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關注我們(づ ̄ 3 ̄)づ


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於5月16日在家中逝世,享年102歲。大師的離世,爲我們留下了嘆惋,更讓我們開始回顧老先生一生的作品與理念。在衆多的發言中,給小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兩句:“我不想忘記初心,一個持久的建築必須有根”,“我想讓現代建築把一個地方,與它的歷史、自然連接起來”我想,這便是老先生從衆多建築師中脫穎而出的重要的理由之一。獨特、根基、文化,不僅是民族、文化的基礎,也是建築設計的基礎。


我不想忘記初心,一個持久的建築必須有根

尋根,一直是中國人的一個永恆的主題。


文學領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興起了一股“尋根”潮,作家們開始致力於對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的價值追尋,形成了“尋根文學”;


後來,又有海外華人華僑幾經輾轉,只爲回到故土找尋自己祖先的足跡,探尋自己的血脈;


再後來,各種各樣對於“根”的追尋就更是多了起來:音樂、舞蹈、服飾、習俗、節日……


人們意識到,想要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自己的根基,而這一切,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思想。



建築,也是有根的。建築有自己的“根”才能活得長久。


你看那些留存下來的建築:故宮、比薩斜塔、古羅馬競技場、凡爾賽宮、吳哥窟……這些聞名於世的建築,哪個不是帶有自己的歷史與文化內涵。


哪怕是近現代新建的建築,也有來自於歷史事件或者文化交流的獨特的根基:埃菲爾鐵塔、白宮、鳥巢……



而那些我們日常裏隨處可見的平房小樓、高樓大廈,沒有了特色與根基,只會被一遍遍推翻重建。


除卻這些世界聞名的建築,每個民族、每個地域也都有自己獨特的建築:北京四合院、江南園林、福建土樓、陝北窯洞……


他們都很有特色,不僅僅代表了歷史長河中的建築風格、地域特徵,更多的還承載了居住在其中的人的記憶。


就比如四合院,它的根不僅僅是合攏的四四方方的建築構造,瑞獸的擺放、院落的結構、主客的住所、門窗裝飾的寓意、樑柱設計中蘊含的趣味,這些都暗藏了中國人獨特的審美與文化意趣。


圖爲《四合院裏的小時候》插圖


從小在四合院里長大的孩子們,逗弄着缸裏的金魚、爲罐裏爭鬥的蟋蟀加油、跳皮筋丟沙包、放風箏、吃糖葫蘆和烤紅薯,更是文化生活之根。


圖爲《四合院裏的小時候》插圖


物質與文明在建築中交融,外在的建築因文化的獨特而長存,內在的文化因建築得以展現。


我想讓現代建築把一個地方,與它的歷史、自然連接起來


一味講究復古、還原曾經的“根”,也是不合適的,它可能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潮流。


貝聿銘大師就始終堅持將現代設計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爲當地的歷史文化賦予新生,又讓現代建築擁有靈魂。



比如1997年竣工的美秀美術館,正是貝聿銘大師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得到啓發,創造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博物館入口。進入美術館的入口只有一條路,必須乘坐電瓶車或是步行穿過山中隧道,隧道另一頭連接着一條橫跨深谷的吊橋。進入隧道,就能遠遠地看到美術館,似乎走進了武陵漁人無意發現的那個入口。



又比如蘇州博物館新館。



貝聿銘煞費苦心的對位於中央大廳北部的主庭院進行了設計。他以“宋四家”之一米芾的一幅山水作品爲藍本,“藉以粉壁爲紙,以石爲繪也”,將巨石劈切成片,通過燃燒,製造出陰影,做出立體的效果,進而調整每一塊石頭的位置,使石片顏色由深入淺、高低錯落地排砌於牆前,形成了一幅別具一格的山水畫。在朦朧的江南煙雨籠罩中,營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畫的意境。



貝聿銘大師曾說過,希望中國的建築師們不要一味關注西方的建築,更要多多關注中國的傳統建築,不要忘記中國的過去。他自己便身體力行的踐行了這一點。


貝聿銘大師對文化、對歷史、對建築的真心與熱忱,爲他的才華與膽識錦上添花,令無數人發自內心的尊敬、感恩於他。


逝者已矣,往事不可追。在緬懷大師的時候,更希望新生的建築師們能窺得大師思想一二,在日後設計出更多優秀的建築,方不負先生之魂。





關注並標星置頂

讓我們再也不走散


在看建築之魂


相关文章