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05 年中興通訊建立中國企業的第一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開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共享服務在中國企業中得到了積極推動,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 。

  • 2005 年—2007 年:萌芽期

    中國企業開始嘗試建立共享服務中心,共享服務模式主要應用於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主要應用於通信、電子、金融等行業。

  • 2007 年—2013 年:試點期共享服務被視為財務轉型的重要工具,成為企業高級管理者的關注重點,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試點。
  • 2013 年至今:發展期財政部印發《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範》、《關於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關於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支持鼓勵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中國企業開始全面關注和建設共享服務中心。

本篇,小編和您一同展望共享服務中心未來的發展:


共享服務中心未來的發展

1、流程優化與標準化和新興技術的使用是共享服務中心主要的優化方向

72.4%的受調研企業認為共享服務中心未來需要持續對流程進行優化和標準化;59.0%的受調研企業將信息技術的使用、提高業務處理自動化與智能化作為未來優化方向之一。此外,降本增效(38.1%)、擴展業務範圍(35.7%)、拓展服務範圍(33.3%)、加強員工培養與人才建設(28.1%)也是企業共享服務中心主要的優化方向。

我們在訪談中發現,隨著企業信息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共享服務中心越來越注重財務人員信息化能力的培養,對兼具財會背景和信息化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

共享服務中心要提高業務處理自動化與智能化,加強對全球政策和法規的研究,除基礎交易處理外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

——順豐控股財務共享中心負責人 李菊花

財務共享中心未來需要培養複合型人才,在具備嫻熟的財務專業技能、豐富的業務知識、高效的工作能力之外,更需要注重改革創新的能力、協調合作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及快速學習掌握新技術的能力。

——戴姆勒中國財務共享中心總監 曹文傑

2、未來發展方向

共享服務的職能範圍不僅僅局限於財務領域,人力資源、信息技術、客戶服務聯絡中心、法務等也能通過流程再造進行共享,41.6%的受調研企業未來將拓寬職能範圍,發展成為多職能中心。67.0%的受調研企業未來將向海外業務提供服務,由區域共享轉向全球共享;36.4%未來將向外部組織提供服務,從而獲得收益。

共享中心要形成平台經濟,與市場對標,形成標準化的服務產品,走向市場,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將共享中心打造成為財務解決方案提供商。

——蘇寧易購集團執行總裁助理&總部辦主任 汪曉玲

信息化與智能化是其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永恆的主題。

——中廣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負責人 程超

「有一顆追求卓越的心,相信自己每年會更好」是ABB共享的DNA。

——ABB集團副總裁兼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負責人 韓磊

結 語

如果說,共享服務中心過去是由信息技術的發展所驅動,那麼未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共享服務中心將由「技術」驅動升級到「智慧」驅動。這裡的「智慧」不僅包括共享中心開始逐漸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以及人工智慧,更是指在共享服務中心裡的「人」的智慧。

傳統觀念認為,共享服務中心的工作是重複性、交易性的,是以「體力」為中心的工作,而我們認為,這一局面已經完全改變。將來共享服務中心的工作,將是以「腦力」、「創造力」和「感知力」為中心的工作。由技術替代人類完成了那些標準化、規模化的工作後,共享中心應該思考的是,我們如何才能提供以客戶為導向,更加個性化、特色化的服務,提升客戶的體驗,提升企業風險管理的能力,提升企業整體績效等等。共享中心雖然形式上如此相同,但是究其根本卻創造出了如此不同的價值。過去,共享中心是把人變成機器,一成不變、墨守成規;未來,在共享中心,人和機器「和諧共處」,你(機器)有你的學習能力,我(人)有我的獨立思考;你有你的計算速度,我有我的感知能力;你有你的知識儲備,我有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大家各司其職,各有所長。人與機器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彼此成就,人+機器的模式將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隨著智能時代來臨,職業操守和專業判斷將變得更加重要。怎樣通過每一個共享行業人士的努力,不僅關注企業自身的成功,也推動商業社會的共同繁榮,不僅關注企業自身的利潤,也關懷生態系統里各方的訴求和權益?在共享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構建更加具有信任感的商業社會,是中國共享服務行業發展持續追求的方向。

/END/

獲取本報告↓↓↓

原創說明:本文系作者原創內容,不代表公司觀點,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信息。

關注【財務雲】微信公眾號或訪問【財務雲官網】,獲得更多財務共享有關信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