確實歷史非常短,但50後、60後藝術家趕上了大的歷史變革,出現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作品。”回憶起自己做收藏的這20年,唐炬滿是感慨。


儘管最初並沒有以投資爲收藏目的,但唐炬逐漸發現,華人藝術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標的。1999年,從山東到北京時,唐炬手中可以調動的資金大概有1000萬元,經過20年對藝術品的不斷騰挪,如今他手中有五六百件華人藝術品。


“有人給我做過估值,(現有的華人藝術藏品)已經達到10個億。既然不賣,也就不那麼認真。”唐炬表示,“但這說明華人藝術的投資回報是非常高的,大概有100倍。”


粉絲經濟高漲 將改變藝術品的交易趨勢


隨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資源財富的再分配,大衆需要用新視角來審視藝術品市場的變化。這其中,與藝術家共生的粉絲經濟成爲時下的焦點話題


本月初,在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中,美國著名塗鴉藝術家kaws的作品《THE KAWS ALBUM》以1.16億港元落錘,震驚業界。原來“辛普森一家”吸金力這麼強,曾經被視爲小衆的街頭藝術如今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kaws是1974年出生的,很多收藏他作品的藏家,最早是通過買他(設計)的限量版公仔玩具開始的,這些藏家最初並沒有把kaws當成一名藝術家。”林家如在論壇進一步表示,kaws作品的藏家大多是80後,“跟着kaws一起長大的藏家,當他們的財富累積到一定階段後,便開始收藏kaws的原作。這造就了現在kaws一張作品拍出上億港幣。”


誠然,kaws作品創下的個人拍賣新紀錄,也是一次粉絲經濟勝利。粉絲成長起來後,有實力將自己的偶像推上市場的新高度。


kaws的作品《THE KAWS ALBUM(圖片來源:香港蘇富比官網截圖)


林家如對粉絲經濟的看法,也得到了知名收藏家趙屹鬆的認可。他對此深有體會,“很多人的消費、收藏是基於兒時養成的經驗。日本國寶級插畫大師天野喜孝是我童年的很大一部分,當我有一次在香港地區看到一大幅的天野喜孝的插畫作品時,我特別震撼,並且非常想納入囊中。”這便是粉絲的力量,與kaws案例一樣。“以前大家可能把偶像當成一個符號化的愛好,但當有實力去消費和擁有時,一定會不遺餘力。”趙屹鬆笑言道。


80後藏家的入局,促使粉絲經濟成爲藝術品消費市場的“後起之秀”。“新一代收藏家受到粉絲經濟影響而量化藝術品的價格,可以將藝術品的價值放大。”北京畫廊協會首任會長、知名收藏家程昕東亦表示,“未來一二級市場的關聯度會越來越緊密,粉絲經濟將影響並改變藝術品交易的趨勢和結果。”


“每一種藝術收藏都有一定關聯,現在又多了一個新型管道(粉絲經濟),可以吸引更多年輕的藏家參與藝術收藏。我相信kaws的藏家,也會收藏相同年齡族羣藝術家的作品,並且也會關注中國藝術家,這是有連鎖反應的。”林家如非常看好粉絲經濟。


不過,作爲60後藏家代表的唐炬則認爲:“kaws作品拍出上億港幣,是別人的局。我們可以從中吸收經驗,但我認爲還是應該推我們華人自己的藝術家,我們擁有比kaws更好的藝術家。如果大家都投入精力、情感和財力,我相信未來華人藝術一定會成爲非常有力的一個板塊。”


記者 | 杜蔚 實習記者 | 董興生  編輯 | 杜毅


每經影視獲邀,已強勢入駐網易號、搜狐賬號、頭條號、企鵝號、百家號、一點號等平臺

|每經影視  meijingyingshi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衆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