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管理者的基本能力——執行力

通過一年來,在清華大學醫院運營管理高級研修班的學習,使我感受到:老師講得最多的是執行力,作為中層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執行力,在工作實踐中亟待提高的是執行力,一個單位、一個團隊事業成敗的關鍵在於執行力。

醫院的發展速度要加快、規模要擴大、醫護質量要保證、服務水平要提升、管理要規範,除了要有好的決策班子、好的發展戰略、好的管理體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醫院中層的執行力。

執行力就是醫院中間層理解並組織實施的能力。相對於決策層定位於「做正確的事」來說,作為執行層的中層管理者的定位應該是「做事正確」:相對於操作層員工「做事正確」的定位來說,作為執行層的中層管理者的定位又應該是「做正確的事」。

所以,中層管理者既是執行者,又是領導者。他們的作用發揮得好,是高層聯繫基層的一座橋樑,工作起來就會如魚得水,順利圓滿的完成任務,達到既定目標;發揮得不好,是橫在高層與基層之間的一堵牆,使單位有令難行,有禁不止,上不能通,下不能達,執行無力,再好的計劃也會流產。醫院決策層對各種方案的認可,需要得到中層的嚴格執行和組織實施。如果醫院全體中層隊伍的執行力很弱,與決策方案無法相匹配,醫院的各種方案是無法實施成功的。

那麼,是哪些原因造成中層管理者執行不力呢?

第一是中層執行能力不夠,無法執行。決策往往會帶來新的工作內容和要求,這也就對員工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實施方案是以員工能力為基礎來制定的,如果員工能力不夠,那麼培訓也應為方案的重要內容。   第二是中層執行動力不足。理念「認同」是執行力的最高境界,也是文化治院的終極目的。中層管理者經過相關的培訓學會了新的技能,並不代表工作時就會運用新的技能,這裡還有一個心態調整的問題,當決策涉及改革時尤其如此。面對變化,執行者會有產生不安和恐懼,會習慣性的運用最為熟練的技巧而不是新學到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但是,當執行者對變化感到盡在掌握時,就會安然,甚至積極地去迎接變化。人們不是害怕改變,而是害怕被改變。這是進行心理調整時所應該注意的。 第三是組織流程不合理。組織流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辦一件事的流程太長,涉及的環節太多,哪個環節的人員不在,就延長了執行時間。從而影響了執行效果。二是職責不明確,人人都管,人人都不管或管不了,造成互相推諉,最後還是領導親自過問才能解決。

第四是對中層績效考覈效果不顯著。績效考覈效果不顯著主要源於三個方面:一是考覈辦法缺乏針對性,考覈指標設置不合理,難以操作。二是沒有事實求是的去評估,考覈失去了可信性。三是處罰不到位,沒能使被考覈的中層管理者有切膚的體驗。

通過以上的分析,找到了中層管理者執行不力的原因。那麼,如何才能提高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呢?

首先,提高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就要提高中層管理者的自身素質和辦事能力。我認為一個好的中層管理者應具備以下素質:

1認同目標, 積極主動 一個人除了會做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工作意願(動機),即要自動自發。所謂的自動自發不是一個口號一個動作,而是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責任心,在接受工作後應盡一切努力與想盡一切辦法把工作做好。初次聽來,這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定義,但細細品味後,到反而覺得它更像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現在的我們,生活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每時每刻都會接受一些新的挑戰和挫折。其實,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會經歷一些小風小浪。在這些小風小浪面前,有人退卻了,就這麼平庸一生,甚或開始怨天尤人;當然,也有人在同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強人或名人。其實,這一切的一切,就在於那一念之差。而所謂的一念之差,其實就是一種態度。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人生的態度。仔細想來,「自動自發」就是一種可以幫助你掃平一切挫折的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老闆不在身邊卻更加賣力工作的人,將會獲得更多獎賞。如果只有在別人注意時纔有好的表現,那麼你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峯。最嚴格的表現標準應該是自己設定的,而不是別人要求的。如果你對自己的期望比老闆對你的期許更高,那麼你就無需擔心會不會失去工作。同樣,如果你能達到自己設定的最高標準,那麼升遷晉級也將指日可待。

積極主動地做事,同時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那些成就大業之人和凡事得過且過的人之間的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成功者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人能促使你成功,也沒有人能阻撓你達成自己的目標。

2把握標準, 注重細節 應把做好工作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而非負擔,要認真對待、注重細節,來不得半點馬虎及虛假;做工作的意義在於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做兩、三成,五、六成的低工作標準,甚至到最後完全走形而面目全非,應以較高的、大家認同和滿意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密斯·凡·德羅是20世紀世界四位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只說了五個字「魔鬼在細節」。他反覆強調的是,不管你的建築設計方案如何恢弘大氣,如果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細節的準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細節的疏忽會毀壞一個宏偉的規劃。

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只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只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3 誠實守信,敢於擔當

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準則, 是人格的體現,是衡量個人品行優劣的道德標準之一。正如孔子所說「言必信,行必果」,即「人無信不立」。只有誠信,一個人才會去為了實現自己的許諾而積極肯幹;一個真正注重誠信的人或組織,在履約不能的時候,必定會慷慨的對由於自己失信的行為負責,及時的採取必要的措施彌補自己的失信造成受諾主體的損失。

4 準確判斷,應變力強 在信息社會和納米時代,分析判斷、快速應變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遠的不說,在證券市場,滑鼠早擊和遲擊十分之一秒,是否成交或成交價格就有很大區別。照相機為什麼設計了千分之一秒和萬分之一秒快門,原因就是萬一之差,本質上就已經截然不同。 機會是為有準備者提供的,快速應變能力往往並不表現為一時的靈感,更多的是尋找已久的時機在瞬間出現。對於客觀環境和市場形勢可能出現的變化,我們必須提前作出預測,並備有應付各種變化的預案(不管成文還是不成文的)。很多人都懂得去做這方面的準備工作,為事業的發展設計了很多種「可能」,但由於個人和所處環境的侷限性,「不可能」的因素便被忽略了,但當所有的「可能」都變為「不可能」時,原來認為的「不可能」就是惟一的「可能」,千慮一失的情況就是這樣發生的。可以說,善於分析、快速應變能力是在競爭日益積累、變化日益迅速的今天有效執行的必要條件。

5 善於學習,不斷創新 一位哲學家曾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是構成現代人才體系的三大能力,其中,善於學習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能力。沒有善於學習的能力,其他能力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也就很難去具體執行

6 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全力投入工作的熱忱不僅僅是管理者成功的要素,也是每個人獲得成功的要素。沒有對工作的熱忱,他就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就無法堅持到底,對成功也就少了一份執著;有了對工作的熱忱,在執行中就不會斤斤計較得失,不會吝嗇付出和奉獻,不會缺乏創造力。

7 意志頑強,百折不撓

韌性指具備挫折忍耐力、壓力忍受力、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等;能夠在艱苦的、不利的情況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難,堅持完成任務;在比較巨大的壓力下堅持目標和自己的觀點。 韌性首先表現為一種堅強的意志,一種對目標的堅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認準的事,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仍千方面計完成。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話:要在茫茫的黑暗中,發出生命的微光,帶領著隊伍走向勝利。戰爭打到一塌糊塗的時候,將領的作用是什麼?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帶領隊伍前進,誰挺住了最後一口氣,勝利就屬於誰。在工作中能夠保持良好的體能和穩定的情緒狀態,同樣體現堅韌。當處於巨大壓力或產生可能會影響工作的消極情緒時,能夠運用某些方式消除壓力或消極情緒,避免自己的悲觀情緒影響他人,可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8 團結協作,共同進步 團隊精神不僅僅是對員工的要求,更應該是對管理者的要求,團隊合作對管理者,最終成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管理者而言,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必然是團隊的成功。脫離團隊,即使得到了個人的成功,往往也是變味的和苦澀的,長此以往對醫院是有害的。因此,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決不是個人的勇猛直前,孤軍深入,而是帶領下屬共同前進。

9 追求成功,充滿激情

慾望是一切行動的源泉,是人生必備的條件,也是支持人生的動力。沒有慾望,就沒有激情,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堅持和成功,其人生也將變得空洞平淡、沒有人性的魅力。當然,人的慾望形形色色,其中不乏偏激、劣等的蠢欲。此類慾望對人生有害無益,應當壓抑和剋制。剋制蠢欲的最好辦法,就是以積極的、有益的慾望投入事業的追求。這種慾望越強,情緒就越高,意志就越堅定。強烈的慾望可以使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為事業的成功獻出一切。

經過培訓和自我修鍊,具備了一個中層管理者應有的素質。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怎樣才能做到執行有力呢?我認為,關鍵是要在工作中實踐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積極進取,增強責任意識。責任心和進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條件。責任心強弱,決定執行力度的大小;進取心強弱,決定執行效果的好壞。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樹立起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堅決克服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心態。把工作標準調整到最高,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調整到最嚴,認認真真、盡心儘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決不消極應付、敷衍塞責、推卸責任。養成認真負責、追求卓越的良好習慣。

二腳踏實地,樹立實幹作風。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古今事業必成於實。雖然每個人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就能幹出一番事業。好高騖遠、作風漂浮,結果終究是一事無成。

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發揚嚴謹務實、勤勉刻苦的精神,堅決克服誇誇其談、評頭論足的毛病。真正靜下心來,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抓成效,幹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養成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良好習慣。

三隻爭朝夕,提高辦事效率。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弘揚「立即行動、馬上就辦」的工作理念。堅決克服工作懶散、辦事拖拉的惡習。每項工作都要立足一個「早」字,落實一個「快」字,抓緊時機、加快節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進行時間管理,時刻把握工作進度,做到爭分奪秒,趕前不趕後,養成雷厲風行、乾淨利落的良好習慣。

四開拓創新,改進工作方法。只有改革,纔有活力;只有創新,纔有發展。面對競爭日益激烈、變化日趨迅猛的今天,創新和應變能力已成為推進發展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具備較強的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堅決克服無所用心、生搬硬套的問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執行指令。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敢於突破思維定勢和傳統經驗的束縛,不斷尋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執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養成勤於學習、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總之,提升個人執行力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你有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腳踏實地、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工作精神。認清工作方向,把握工作重點,用心去做,就一定會成功!

清華大學醫院運營管理高級研修班(山東)學員 王瑞同

二零一零年六月十九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