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於我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既得以連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同時還光榮地當選爲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高興之餘,也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彤說,從得知自己當選的那天起,她就時時告誡自己,一定要認真履職盡責,不辜負人民的重託。

“修改”建議被採納倍感自豪

伊彤說,從市人大代表到全國人大代表,自己所處的層面更高,面對的問題也更爲複雜,要求看問題的視角和考慮問題的深度都大爲增加。

伊彤表示,這次參會,人大代表既要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發改委的計劃報告、財政部的預算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還要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監察法草案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任務非常之重。“我通常是白天聽報告,晚上做功課,先通讀報告,然後帶着問題查資料,精心準備代表團或小組會的發言,每天都忙到深夜。”伊彤說,上會的日子雖然很辛苦,但覺得十分充實。

伊彤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在審議國家發改委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時,她在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提出了關於在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章節中增加“強化戰略科技力量”的建議,被報告起草組正式採納,收到了國家發改委發來的感謝信。“作爲一名人大代表,同時又是一名科技創新智庫的研究人員,我倍感自豪。”伊彤說。

精心準備帶6份建議上會

伊彤代表來自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下屬的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主要從事科技戰略、科技政策、科技管理方面的軟科學研究,比較關注我國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情況。

這次上會前,她做了精心準備,深入調研,廣泛收集市民的心聲,共帶來了6份建議,其中大多與科技創新相關。在《關於進一步完善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政策環境的建議》中,伊彤認爲,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還有待加強,相關政策環境尚需完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科技複合型人才缺乏。

建議設立專門機構,形成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聯動機制,研究制定文化科技融合企業認定標準和優惠政策,並開展試點。伊彤建議,選取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承德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等進行企業認定試點,支持企業開展技術研發與設計,應用現代科技手段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支持國產醫療器械創新發展

伊彤還提交了一份關於支持國產優秀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建議。她表示,近年來,我國的醫療器械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不少國產醫療器械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當前絕大多數國產醫療器械產品只能進入縣級以下醫院和民營醫院,加之藥監部門對新技術產品的註冊相對保守,辦理週期太長,遲遲不能定價,進入醫療保險目錄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伊彤建議,相關主管部門制定國內重點扶植醫療器械產品清單,對醫療器械的收費和進入醫保目錄的時間給予限定,同時對購置國產醫療器械的醫院給予一定補貼。

徵集建言 小學生建議帶上會

除了科技領域,伊彤還十分重視收集民生領域的百姓呼聲。《關於完善12歲以下未成年人禁止騎行共享自行車實施與監督機制的建議》就是伊彤此次上會帶來的建議之一。

說起這個建議的來源,伊彤說還頗有意思。“這個建議是我在收集市民建言時,兩位來自清華附小和北京小學的四年級小學生交到我手上的,她們圍繞這個問題,利用寒假時間進行了多次調研和認真的思考,我仔細看過,覺得提得很有道理,也符合我平時的觀察所見,決定帶上會來”。

這份建議提出,我國相關法規明確規定,駕駛自行車須年滿12週歲,但目前12歲以下兒童獨自騎行共享自行車上路的情況屢見不鮮。由於缺乏系統的安全教育培訓、未規範安全頭盔的佩戴、共享自行車存在服務漏洞和質量缺陷等問題,兒童騎車傷亡案例時有發生。建議交通管理部門協同教育部門對12歲以下兒童騎自行車情況進行調研,引入身高和年齡的綜合騎行標準,建立未成年人騎自行車的培訓課程體系,規範安全頭盔的佩戴等要求;加強對共享自行車APP服務漏洞和車鎖安全等服務質量的監管,督促共享自行車服務商把APP下載安裝的年齡限定在12歲以上,並製作禁止兒童騎行的標識進行粘貼;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及時清理學校門口的共享自行車等,以此確保12歲以下未成年人的出行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