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路1號的上海大世界最早是由中法葯房老闆黃楚九創辦的,1917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開幕,以遊樂為主業。1924年起,改原先二層磚木結構為西洋式建築,樓層加到四層,設古鐘式頂,總高55米,建築面積135,800平方米。

大世界在黃楚九、黃金榮經營時代,均以演劇、遊樂為主業。20世紀40年代,上海灘流氓、妓女充斥其間,大世界一度成為「烏煙瘴氣」的代名詞。1954年上海市文化局接管大世界,改名人民遊樂場。1974年改為青年宮,1987年恢復原名。

遠東第一俱樂部

早在上世紀,上海灘的大亨黃楚九辦遊樂場是出了名的,而使他更為出名的就是辦「大世界」。

1916年黃楚九準備覓地造屋時,當時上海灘各種遊樂場已有十多個,大多設在公共租界裏。法租界駐滬領事甘司東知道這事後就希望黃能把這一新遊樂場辦在法租界,以促進法租界的繁榮,還表示法租界將全力給予支持和保護。黃楚九自然高興,就在洋涇浜(現延安東路)旁邊覓得了塊1.4萬平米的土地,著手興建「大世界」。

黃楚九

當房子造好一半時,黃楚九請了一個風水先生來。這個風水先生就跟他講了:「大門朝東通黃浦江,黃浦江又直通吳凇口,吳凇口每天潮起潮落,會捲走財氣,不可不可!」黃楚九聽後覺得有理,趕緊吩咐把大門堵上,另在西北部重開大門。

可是風水先生來到西北方向,看看天又看看地,說:「此處南來北往邪神太多,須建一寶塔來鎮惡克邪,方纔能大福大順。」黃楚九聽了有些犯難,遊樂場是娛樂場所,遊人又不是來燒香的,供在場內有些不倫不類。不過,他到底老謀深算、腦子活絡,想了個好辦法,即把寶塔架高,蓋在大門上面,這樣四層屋頂上再加塔樓一座,豈不既威風又鎮邪?

1917年「大世界」開業 位於上海洋江浜西新街

1917年7月14日(法國國慶節)開幕時,中外名流雲集,黃楚九為此風光了一陣。號稱「遠東第一俱樂部」的上海大世界內設劇場、電影場、書場、雜耍臺、中西餐館等,也確實如法國總領事所希望的那樣,大世界成了繁華的流金之地,加速了法租界的繁榮。

然而黃楚九的好夢並不長久,大世界被舊上海的幫會頭目黃金榮仗熱吞沒,搞得烏煙闡氣,敗壞了娛樂業的名聲。

上世紀30年代的大世界

人民遊樂場

當年大世界宣傳畫所描述的內容 正是上海人印象中的大世界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肅清了舊社會大世界殘留的遺毒——妓女、匪兵、煙鬼、流氓通通不見了蹤影,一些低俗的節目也被取締,同時,也留下了大世界的精華——低廉的票價和豐富的節目,以及大世界的標志——哈哈鏡。

大世界照哈哈鏡

大世界最具特色的就是"哈哈鏡"了,十二面大鏡子能使人變長、變矮、變胖、變瘦等,千姿百態,引人捧腹大笑,故謂之「哈哈鏡」。

「白相」大世界 | 看懂上海 公眾號 第6張

大世界的12面哈哈鏡就放在進門不遠,人未到就已經聽見笑聲一片。作為大世界進門的第一個驚喜,哈哈鏡曾經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那時候,人們去大世界都講「白相」大世界,要激動得一個晚上睡不著覺的。小時候爸爸帶我去大世界,進門照哈哈鏡是必經項目,而我總是騎在他脖子笑得樂不可支。照完哈哈鏡不過是個開頭,之後還有很多演出場子、遊玩項目什麼的,好一天從頭「白相」到尾。

「白相」大世界 | 看懂上海 公眾號 第6張

大世界裡面的旋轉木馬

肚皮餓了怎麼辦?大世界的小喫也很多,雙檔、單檔、油豆腐線粉湯等。也有不少人喜歡自帶飯菜,帶著飯盒遊大世界當時也成了一種風氣,一是省錢,二是便於趕場看戲。

一張大世界門票二角五分,那時候二毛五是什麼概念?媽媽拿著二角五分錢,可以拎半籃子小菜回來。當時「白相」大世界,家裡頭是要估摸一番的,三兩個人去一次大世界,全家的菜金都在裡面了。

個麼有些人就自備乾糧了,然後從開門一直瑟瑟根根玩到天黑關門,上海人叫「玩出本鈿」來。外地人要來上海,可以不去外灘,但一定會去白相「大世界」,坊間有句話就叫「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

「白相」大世界 | 看懂上海 公眾號 第6張

1980年代的上海大世界(青年宮)

90年代大世界推出的「大世界擂臺」和「吉尼斯紀錄擂臺」賽,更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絕技高手,創造了國際和國內眾多「唯一」和「第一」的紀錄。

那時候每逢春節、勞動節、國慶節,新婚夫婦還在大世界舉行集體婚禮,又熱鬧又節約,這種新的婚禮方式後來逐漸形成一種時尚。

「白相」大世界 | 看懂上海 公眾號 第6張

 

百歲大世界

大世界對於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或者對於很多上海人來講,都是揮之不去的一種記憶。

然而隨著電影電視的繁榮,文化娛樂生活的多樣化,各類頂尖時尚地標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曾經風光的大世界逐漸不聲不響地隱身於歷史的深處,再沒有了往日的門庭若市。

「白相」大世界 | 看懂上海 公眾號 第6張

攝於2002年(作者:湯德偉_2009)

從2003年時為了修繕,大世界閉門謝客,這一關就是13年。中外遊客、上海市民慕名而來,只能遠遠地遙望「空世界」而嘆息。但是,上世紀流傳的那句「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或許明年又要流行了。市政協會上說,大世界將於明年,也就是建成100週年時復業,保留傳統的哈哈鏡,同時引入現代技術形成的升級版哈哈鏡。

但在我看來,不論如何修繕,大世界終究不是當年的大世界,人也已不是當年的人。

「白相」大世界 | 看懂上海 公眾號 第11張

您也可以點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