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中医师张东迪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儿科主任张东迪这天去病房探视一位年仅6岁、得了白血病的小妹妹。

 

张东迪是台湾极少数治疗儿童癌症的中医,目前本院与他院求诊病患五年来累积了两、三千人次,治疗的癌症以白血病(血癌)最多,其次是脑瘤、淋巴癌,共占了近七成。

 

年纪轻轻的孩子为什么罹癌?其实原因不明。不过从中医观点来看,生病跟阴阳失调有关。

 

张东迪说,《黄帝内经》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说阴阳调和,人就会健康、精神充沛;相反的,如果身体产生某些容易生病的条件,加上外来因素(如食物、环境污染、压力等)诱发,破坏了阴阳和谐,人就会生病,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道理都如此。中医就是要帮助人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帮病人度过化疗难关

 

癌症病人常闻化疗、放疗色变,中医在这方面可以帮上忙。例如用中药减轻化疗及放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掉头发、白血球下降(抵抗力弱,易感染、发烧)、血小板下降(易出血)及肝肾功能异常等,让病人舒服一点,生活品质好一点。

 

例如一个15岁、罹患白血病的青少年,做完化疗后发烧、呕吐、没食欲、腹泻、身上起红疹、肾功能也异常,中医并不处理单一症状,而是整体看这个人发生了什么事。张东迪诊断这少年主要是「升降出入」有问题,「脾主升,胃主降,该升不升就会腹泻,该降不降就会想吐、吃不下。」张东迪开给他调理脾胃的药后,两三天后就明显好转。

 

有些病人化疗后血小板大减,输血小板两、三天后就又下降,再输血小板,情况还是一样,但服用调补气血阴阳的中药一星期后,血小板就上升到正常数值了。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儿科主治医师范芝瑜说,治疗儿童癌症,该院中西医已合作多年,在西药产生强烈副作用时,藉中药调理体质,快速恢复体力。中西药各有不同功能,化疗能有效打压癌细胞,代价是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等肠胃道反应,神经性毒性引起肢体麻木感,及皮肤红肿痒痛等。

 

范芝瑜表示,但每位病童的情况有别,患者服用后的反应,都要被确实的记录下来,长期累积的治疗经验,让中医师越来越能顺利的调配处方。换言之,不中断的化疗可增强效果,不乱补则让病童享有个人化治疗,抗癌路得以更加平坦。

 

这名女童在连续施打几天的化疗药物后,胃痛到无法进食,全身渐渐无力,化疗就此耽误。范芝瑜让她服用黄连、干姜、麦门冬等处方,第2天即出现胃痛减轻、愿吃东西的正向发展,女童肾上腺长出来的肿瘤,在经化疗、手术、自体骨髓移植与放疗后,目前已查无癌细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