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藝中人

陳思


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青年教師


出生於河北,於中國戲曲學院就讀音樂製作本科, 意大利佛羅倫薩音樂學院獲得電子音樂作曲碩士學位。



視聽盛宴在這裏


《ProssimaFermata》-作曲&交互視覺影像

作品簡介:中文譯名《下一站》,作品以誘惑、迷失、掙脫三個段落記錄作者的三個重要人生轉折點,作品受未來主義音樂思潮和具象電子音樂影響,採樣大量北京與羅馬兩座城市的地鐵運行噪音爲主要發展材料,使用視覺影像交互插件創作的多媒體影像電子音樂作品。





一次深夜的閒談,是留學意大利佛羅倫薩音樂學院的緣起

訪北京郵電大學青年教師陳思


記者_李育

編輯_李丹

供圖_陳思

設計_李陽


意大利號稱千城之國,無論大小,教堂、廣場、美術學院、音樂學院都是標配,文藝復興聖地佛羅倫薩也不例外。在這個坐落在托斯卡納大區的中世紀古城,老城區遍佈錯綜複雜卻四通八達的窄巷,汽車無法通過,且現代高科技的導航設備在這裏似乎也面臨失效,陳思的意大利求學之旅,便始於一次“跟蹤”。


1

“跟蹤”別人找到學校

渾身溼透參加面試


在火車站的出站口徘徊良久,陳思有些茫然,因爲前一天晚上纔到達佛羅倫薩,所以他直接租住進從地圖上看起來很近的旅館。然而,團團轉了幾圈,也沒有找到前往目的地的路。無奈之下,陳思抽着煙,蹲在路邊,看着來來往往的行人。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名路人的身上。


“我發現有一個看起來很年輕的意大利小夥子揹着一個黑色箱包,以多年學習音樂的經驗來看,我確定那裏面一定裝着銅管樂器,不是小號就是圓號之類,一定是這裏音樂學院的學生,而這個城市只有一所音樂學院,他一定會去學校的。”陳思笑着告訴《留學》記者,前後幾秒鐘的思索判斷,他果斷站起來,“跟蹤”這個人一路來到一所學校的門口,而這正是他的目的地—佛羅倫薩音樂學院。


在與約見導師簡單溝通後,陳思被告知明天早上八點前來參加面試。到了第二天一早,已經能準確找到學校地址的陳思又碰見了新的難題。“那是7月20日,我記得很清楚,拿着大包小包、穿着T恤短褲,門外瓢潑大雨,而我沒有帶傘。”陳思用蹩腳的意大利語跟旅店老闆說明自己是中國留學生來考試,想向他借把傘。


圖:佛羅倫薩音樂學院畢業典禮


2014年的時候,意大利的留學熱剛剛興起,以美術類留學生爲主,音樂類留學生中尤其是作曲專業,則猶如大熊貓般的存在。也許是因爲陳思留着長髮,戴着髮卡的形象,總之,旅店老闆並沒有把傘借給他。“也許老闆感覺我太像遊客,不太願意把傘借給我,把我氣的不行。”陳思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笑着說道。眼看牆上的鐘表指針一點一點逼近考試時間,時間不等人,陳思一咬牙,衝進了雨中。


就這樣,渾身溼透的陳思來到了學院門口,身上的水滴滴答答的落在地上,而這時的他已經顧不上自己的狼狽。“我去的那一年,佛羅倫薩音樂學院全校在讀的所有本碩專業只有七八個中國人,我這個專業從來沒有過中國學生。”站在走廊裏的陳思看着黑壓壓的人羣,有點緊張。“全世界一共就招兩人的專業,門外排隊的有十幾個人,太可怕了。” 在生硬地跟同樣準備面試的學生交流後,陳思知道自己的專業有五個人面試。


陳思表示,與近幾年在意大利有衆多中國人留學不同,五六年前還沒有那麼多的中國人,更不用提學習電子音樂作曲的學生。電子音樂專業的教授也第一次接觸到中國人不遠萬裏來學這個專業。“因爲我冒雨前來,教授並沒有嫌棄我的衣着,而是很樂觀的開玩笑,他們認爲中國人去學聲樂、鋼琴的比較多,學意大利傳統藝術比較多,他們其實很羨慕其他專業有中國人。”


在面試的時候,陳思也帶來了中國的禮物送給意大利的教授。“我特意帶了三幅中國的書法,學海無涯之類的文字,沒有想到的是,他問我這個成語用意大利語怎麼解釋。”即使現在想起當年的狀況,陳思仍然記憶猶新。中文成語博大精深,自己這三腳貓的意大利語如何解釋得通,最後用英語簡單解釋草草了事,都不知道那幾位教授有沒有聽懂。


雖然略有波折,不過面試現場陳思與教授們交流得十分順利,也最終進入了這所意大利乃至世界著名的音樂學院。



圖:在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交流


2

“黃皮膚黑頭髮”的文化背景

纔是國外受人尊敬的招牌與特色


在音樂學院學習的過程遍佈艱辛,以往沾枕頭就睡着的陳思在意大利的第一年總是夜不能寐,每晚會驚醒七八次,“上理論課的時候,教授用英文教材,講意大利語,我卻拿着剛從國內郵過來的中文教材,想到明天要上課,聽不懂教授的問題,我就十分擔憂。而兩三個人的小課更尷尬,所有人熱火朝天的討論時,你不能不說話,還得想辦法跟學生和老師交流,跟上步伐,讓教授知道你在跟着思路走。”陳思告訴《留學》記者,第二年雖然適應了一些,但這個適應並不是他語言變好了,而是教授適應了自己。“我還是會蹦詞,也會說錯誤的語法,但是教授已經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第一年的期末考試,也讓陳思深刻地感受到國內外教育的差異。“教授要求做一首六分鐘的電子音樂,沒有任何限制,在國內學生總會要求主題、材料、形式、長短,要很多的限制,因爲這樣纔有效率、有方向,才能達到要求,有更高的分,能拿到更好的成績。我最初也是這樣,但是教授很詫異,問我爲什麼要那麼多限制呢,這是自由創作,我上課介紹的技法、講授的藝術理念甚至聽到的聲音都可以爲你所用,不少於六分鐘就是我的要求。”


這種教學方式是陳思完全沒有見過的,學生可以隨意反駁教授,同學和教授爭辯得面紅耳赤反而是非常好的方式。“教授上課很發散,他不會單獨教授技法,而是談論藝術家、作品,他會很客觀地敘述、介紹,而理解、消化、啓發是學生的事情,他們授課潛移默化,是開放式的,學生要結合自身,擁有思辨、再創作的能力,他們會尊重你的一切想法。”陳思這樣向《留學》記者講述。


圖:佛羅倫薩全景


在意大利留學的幾年,陳思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不僅代表中國,也代表背後悠久的歷史文化。黃皮膚黑頭髮的事實永遠改變不了,而這種傳統文化一定要運用到藝術創作當中,這纔是中國人在海外最有名的招牌或者特色。“外國人是不可能在一首電子音樂作品裏用戲曲唱腔的,因爲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的緣故,我嘗試在作品裏融合京劇與崑曲的片段,第一次播放我的作品就驚豔到了所有人。教授很震驚,問我這是什麼樣的樂器,在哪裏還能聽得到。”陳思表示,出國在外首先要自信,在尊重當地文化的同時適當展現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異國他鄉的學習與生活。


對陳思而言,留學不光打開了音樂新世界的大門,更多的學習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繼續深造是非常普遍的。他們有足夠多的選擇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而這樣的人生纔會更加富有樂趣與創造力。



圖:在米蘭Duomo教堂


3

非世家、非附中的“雙非”學生


看似順利的留學之旅的背後是陳思的辛勞準備與充分鋪墊,在這之前,他也經歷了種種磨難,趟過了“九曲十八 彎”。


四五歲學習電子琴,只是父母對於孩子擁有“一技之長”的希望,可以在工作生活之餘陶冶情操。然而隨着時間的增長,陳思在音樂上花費的時間與精力越來越多。“我的父親出身軍人世家,對我管理比較嚴格,不練琴就會捱揍,樂器的學習就這樣堅持了下來。”也許是自小學習音樂的自信,或者是別人眼中的羨慕,自從初中學了吉他之後,陳思又開始試着去寫歌。“那時候感覺能給喜歡的姑娘寫首歌,感覺很酷,特別棒。”


陳思告訴《留學》記者,雖然從小一直沒有間斷過樂器的學習,但也沒有經歷苛刻的模式化訓練,直到高中時期確定自己要走音樂的道路,纔開始考慮未來的升學問題。“我跟很多人一樣,都是高中才開始有這個想法的,並不是從小就奔着音樂學院去的,我覺得這個情況還是能代表很大一部分人。在衆多的音樂學生中,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世家出身,或者是附中上來的。既然確定要走藝術生這條路,那具體要考哪個專業呢?”經過一系列拜師、諮詢,陳思最終把目標定在了音樂製作這個專業上。“最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着如何能爲自己寫的歌編曲並製作成品,那個時候只知道作曲和音樂製作,並不瞭解電子音樂。”已經成爲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教師的陳思回憶起當年的經歷仍舊感慨萬千。


圖:北京樂隊演出


中國戲曲學院本科畢業後,陳思與同學一起進入了一家唱片公司做編曲的工作。起初的熱情很快就被流水線般的工業音樂生產所澆滅,爲了改變現在的生活,爲了更高的藝術追求,一狠心,陳思跟發小決定出國留學。“那個時候去意大利的圖蘭朵計劃已經特別火了,美術生留學因爲市場大,中介體系已經非常成熟,但音樂生需要完全靠自己進行預註冊,學習語言,去學校考試。”經過了國內四個多月的意大利語學習之後,陳思踏上了心心念唸的土地,在意大利境內指定的錫耶納外國人大學繼續語言學習。


在意大利學習語言之前,陳思也瞭解過國外的學校與專業。“那個時候信息太閉塞,而且全都是意大利語,搜索了半天課程後才覺得只有費拉拉這個城市的音樂學院有適合我的專業。我那時候單純地認爲,必須得和本科完全對口才有資格,不然的話去了也考不上。”


在錫耶納語言學校,陳思認識了來自很多不同省份的中國學生。跟別人聊天的過程中,陳思知道了一個影響他未來發展的重要信息,佛羅倫薩除了著名的佛羅倫薩美術學院以外,也有一所音樂學院。“我才知道,佛羅倫薩音樂學院跟美術學院以前就是一個學校,是一個綜合的藝術大學,後來被分割開來,左邊是佛美,右邊是佛音,中間隔着傳說中的大衛雕像。大衛雕像在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美術館,就在中間,很多遊客排隊參觀,因爲佛羅倫薩到處都是假的大衛像,只有那裏面是真的。”


圖:聖母百花大教堂


知道這個信息的陳思立馬着手查詢佛羅倫薩音樂學院的官網,看是否有適合自己的專業。“我硬着頭皮用學的那些單詞去查,用軟件翻譯,發現還真有相關專業,叫電子音樂,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我就去查教授的郵箱、發郵件,介紹我自己。”陳思告訴《留學》記者,他給教授傳了作品,並詢問自己能不能考音樂學院、專業是否對口、是否招收中國學生等問題。


教授的回覆很快到來:只要去更改預註冊,就可以報考。“我那時候還在學語言,我告訴語言學校的老師想去更改預註冊,請她幫我解釋官網需知,在知道需要有當地的銀行卡和稅號,才能繳納考試費用的時候,這名老師利用自己的身份做了一個臨時賬戶,幫我轉賬,幫我去銀行填寫材料、郵寄,幫我了很多很多的忙。”時至今日,陳思仍舊對當年幫助他的意大利語老師,萬分感激。“當時錫耶納語言學校的老師給予了我們中國留學生很大的幫助。”



佛羅倫薩米開朗基羅廣場延時攝影


圖:佛羅倫薩共和國廣場



end



往期精彩

北上廣海歸高淨值家庭的家庭教育有什麼特點?

美國各族裔教育現狀:中國人平均大學入學率高達78%

哈佛教授:我在課堂上看到的印度學生和中國學生,爲什麼印度裔更成功呢?

定了!北京市高招錄取本科一批、二批合併爲本科普通批

光明公益活動 | 關愛漸凍症,愛心在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